佘佳林,馬永春,林捷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汕頭供電局,廣東汕頭,515041)
圖紙是電力行業技術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一般使用的圖紙有紙質和電子化兩種形式。紙質圖紙不便于存放、管理和使用。電子圖紙數量繁多、批次不一、新舊混雜、格式不統一、不能攜帶重要附加信息,給后續圖紙的使用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煩。為解決目前圖紙管理的上述缺陷,設計開發一套圖紙智能管理系統成為必要。
通過計算機編程,主要包括端技術(Vue 3+elementplus),后端技術(Java、spring、springMvc、mybatis以及MySQL)、OCR 文字識別技術(Tesseract OCR),使用B/S 架構構筑一個變電站圖紙智能管理系統,將圖紙文件存放于服務器端,用戶可隨時隨地通過網頁端,對圖紙進行管理、查閱及維護。該系統一方面可實現智能導入處理圖紙庫,以替代大量人工維護工作,另一方面可通過優化的搜索技術,提高圖紙的查找、使用效率。系統的整體設計框圖如圖1 所示,變電站圖紙智能管理系統主界面如圖2 所示。下面對系統的核心功能及開發技術進行介紹。

圖1 變電站圖紙智能管理系統整體設計框圖

圖2 變電站圖紙智能管理系統主界面
管理用戶可按需自行新增文件夾,也可以在系統引導下進行圖紙導入操作。在引導模式下(如圖3 所示),系統提示指引用戶按照建設工程名稱、所屬巡維中心、變電站名、圖紙類別等格式要求,逐步創建、命名各級文件夾、導入圖紙文件,從而保障了圖紙文件命名存放的正確性和規范性。

圖3 引導模式示例圖
前端使用Vue 3+element-plus 技術實現。Vue 3 作為一個漸進式JavaScript 框架,避免了直接使用JavaScript操作DOM 以及由此產生的瀏覽器兼容問題。element-plus則是由餓了么前端團隊開發的UI 庫,封裝了大量的UI 組件,少量開發即可使用,且樣式可隨意調整,可大大提高開發效率、和美觀程度。后端使用Java 技術,進行上傳文件請求的處理,接收文件和解析存入數據庫等后續操作。
導入完成后圖紙被上傳至服務器端后,系統將通過OCR 文字識別技術對圖紙中的文字內容進行識別和提取,并建立索引,以供檢索使用,從而實現對圖紙的智能化存儲和管理,提高圖紙的管理效率[1]。
比如,圖紙的標題欄(圖4)中包括有工程名稱、圖紙名稱、圖號、日期、設計單位等信息,在進行OCR文字識別時,這些信息將被識別為關鍵信息[1]。

圖4 圖紙標題欄
其中OCR 文字識別功能是通過Google 提供的開源類庫Tesseract OCR 來實現。該類庫包含OCR 引擎(libtesseract)和命令行程序(tesseract)。它支持多種輸出格式,比如純文本,hOCR(HTML),PDF,TSV 等等。Tesseract 4 新增基于OCR 引擎的新神經網絡(LSTM),可通過訓練提高對特定類型圖片的識別效率,因此除了安裝和少量的開發工作外,還需通過一定量的樣本圖片對其進行訓練。
利用智能處理功能識別提取出來的圖紙名稱、圖號等信息,可對圖紙文件進行自動命名,并即時更新目錄,從而構建一個實時更新的圖紙庫。
具體實現方式是通過編寫Java 程序,根據人工規定的自動命名邏輯,利用圖紙名稱、圖號等信息對圖片進行重新命名。其中自動命名邏輯通過XML 配置文件進行配置,管理人員可直接通過修改配置文件來規定自動重命名規則,從而避免寫死在程序中所導致的規則更改困難。
關鍵詞功能,包括關鍵詞提取模塊和關鍵詞設置模塊。關鍵詞提取為程序自動處理,關鍵詞設置為人工通過系統進行設置。系統可以自動將工程名稱、日期、設計單位設置為關鍵詞并關聯到圖紙文件,維護人員可以根據需要手動將定置信息、設備間隔、設備雙編、屏柜編號等關鍵信息設置為關鍵詞。關鍵詞將被用作索引,供檢索使用。
關鍵詞自動提取是通過Tesseract OCR 類庫來實現。關鍵詞設置功能則通過前文所述Vue 3+element-plus 技術進行前端開發,構建維護人員操作界面,以及使用Java編寫對應的后端處理程序,對維護人員提交的關鍵詞進行存入索引庫的操作。
當現場設備發生變動,圖紙未能及時變更時,或者發現圖紙內容不全時,可以增加額外的注釋信息。新增的注釋僅本人及管理員可見,角色權限管理進行可見授權。注釋內容可以是文字、圖形、照片、附件等多種類型。新建注釋時,將自動添加時間、編輯人等必要信息,并將注釋標題自動生成為關鍵詞。
注釋功能的實現同時需要前端程序和后端程序。前端程序通過Vue 3+element-plus 技術進行開發,管理員可通過前端界面進行圖片注釋的增、刪、改、查。后端程序即接收處理請求,對數據庫進行對應的增、刪、改、查操作,代碼可完全復用Java 編寫的后端處理程序。
基于文字識別功能、自動命名功能、關鍵詞功能、注釋功能,系統的用戶可通過輸入檢索詞可獲得如圖紙內容信息、存放路徑、卷冊名稱、文件名稱、自定義關鍵詞、注釋信息等大量與圖紙高度相關的信息。
檢索功能同樣需要前后端配合實現。前端采用Vue 3 +element-plus 技術進行前端檢索程序和界面以及前端展示程序和界面的開發。前端開發時主要需要注意對檢索詞的校驗,從前端避免用戶輸入非法檢索詞。后端程序使用原生Java 進行開發,進行檢索請求的接收,數據庫查詢,最后返回檢索結果給前端程序。
圖紙資料有數據保密的需求,并涉及審批流程,故本系統設置有完整的權限管理功能,將賬戶分為三種類型:普通用戶,管理用戶,高級管理用戶。普通用戶有瀏覽圖紙、新增注釋的權限;管理用戶有普通用戶的全部權限,還可以錄入、作廢圖紙文件;高級管理用戶可以對新增注釋、作廢圖紙等申請進行審批[2]。
權限管理功能的開發,包括前端和后端。前端程序使用Vue 3+element-plus 技術開發。后端程序使用Java 和Apache Shiro 進行開發。Apache Shiro 是一個強大且易用的Java 安全框架,用它進行身份驗證、授權、密碼等的管理。Apache Shiro 內置的Realm 可連接海量的安全數據源(又名目錄),如LDAP、關系數據庫(JDBC)、類似INI的文本配置資源以及屬性文件等。
基于上述各功能模塊,變電站圖紙智能管理系統提供了一種創新的圖紙管理、使用模式。其流程圖如圖5 所示。

