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晗,唐 齊,劉 利,王 瑞
(中國華錄·松下電子信息有限公司,遼寧大連 116023)
前支架為刻錄機組裝件上的零件,主要起到支撐、定位作用,制件結構包含折彎、拉伸、小孔沖裁等結構,由于其折彎較多,導致折彎上的結構尺寸不穩定,故掌握好折彎尺寸是整個制件尺寸合格的必要條件。
圖1為前支架的制件圖,材料為SECC料厚t=0.8mm,制件折彎多,折彎上有拉伸、翻邊、沖裁等多種結構,其中外形部分形狀尺寸要求嚴格,公差為±0.05mm。該制件形狀較為復雜、且作為電子產品的結構件外形精度高、產量大,為滿足多種條件,采用級進模的生產模式。

圖1 制件圖
(1)展開圖為排樣設計的第一步,利用展開公式將CAD數據展開得到如圖2所示。

圖2 制件展開圖
(2)排樣布局。
根據制件的外形決定排樣的接點位置,如圖3所示,其中料寬456mm、布距66mm,搭邊最窄處6mm,模具共計14工位完成,導正釘直徑為?6mm。

圖3 排樣圖
計算得到沖裁力,同時綜合考慮排樣長寬尺寸,綜上模具噸位選為150t級進模,為方便加工及鉗工拆卸模具,將模具分為兩垛板,模具結構如圖4所。

圖4 模具裝配圖
由于制件尺寸折彎較多,且折彎相關尺寸要求嚴格,其公差如圖5所示,為保證公差,同時方便后續調整,對有公差要求的部分需要著重對應,將沖裁部分設計成可以調節的鑲塊,以便后續鉗工調整。如圖6所示通過調節固定鑲塊和卸料鑲塊可調節凸模的位置,從而滿足制件要求。

圖5 制件形狀公差

圖6 可拆卸結構圖
制件材料T=0.8mm,而制件最窄邊尺寸為0.7mm如圖7所示,所以凸模比較薄弱,為避免凸模折斷需要提高凸模強度,以提高壽命,降低模具返修的概率,故采用二階段凸模,形狀如圖8所示。

圖7 制件小孔部分

圖8 凸模示意圖
另外采用快換的形式,當凸模折斷時鉗工可以在機床上直接切換凸模,從而大大減少維修時間,結構如圖9所示。

圖9 快換結構
鈑金件折彎處容易發生反彈,為保證尺寸,可在折彎處增加三角筋,形成塑性變形,其制件如圖10所示。為了實現該結構模具折彎鑲塊需要特殊處理,其結構由折折彎凸模、三角筋凸模組合而成,通過此結構可以調整三角筋大小,從而滿足制件要求,其結構如圖11所示。

圖10 制件三角筋

圖11 模具結構圖
制件折彎易發生回彈,為使折彎尺寸穩定,將折彎分先45°,預折彎如圖12所示,后進行折直角彎,如圖13所示,此方法可大大提高折彎尺寸的穩定性。

圖12 45°折彎

圖13 90°折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