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定平 王文超
習主席強調:“軍隊院校和科研機構知識分子集中,人員思想比較活躍,要加強教育引導和紀律約束,防止出現雜音噪音,特別是不能出現政治性問題。”院校各級黨組織要提領政治站位,堅持正確方向,始終把政治建軍要求落實到辦學治校各方面和全過程,加強風氣建設,切實以高素質人才方陣托舉新時代強軍偉業。
院校教員處在教書育人第一線,理應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提純政治忠誠,筑牢思想防線。一要認真抓好黨風黨紀教育。院校各級黨組織要組織教員深入學習習主席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認真學習有關條例法規,使教員認清黨紀軍規既是“緊箍咒”又是“護身符”,既是“紅綠燈”又是“安全帶”。結合開展“弘揚優良傳統、整頓作風紀律”學習教育和院校教育領域風氣整治,常態搞好廉政警示教育,用好違紀違法人員懺悔材料這個反面教材,定期通報重要問題線索查處情況,使廣大教員在以人為鏡、對比反思中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二要嚴格落實組織生活制度。院校各級黨委領導要落實雙重組織生活制度,發現教員隊伍出現不良苗頭時要咬耳扯袖、及時提醒,對個別處于破紀邊緣的教員要旗幟鮮明批評教育,著力使紅臉出汗成為常態,使違紀違法禁于未萌。教學系室等基層黨組織要嚴格落實組織生活制度,及時發現并解決教員隊伍中存在的苗頭隱患和傾向性問題,不斷強化黨管干部、黨管黨員的堡壘功能。三要定期開展政治整訓活動。堅持靶向治理、直面問題癥結,深挖問題根源、狠抓查糾整改,對復雜、遺留、慣性問題敢于較真碰硬,不留死角、不搞例外、不松寸勁。把鑄牢軍魂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引導教員認清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面臨的復雜形勢,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權力一旦失去監管約束,必然導致任性而為。要強化“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的理念,把緊監管關口,促進陽光用權。一要突出重點監督領域。要堅持從嚴治教治研,規范學術行為,杜絕弄虛作假,構建科學的教學科研評價體系,推動監督監察進入教學科研全過程。要堅持從嚴治學治考,嚴肅考風考紀,培養良好學風,對考試作弊、論文抄襲、跑題漏風、人情照顧等現象,堅決依紀依規嚴肅處理。要堅持從嚴治訓治管,堅持面向戰場、面向部隊、面向未來,嚴抓教學訓練和日常管理,跟進重要教學環節、重大演訓活動,聚焦實戰標準抓好教學訓練監察,確保教學訓練真難嚴實、教學管理嚴格正規。二要拓寬民主監督渠道。院校教學系室黨組織作為主抓教學科研的一線戰斗堡壘,對教員的日常監督最直接、最密切,最有優勢。要克服只重業務、不抓黨務,只重視完成任務、不重視管理監督的現象,做到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要創新推進教學單位風氣聯系點建設,選配一批敢于堅持原則、善于發現問題、勇于擔當負責的教員作為監督聯絡員,真正使民主監督的根子深扎于群眾之中。要探索創新“互聯網+”新型監督平臺,通過“指尖上的監督”,打通紀檢監察機關與教員之間的“最后一公里”,實現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的監督目標。要利用報告個人事項、組織約談、召開組織生活會等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監督活動,形成群管群防合力,增強監督提醒實效。三要厚植自我監督根基。廣大教員要認真對待和自覺接受監督,養成在嚴格監督下工作生活的習慣。要堅持以身作則、以行示范、以上率下,既主動接受“他律”,又嚴格實行“自律”,在不斷加強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塑造中煉就“金剛不壞之身”,永葆黨員政治本色。
院校政治生態好壞,不僅關乎院校建設發展和人才培養質量,更對國防建設和軍隊未來有著不可低估的源頭影響。必須以猛藥去疴、刮骨療毒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一要保持強力反腐的高壓態勢。堅決克服“松口氣”“歇歇腳”“差不多”等消極思想,繼續擰緊管黨治黨發條,始終保持高壓嚴懲的強勁態勢,對頂風違紀、明知故犯以及不收斂、不收手、不知止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要把教員隊伍的整肅治理作為純正生態的政治責任、糾風除弊的政治擔當、轉型重塑的政治實踐,組織全領域篩查、全方位清倉、全流程檢視。對教學訓練降低標準、科研經費跑冒滴漏、集中采購圍標串標、學術腐敗斂財謀利等問題嚴查重處,決不給違紀違法人員留下空間。二要采取重犁深耕的起底手段。要堅持初始即嚴、全面從嚴、一嚴到底,著力斬草除根,堅決除惡務盡。特別是對問題線索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要下定決心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以不回避矛盾、不遷就照顧、不怕得罪人的意志,治理行業領域不正之風,重構院校良好政治生態。三要立起越來越嚴的鮮明導向。以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為依據,堅持教育挽救“大多數”、打擊懲治“極少數”,注重在全面徹底查清違紀事實的基礎上,綜合衡量時間節點、主觀動機、涉案金額、認錯態度等因素,依紀依規界定問題性質、作出責任認定。特別是對黨的十九大后仍敢以身試法、跨越雷池的教員,要嚴格落實條例法規剛性規定,不管名氣多大、職級多高都要堅決查處、絕不手軟,不斷釋放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
習主席強調:“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職必追究。”要充分用好追責問責這一利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和依法治軍、從嚴治軍落地見效。一要強化黨委主體責任。院校各級黨委要強化“嚴管就是厚愛”“不管黨治黨就是嚴重失職”的責任意識,把黨的領導體現到對教員的經常性教育管理之中,既要從政治上關心愛護更要從管理上從嚴約束,既要過問“八小時以內”也要關注“八小時以外”,防止教員放松要求、誤入歧途。要把查處問題與建章立制結合起來,全面做好行業領域規章制度的立改廢釋工作,最大限度封堵“后門”,切實做到發現一個現象就堵塞一個漏洞、查處一個案件就健全一項機制、開展一次整頓就純凈一片水土、解決一個問題就固守一塊陣地。二要壓實紀委監督責任。院校紀委作為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要摒棄“家丑不外揚”的錯誤認識,克服不敢亮劍、放任遷就的懶政思想,充分認清純正政治生態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加大教育引導和監督執紀力度。要感化挽救個別“重癥感染者”,警醒啟發少數“無癥狀感染者”,努力形成教員隊伍群體免疫,增強不想腐的內生自覺;要抓實日常監督檢查,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常態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巡查,著力解決壓力傳導“上熱中溫下冷”的老大難問題,切實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在關鍵時、管住關鍵事;要嚴格執紀執法,做到從上到下一致從嚴、從內到外一律從嚴、從點到面一切從嚴,加大問題線索查辦力度,對不良風氣露頭就打,對違規違紀問題快查快辦,多維立體標本兼治。三要激發各級領導責任。要緊盯院校少數領導干部為官不為、明哲保身等不良傾向,將追責問責的板子打到具體人身上。特別是對那些麻木不仁、問題聚堆的一線教學單位領導,該組織調整的堅決予以調整,該紀律處分的堅決給予處分,該立案審查的堅決采取措施,決不能顧及情面,不斷提高“問責一個、警醒一片、震懾一方”的法紀效應,有效激發各級組織的責任意識,切實喚醒各級領導的擔當精神,努力把教員隊伍黨風黨紀建設成效轉化為推動院校教育創新發展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