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錦麟
關鍵詞 水利水電工程 生態環境 水文結構 水體化學結構 地質災害
中圖分類號:TV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2)05-0112-03
隨著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速度越來越快,在這其中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也在不斷增加。水利工程建設和利用水電資源所引發的環境問題受到人們的重視。所以,在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就需要能夠遵循保護環境原則,有效地解決水利水電工程針對生態環境的實際影響,從而更好地提高兩者的建設效果,進而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幫助。
1 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遵循的環境保護原則
1.1 與生態建設結合
水利水電工程在設計過程中應該重視人和自然和諧相處,有效地處理環境和工程之間的關系,從而來充分分析工程對環境的實際影響,有效地找出能夠減少對環境影響的方法,進而使得在建設水利工程上也不會影響環境建設[1]。在具體水利水電設計上,應該以科學發展為基礎,將保護生態環境納入到其中,充分評價整個工程建設,使以往只重視工程管理轉化為能夠在注重工程管理的同時,也能夠注重保護環境。
1.2 循環再利用
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廢料、廢物,這些垃圾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就應該對其加以重視,落實可持續發展原則,能夠將在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料循環再利用,科學合理地對這些廢物、廢料加以處理,并且建立相關管理部門來專門負責監督管理,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2]。
1.3 工程與生態平等
在水利水電建設過程中,必須要能夠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建立和諧平等的關系,要能夠以周圍環境為基礎,保證工程施工和正常運行都能夠滿足實際要求,進而實現共同發展。
1.4 合理利用生態空間
水利水電工程自身施工的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響生態平衡,所以在施工設計上就應該重視工程布局,積極做好土地規劃。而且,在這其中還應該有效地控制水體,對地形的影響也要加以充分考慮。科學合理地對周圍土地進行分配,進而減少工程對于生態的實際影響。科學合理地利用空間,不僅能夠更好地保護環境,而且還能夠有效地優化資源,減少成本支出。
2 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1 水文結構影響
通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會改變以往的水文結構[3]。比如,如果水利水電工程是在上游,那么河流水流速度將會變慢,水深增加。上游的水位線上升,則會導致水體總量增加,再加上水流速度減慢,進而就會影響水體自身的自凈能力。與此同時,在這其中還會導致水體水溫上升,針對水中所存在的微生物、水生生物等等,都會有著很大的影響。而針對河流的下游,則會導致一些河流缺水,影響下游的正常灌水。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會對河道自身結構產生較大的影響,很容易導致河床變形、水土流失等。
2.2 周圍土地的影響
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在施工過程中也需要有效地處理施工廢料,這就需要一定的土地空間[4]。而且,在施工過程中的開挖還會影響土壤結果,導致周圍的土地結構被破壞。水利水電工程所搭建的設施不僅會影響植被,而且還會因為其中污水的排放,進而影響環境。在施工過程中重型機械的碾壓,會增加土壤自身密度,導致植物生長受到影響。
2.3 水體化學結構影響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會用到水泥、混凝土等等,這些材料一旦進入到水源中,就會直接導致以往的環境受到破壞,不僅會導致周圍土壤環境惡化,而且也會影響水質,這種污染是持久的,并不是在施工完成后就會消失,在完成施工后水體和土壤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恢復。
2.4 周圍生態平衡影響
水利水電工程所產生的影響分為有形和無形,有形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水文結構、土壤等,而無形則是在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噪聲,這也會對周圍生態產生較大的影響[5]。在較大的噪聲下,周圍動物的正常生活環境會遭到破壞,進而導致生態平衡被打破。此外,在生命活動上也會對周圍生物棲息環境產生影響。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料、化學污染等都會影響周圍環境,這樣就導致周圍生態被嚴重破壞。
2.5 導致地質災害
因為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會導致河流結構、水位等變化,所以以往的自然抗洪能力被降低。與此同時,針對山體結構的改造還可能會出現泥石流問題,這樣不僅會影響水利水電工程的正常使用,還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
3 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影響的處理對策
3.1 合理選擇工程位置
在開始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應該保證科學性、合理性,并遵循相應原則來進行。首先,針對水利水電工程所選擇的位置需要從當地的實際環境入手,必須要能夠有效選擇[6]。其次,針對工程的位置要針對當地居民的具體居住位置來選擇,不僅要能夠保證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還要能夠減少對當地居民生活的影響。在開展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合理地應用綠色技術,以此來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施工單位還應該迎合時代發展來積極提高自身水平,通過這樣的方法保證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施工,減少施工延長造成的成本和資源浪費問題。此外,在施工過程中不僅僅要能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還要能夠有效地優化生態環境,進而保證當地生態環境能夠得以良好發展。
3.2 預防問題發生
想要有效地減少問題出現,就需要從根本上來解決,不能夠只依靠事后治理,要從各個環節入手,從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首先,在設計上需要對各個設計環節加以分析,進而充分了解其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如果產生影響也要能夠明確類型,并提前制定相應的預防對策,有效地消除問題。從根本上分析,則是要能夠從源頭上減少問題,針對工程進度、預算、善后等來合理優化。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做好各個環節的考察工作,專門設立相應的監督小組,來針對施工現場環境加以監督,充分了解環境情況,找出不符合要求的實際環境,并積極做好修改工作。針對工程沒有達到要求的地方,則要選擇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方法,提前制定好方案,從而達到理想的保護環境效果,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工程施工質量。