圖5 圖紙管理使用流程圖
圖紙管理員只需在系統引導下導入圖紙文件,之后系統將自動完成文件處理、上傳至服務器、文字識別、提取關鍵信息、自動命名文件、生成關鍵詞、實時更新目錄等一系列流程,既便捷高效,又可以滿足規范化管理的要求。
例如,對于圖4 所示的圖紙,假設我們預設的命名規則是圖號+圖紙名稱,則其文件會被自動命名為“B0616 1J-D204-15 110kV 線路間隔1G 隔離開關端子排圖”。系統還將自動識別提取出關鍵信息:“工程名稱:110kV XX變電站工程”、“日期:2015.04”、“設計單位:汕頭電力設計院”,并設為3 個關鍵詞。
當運維人員、施工人員等用戶需要使用圖紙時,只需登陸內網的網頁端,輸入檢索詞,利用檢索功能,即可快速、準確地找到相關的圖紙,較之以往手動查找、翻閱的形式,可以節省大量時間,也可以降低對使用者的技術、經驗要求。
在使用圖紙的過程中,發現圖實不符,使用不便等情況時,可以增加關鍵詞,或在圖紙中附上注釋信息,及時對相關情況進行補充說明。例如,對于圖4 所示的圖紙,僅從圖紙名稱“110kV 線路間隔1G 隔離開關端子排圖”,使用者無法確認這份圖紙對應的是哪個線路間隔,哪一把刀閘,通過將“間隔:110kV 新陳I 線,新陳II 線”、“設備:1741刀閘,1752 刀閘”設置為關鍵詞,即可將圖紙和現場設備對應起來,減少查找圖紙的時間,避免不熟悉設備的人員使用錯誤的圖紙。若將紙質圖紙的定置信息設置為關鍵詞,可以將電子圖紙和紙質圖紙的位置進行關聯,從而提高紙質圖紙查找的效率。關鍵詞及注釋信息相關示例如圖6 所示。

圖6 關鍵詞及注釋信息示例
關鍵詞和注釋信息都可隨時增加、刪減、修改,為了保證圖紙內容的準確性,變更過的關鍵詞和注釋信息只對編輯者和審批人員可見,系統根據變更情況自動生成審批通知,設計單位、繼保專業人員登陸高級管理賬戶,即可查看該通知并對相關變更進行審批,審批不通過的變更會被回退至編輯者賬號再次修改,審批通過的變更及其審批流程信息將對所有人可見。
本文介紹了一種變電站圖紙智能管理系統,提出了一種創新的圖紙管理使用模式,該系統已開始投入使用,以往電力工程圖紙的錄入工作效率較低,因為有拆分文件、格式轉化、創建文件夾、文件命名、更新目錄清冊等諸多流程,每處理一份100 頁的圖紙文件至少需花費兩個小時的時間。而使用圖紙智能系統,導入圖紙只需3 分鐘,其后的上傳、處理工作都由服務器在后臺自動完成,整個流程不會超過10 分鐘,不僅效率大大提高,統一處理文件還可以保證其錄入的正確性和規范性。實踐證明,變電站圖紙智能管理系統可以有效提高圖紙管理、查找、使用和維護的效率,降低相關作業的難度,為變電站的各項運維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