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超
摘要:目的:對比CT與MRI在膝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診斷中的準確性。方法:選擇我院于2020.12-2021.12月,1年內收治的98例膝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患者,分別使用CT與MRI進行診斷,診斷結果與關節鏡檢查結果對照,判斷CT與MRI診斷的準確性。結果:MRI 診斷準確性明顯高于CT,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CT與MRI用于膝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診斷都有一定作用,但是MRI診斷準確性更高。
關鍵詞:CT;MRI;膝半月板損傷;關節軟骨損傷
【中圖分類號】? R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4--01
關節軟骨是一種表面光滑有彈性,可以發揮保護、減輕震蕩和減少摩擦等重要生理作用的透明軟骨。膝半月板是人體膝關節內股骨髁與脛骨平臺之間內、外側兩個半月形纖維軟骨組織。膝半月板與關節軟骨損傷,會嚴重影響人體膝關節及下肢活動功能。外傷和退行性改變都會引起關節軟骨損傷,呈現不同程度的疼痛、腫脹等癥狀,若如不及時采取診斷治療措施,很可能會對關節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本研究中,即分析了CT與MRI在膝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診斷中的準確性,具體報道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選擇我院于2020.12-2021.12月,1年內收治的膝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患者98例。經關節鏡診斷膝半月板損傷93個,關節軟骨損傷97個。其中男51例,女47例,平均年齡45.93±7.26歲。患者一般資料分析后顯示,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對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先使用關節鏡檢查,診斷出膝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情況,然后分別使用CT與MRI進行診斷,最后將診斷結果與關節鏡診斷結果對照,分別對比兩種診斷的準確性。
CT選擇仰臥位,從股骨踝上至脛骨踝下進行掃描,重點掃描膝關節區域。MRI取仰臥位,行冠狀及矢狀面掃描檢查。
1.3 觀察指標
本研究需觀察患者分別從兩種診斷的結果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使用x2和%表示計數資料,P<0.05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關節鏡診斷膝半月板損傷93個,關節軟骨損傷97個。CT診斷出膝半月板損傷個83(89.25%)個,關節軟骨損傷個86(88.66%)個;MRI診斷出膝半月板損傷個91(97.85%)個,關節軟骨損傷個94(96.91%)個。
MRI診斷出膝半月板損傷準確率為97.85%明顯高于CT的89.25%,x2=5.701,p=0.017;MRI診斷出關節軟骨損傷準確率為96.91%明顯高于CT的88.66%,x2=4.927,p=0.026,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膝關節肌肉、韌帶、關節、半月板、骨等共同構成,具有良好的活動能力,關節軟骨在膝關節活動時起到維持潤滑的作用。膝關節運動功能與關節軟骨和半月板存在密切關系,一旦出現膝半月板損傷或者關節軟骨損傷,直接影響膝關節運動功能[1]。突然受到外力碰撞,老年人鈣質流失骨質疏松,都是臨床常見的關節軟骨損傷。發生這種情況及時就醫診治,盡快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才能防止出現更嚴重的關節膝損傷。
關節軟骨損傷情況通過肉眼很難分辨,需要借助專業的儀器設備進行詳細診斷。清楚診斷出損傷情況后,才能采取最合適的治療措施。關節鏡、MRI、CT都是可以用于臨床檢查關節軟骨損傷,它們各有優點,在不同病癥的診斷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效果。關節鏡診斷時所用診斷方法中準確率最高的,但是由于使用關節鏡具有創傷性,限制了使用空間,很難的廣泛使用。CT是利用X線進行對人體進行掃查診斷,對人體有一定的輻射,它對密度的分辨率比較高,適合于頭部、胸部、腹部以及骨骼系統疾病的檢查[2]。MRI是利用人體內自身的氫原子核,在外加磁場作用下進行檢查,軟組織的分辨率比較高,擅長頭部、腹部以及軟組織疾病的檢查[3]。對人體沒有輻射,更安全。通過對兩種診斷方式特點的對比,可以明顯看出,MRI在關節軟骨損傷診斷方面更有優勢,準確性更高。使用MRI成像技術,可以清晰直觀看到患者關節軟骨損傷情況,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法,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顯示,MRI診斷膝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比CT診斷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CT與MRI用于膝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診斷都有一定作用,但是MRI診斷準確性更高。
參考文獻:
[1]王明剛. CT與MRI檢查在膝半月板或者關節軟骨損傷的診斷中的效果及準確性分析[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2,6(04):79-81.
[2]陳文潔,蔣晶晶,黃清海等. 膝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應用CT與MRI診斷臨床效果[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1,5(17):193-194.
[3]孫喜武. 探討膝半月板和關節軟骨損傷應用CT與MRI診斷意義[J]. 中國醫藥指南,2021,19(1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