3.3 做好監督治理
在施工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在設計過程中沒有充分預知的問題,所以就需要針對突發問題要能夠及時處理,最大程度上減少問題的影響,而這則是相關管理部門的責任。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應該成立監督部門,通過這樣的方法來針對施工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并及時地記錄具體影響內容,針對性地采取對策。還應該分析在完成施工后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影響,針對整個施工流程加以監督,及時地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針對整個施工流程都應該進行實時監督,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更好地提高解決對策,將保護生態環境的措施納入到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做好兩者的協調,保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能夠順利進行。
3.4 加強人員管理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相關單位要積極做好施工人員管理,有效提高施工人員素質,進而保證施工人員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施工,保證施工質量。相關管理部門也需要充分做好管理工作,保證施工人員施工細節能夠滿足實際要求,糾正施工人員錯誤行為,提高施工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和操作水平,進而保證水利水電工程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3.5 施工后期問題處理
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所以就需要能夠在施工過程中有效處理,在后期再進行細化。施工后期處理的問題主要有恢復植被、綠化等,針對水利水電工程在完成施工后的環境恢復,涉及生物、環境等因素。施工后針對周圍環境的有效恢復非常重要,不僅能夠更好地保證水利水電工程正常運行,也能夠滿足當前可持續發展綠色環保要求。
3.6 具體問題解決方法
第一,針對廢水廢料處理方法。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廢水廢料是主要的污染物,如果沒有有效處理,則會對土壤和植被產生不可逆的影響。即使在工程完成后,也不能夠有效地恢復原始植被條件,廢水會影響周圍的水體,而且在后期處理上也會消耗大量的資源。所以,相關人員應該在施工設計階段就對此問題加以重視,可將廢料作為垃圾填埋場填料,并對其進行無害化處理。在施工過程中也應該充分管理廢水,要能夠有效地處理后循環利用。還應該規劃施工道路,減少機械設備對土壤的影響,根據實際情況來規劃好具體線路,設計和建立排污管道,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減少污水影響,如果是嚴重的污水則要用專業車輛來進行處理。最后,在完成工程施工后,要及時回收工程設備,針對不能夠回收的材料需要進行妥善處理,最大程度上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對于以往被破壞的水體和土地,則是要啟動工程處理機制,聯合當地部門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處理。
第二,針對水土流失問題,則是因為受到機械設備的碾壓、工程化學材料污染等,導致土壤自身的能力被破壞。所以,針對這一問題就需要在設計過程中積極做好規劃,減少對耕地和草地的破壞,合理地規劃施工路線,減少對土質的影響。盡量選擇已有道路來作為施工線路,并且在臨時設施使用上,也應該盡量選擇對植被樹木影響小的地方進行。積極組織專業勘探隊伍,針對在施工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要進行有效的預防,合理分析針對土質所產生的實際影響,并積極優化施工方法,從而減少對土壤的破壞。另外,在施工過程中,也應該做好地質檢測,一旦在這其中發現問題就需要積極處理,有效地恢復已經被破壞的土地環境,從而更好地減少水土流失問題。
3.7 完善評價體系
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過程中要積極完善評價體系,通過對當地環境充分了解的基礎上,來積極做好系統評價,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將環境評價和當地具體情況有效聯系。在生態環境評價上,需要充分了解當地自然環境,保證能夠體現當地生態環境的不同因素。全面生態環境評估體系要能夠保證體系和各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有效融合,并落實到各個環節上。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前,就應該針對施工建設現場環境進行評估和考察,并結合最終的預測結果來完善施工方案。在施工過程中,一定會對當地生態環境有著一定的影響,所以為了能夠減少破壞,可以制定生態補償方案。比如,可以適當還原當地的植被樹木,通過這樣的方法來讓當地生物能夠更好地穩定發展。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還應該將補償和損壞有效聯系,明確具體補償單位,有效地記錄補償內容,以此來有效地提高管理對策,不僅能夠讓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順利進行,也能夠很好地推動當地經濟穩定向前發展,構建一個和諧社會。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還可以專門預留一定資金來用于補償,做好全面的準備。
4 結語
總而言之,想要更好地推動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向前發展,相關人員就要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并且充分了解當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建設水利水電上,也要合理地選擇工程地質,充分了解地質的實際情況,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過大影響,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種相應的環境保護對策,從而能夠充分發揮水利水電工程的作用,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 郭亨,宋何,柳海霞,等.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J].科技資訊,2021,13(20):137-138.
[2] 王云慧.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對策[J].節能與環保,2020(08):36-37.
[3] 何洪領.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保護對策[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1):1510.
[4] 于博.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保護對策[J].水電水利,2020,04(10):64-65.
[5] 王志云.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探析[J].水利科學與寒區工程,2020,03(04):171-173.
[6] 馬建國.探討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保護對策[J].科技風,2020(3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