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將三花益腎湯被應用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探究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時間在2019年1月到12月的60例患者,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進行組的劃分。結果:通過進行對比,對照組患者中整體有效率為80.00%,觀察組患者中整體有效率為93.33%,通過進行臨床比較,觀察組整體效果較為優良。結論:通過對出現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使用三花益腎湯進行治療,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效果;三花益腎湯
【中圖分類號】? R711.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4--01
作為現階段的一種婦科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癥其發病率較高[1],同時對于婦女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此疾病的臨床表現具有多樣性,主要多發于盆腔疼痛與不孕婦女之中,發病幾率達到60%-80%,通過也是針對生育年齡婦女階段的重要疾病,對其生活質量及生育機能均產生危害。本文將三花益腎湯被應用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探究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時間在2019年1月到12月的60例患者,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進行組的劃分。每組之中有30例患者,并且本次研究均獲得全部患者同意。患者平均年齡在24-40歲之間,平均年齡31±1.2歲。納入標準:1、全部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2、患者在3個月內并未使用其他藥物進行治療。排除標準:1、合并出現子宮肌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2、患有精神疾病者。
1.2方法
常規藥物治療應用在對照組患者中。使用孕三烯酮藥物,2.5mg,每周口服2次,并在服藥期間注意避孕,可連續用藥3個月[2]。
觀察組患者采用三花益腎湯治療。其中藥物組成包括白花蛇舌草16g、天花粉14g、紅花12g、龍葵15g、莪術18g、苦參14g、葛根15g、丹參14g、蒲黃12g、海藻14g、當歸15g、淫羊藿14g。采用水煎服,每天服用1劑,在經期停止服用,連續服用3個月。
2.結果
2.1通過對對照組和觀察組糖尿病患者臨床效果比對,其中對照組中顯效人數為17例,有效人數為7例,無效人數為6例,所占比例為56.67%、23.33%、20.00%,對于其整體有效人數為24例,所占比例為80.0%。觀察組中顯效人數為20例,其中有效人數為8例,無效人數為2例,所占整體比例為6.67%、26.67%以及6.67%。對于其整體有效人數為28例,所占比例為93.3%。通過進行對比,對照組患者中整體有效率為80.00%,觀察組患者中整體有效率為93.33%,通過進行臨床比較,觀察組整體效果較為優良,二者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2.2兩組患者相關不良反應對比,其中對照組患者中出現輕度腹瀉的人數為2例,所占比例為6.67%。出現經量增多的人數為3例,所占比例為10.00%,出現外陰脹痛的人數為1例,所占比例為3.33%。觀察組患者中出現輕度腹瀉的人數為1例,所占比例為3.33%。出現經量增多的人數為0例,所占比例為0.00%,出現外陰脹痛的人數為1例,所占比例為3.33%。對照組糖尿病患者中出現輕度腹瀉、經量增多、外陰脹痛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0%,觀察組患者中出現不良反應情況整體發生率為6.66%,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二者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3.討論
近些年來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患者人群開始獲得增多,大多數患者在早期會出現明顯痛經情況,并且合并出現不孕癥狀。還有部分患者出現慢性盆腔疼痛。此疾病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浸潤、轉移以及復發等臨床表現,臨床治療難度較大因具復發性也對于女性的生活健康造成影響[3-4]。但是臨床并未對該疾病出現的發病機制進行研究清楚。臨床常采用藥物治療方式,主要包括激素以及對癥治療。我國中醫上并未有關于子宮內膜異位癥之詞,但是對此種情況均歸屬到月經失調、不孕等范疇。本文所應用的三花益腎湯,具有消除盆腔包塊、活血化瘀、抗粘附的臨床療效。其中藥方中的苦參具有燥濕清熱、鎮痛、抗炎之功效,可有效抑制炎性細胞。本文通過進行對比,對照組患者中整體有效率為80.00%,觀察組患者中整體有效率為93.33%,通過進行臨床比較,觀察組整體效果較為優良。綜上所述,通過對出現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使用三花益腎湯進行治療,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楊丹.三花益腎湯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血清IL-6、TNF-a水平影響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8,31(02):237-239.
[2]趙瑞麗.三花益腎湯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中的臨床效果[J].海峽藥學,2017,29(03):126-128.
[3]尚秀君.三花益腎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5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24(22):66-67.
[4]李紅霞,萬國蕊,徐靜,劉艷,呂紅玉,劉召.三花益腎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觀察[J].西部中醫藥,2015,28(01):7-10.
作者簡介:雷珉,1969.10,女,本科,副主任醫師,湖北省棗陽市,婦產科,研究方向:中醫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