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中醫學也在不斷發展,中醫治療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由于中醫的范圍比較廣泛,與市級醫院相比,基層醫院中醫藥服務能力欠缺,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本文就對基層醫院如何開展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展開討論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基層醫院;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監管
【中圖分類號】? R19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4--01
中醫藥是中國的傳統醫學,經歷了幾千年漫長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臨床經驗,慢慢開始走向成熟。由于受到西醫的沖擊,中醫藥的生存和發展受到了嚴峻的威脅和挑戰,甚至有很多人質疑中醫是“偽科學”,目前中醫藥面臨的問題值得引起我們的深思[1]。中醫獨特的理論不但可以有效解決部分疑難雜癥,在疾病防治、保健、養生方面也有著不錯的效果,特別是在醫療資源缺乏的基層,中醫辯證論治加上便宜的中藥,完全可以解決百姓疾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人力 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同制定的《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 (2016-2030)》指出,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是其重大任務之一[2]。“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要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總而言之,提高基層醫院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優化基層中醫藥資源配置
1.加強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
基層醫療隊伍中缺乏中醫藥人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層醫院發展中醫藥,大力培養和引進中醫藥人才是解決此問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第一,定向人才培養,可以設立免費培養中醫藥人才的職位,經過培養考核合格后,分配到基層醫療單位工作,以此帶動基層中醫藥服務的發展。第二,對于基層醫院在職的中醫藥從業人員,為其提供繼續學習和深造的機會,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有利于推動中醫藥的發展進步。第三,加強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培訓,重點培訓中醫診療技術,提高基層中醫的診療能力和水平。第四,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完善基層醫療單位薪酬制度,提高基層醫院中醫藥從業人員收入,注重業務能力和工作實績,建立中醫藥人才表彰獎勵機制,讓人才留在基層[3]。
2.提高職業素養
相關崗位工作人員必須具備中醫專業知識,并且具有實踐經驗;在為患者提供中醫藥服務時,要保持良好的溝通態度,主動告知患者藥物的服用方法、劑量、時間、次數及有關注意事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面對患者的質疑,仍應保持良好的服務態度,耐心地與患者溝通解釋,對錯誤及時予以補正。
二、明確服務內容
1.開具藥方。藥方是中醫對癥下藥的根據,如果其中有一味藥出錯則會影響到整體藥效的發揮,所以,在配藥之前醫務人員應當仔細核對藥方上的藥材,防止藥材配錯。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開具藥方,結合中醫學知識對藥理進行分析,確保做到對癥下藥,在藥方單上寫明藥物的煎熬方法、服用方式以及禁忌事項,醫務人員對藥物的使用要做到嚴謹細致,把控好每個細節[4]。
2.配藥。對于內服藥,中醫醫師應當根據規定進行嚴格審查;在調配藥物之前,要詳細核對患者的基本信息、藥品名稱,詢問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詳盡告知患者藥物服用的劑量和方法。如果配方中的中藥藥物具有毒性,應明確告知患者服用不能超過兩天。對于配方要認真審核,審核無誤后簽字,交給藥劑師核查,再次審核沒有問題才能交給患者。
3.用藥指導。中藥師在給患者開處方時,應盡量選擇治療效果好的新藥,不但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還能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為患者講解中藥藥物的治療作用、注意事項,并指導其如何服用藥,確保藥物得到有效發揮[5]。
4.不良反應處理。部分患者在服用藥物之后,可能會因其他因素發生不良反應,一旦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后,醫生應詳細詢問患者具體情況,找出不良反應產生的原因,并及時對癥診治;將所有患者產生的不良反應進行總結,并分類歸納、分析原因,研究不良反應的治療方法;對配方藥物進行研究和調整,提高藥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6],從而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此外,要定期將不良反應情況上報至不良反應監測中心。
5.搭建信息化服務平臺
建立院內中醫藥信息系統,將所有中醫藥物的信息錄入至系統內,除了藥物的基本信息,還要將用量、方法、禁忌事項、不良反應等信息都輸入系統內,并對藥物編號,便于工作人員快速查詢到藥物的相關信息;同時,也有利于工作人員管理中醫藥,這樣既可以使中醫藥服務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還可以在中藥師進行用藥時,為其提供信息參考,確保做到用藥的安全性。
三、推廣中醫適宜技術
中醫適宜技術推廣是強化醫務人員專業能力和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的重要措施,中醫適宜技術有針灸、推拿、拔罐、刮痧、敷貼等,這些治療手段具有費用低、高效、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特點,有助于部分患者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因此,要充分發揮中醫適宜技術在基層醫院防治常見疾病、慢性病中的優勢。
四、加強藥房監管
中藥藥房的管理工作與中醫藥服務的開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若藥房管理工作不到位,會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影響中醫藥服務的順利開展。因此,在基層醫院必須要做好藥房監管工作。
1.制定標準化管理制度
制定標準的藥房管理制度,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避免出現藥物保存不當、調配錯誤、假藥流入等問題出現;藥房管理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中醫學知識,將藥品按照屬性分類存放,定期檢查庫存藥品,對藥房進行通風、除濕、防蟲,防止藥品發生質變,確保藥物的質量和安全性。
2.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
成立專門的監督小組,定期檢查藥品的出入庫記錄、儲存記錄等資料,不定期到檢查藥房環境、觀察工作流程;對管理人員進行考核,考察其對相關質量管理知識的了解程度;對藥品質量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出現質量問題的情況,要對管理責任人嚴厲教育處理,并查清原因,進一步做好防范措施。
五、結束語
中醫是我國傳統文化長久積淀的瑰寶,對保護人民身體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我們要重視中醫藥的推廣的發展。目前,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的建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建立長效機制保障中醫藥服務質量和文化建設,通過多種方式加大中醫藥知識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到中醫藥,了解中醫藥防治、養生的作用。提升基層醫院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做好中醫藥服務工作,讓更多的基層群眾能夠深入了解中醫,讓中醫服務更多的病患,有利于推動中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牟惠云,王迪. 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的探討[J]. 中國社區醫師,2014, (14):20-20,23.
[2] 劉連英. 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與需求調查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8, 14(12):199-201.
[3]張曉奇,田慶豐. 基層醫療機構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研究[J]. 河南醫學研究,2018,27(14):2544-2546.
[4]覃家春. 淺談基層醫院的藥學管理現狀與對策[J]. 大家健康旬刊,2017,11(2):287-287.
[5]黃嵐. 貴州強化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J]. 中國農村衛生,2017,(5):115.
[6] 張愛云, 楊雪,豐青寧,等. 基層中醫院開展中醫護理技術的思路和方法[J]. 中國農村衛生,2017,(5):54.251C5A4F-3B0E-4163-9782-6385CCD220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