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玲紅

如何破解成果轉化過程中企業線下申請政策補助存在的效率低、周期長等問題?如何實現政府部門對成果轉化績效情況的精準掌握?
面對這些痛點難點問題,在全省奔涌的數字化改革大潮下,紹興市科技局和柯橋區政府共同開發建設“成果轉化追蹤”應用場景。該應用以中國浙江網上技術市場3.0 平臺為基礎,分政策激勵、績效分析、風險控制三個子應用場景,可以實現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創新、技術交易政策激勵流程重塑和風險控制流程構建。
2021 年9 月,“成果轉化追蹤”列入中國浙江網上技術市場 3.0 應用建設的先行試點,11 月正式上線并在柯橋區率先試運行。截至目前,該平臺已錄入成果轉化項目180 余項,技術交易額達11827萬元。
在成果轉化路徑中,由于前期需投入大量資金,且可能面臨轉化失敗等風險,不少中小企業在開展科技創新、實施成果轉化上“望而卻步”。
對此,紹興市科技局精準出臺成果轉化相關補助政策:對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的技術開發、轉讓項目,根據實際支付技術交易額按10%~20%給予企業補助;對企業參保科技成果轉化險的,根據實際支付保費按80%予以補助。
“我們在‘成果轉化追蹤’場景下開發子場景‘政策激勵’系統,實現技術交易獎補政策‘一指’申報,調動企業轉化的積極性。”據紹興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子場景具有在線申報、在線評審、在線兌現等功能,且與中國浙江網上技術市場3.0 平臺無縫銜接,企業通過3.0 平臺購買科技成果后,即可跳轉到政策激勵系統便捷申請技術交易獎補資金。
得益于這一系統,不少本土企業都嘗到了甜頭。“在一次也不用跑的情況下,我們就在線享受了產學研合作政策,進一步降低了創新成本。”東進新材料企業相關負責人感嘆道。
數據顯示,柯橋區企業通過系統“一指”申報技術合作獎勵項目達42項,技術交易額達2390 萬元,申報數創歷年新高。
運用多跨協同手段,打通科技、經信、財政、稅務、發改、市場監管等部門數據,歸集產值、銷售、利潤、納稅、二次開發成果等21 項指標,建立行業熱力圖、高校排名圖、區域分析圖等多維體系,實現成果轉化情況“一鍵”查詢、產業化成效“一鍵”分析。
這是“成果轉化追蹤”應用場景下的子場景“績效分析”的功效。據紹興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績效分析”具備成效跟蹤、統計分析、決策參考等功能,對成果產業化活躍度高的產業領域、專家團隊、創新企業等信息能“一網打盡”,有助于讓科技部門精準掌握科技成果后續產業化情況。
截至目前,紹興市已有141 條成果轉化項目信息入庫。通過數據積累,該場景后續可為企業、大院名校及科研團隊、服務機構等精準“畫像”、排名,方便企業與高校院所精準合作。
“有些技術對材料的純度有要求,在高校實驗室能夠輕易達到的純度,在生產階段就變得難以控制,容易出現轉化失敗,給企業帶來損失。而成果轉化保險機制的出臺,大大增強了我們的信心和勇氣,讓我們不再有后顧之憂。”浙江梅盛新材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為最大限度減少企業轉化失敗面臨的損失,提高企業開展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和參與度,紹興市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轉化保險機制,對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紹興分公司,出臺針對科技成果轉化(合作開發)項目險種,對轉化和合作項目進行風險保障。柯橋區梅盛新材料、山海紡織等多家企業正在積極開展投保。
“成果轉化追蹤”的子場景“風險控制”系統鏈接了保險機構在線投保平臺,實現了保單填報、風險補助在線申請、成果轉化全流程管控等功能。在全流程管控過程中,通過多跨協同創新機制全面控制項目風險,并根據成果轉化協議上約定的時間節點,實時跟進項目實施進度,確保科技成果轉化保險補償機制可持續運作。
征稿函
2021 年初,浙江省全面啟動數字化改革,一年來,數字化改革給浙江社會帶來了深刻變化,全省科技創新數字化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從2022 年始,《今日科技》雜志推出“數字化改革”這一全新欄目,重點刊發全省各地科技創新數字化改革的實踐探索、典型經驗和具體案例,以供大家借鑒。
稿件要求:字數在1500~ 2500 字,來稿主題鮮明、內容充實、準確生動,重點圍繞各地已上線或申報的科技創新數字化改革應用案例等相關內容。來稿請提供2~ 3 張高清配圖。
感謝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聯系人:呂悅 聯系電話:0571-87671783 投稿郵箱:jinrikeji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