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良寶,唐海茂
(東風延鋒(十堰)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湖北十堰 442012)
汽車飾件上很多小盒體結構的塑件(見圖1),例如開關門板、中部上面板、膝蓋護板等,這類塑件不能做倒裝模,澆口只能設置在分型線,注射成型時,材料從外部流到盒體底部,很容易在盒體底部產生困氣,作為外觀件,這種外觀缺陷是不允許的。現有解決困氣的方法是對塑件進行噴漆處理,這其中增加了成本,噴漆工序也會造成其他質量問題。本文以T17中部上面板為例,針對盒體底部困氣缺陷,通過分析原因,提出了一種解決困氣的排氣設計方案。

圖1 盒體結構塑件
圖2所示為T17中控面板,整體尺寸為587×319×163mm,平均壁厚2.5m,材料為PC/ABS。塑件有很多方孔和圓孔,同時帶有一個小雜物盒,雜物盒尺寸73×198×147.5mm。

圖2 中部上面板正反面結構
塑件外觀工藝為磨砂紋+噴漆,磨砂紋無法隱藏塑件缺陷,噴漆對熔接線、縮痕、困氣缺陷有放大作用,因此對注塑件整體外觀要求很高。生產過程中,盒體底部容易困氣,造成紋理面發黑和氣痕,困氣位置會因為工藝的不同發生改變。圖3是塑件困氣造成的氣痕缺陷。

圖3 中部上面板盒體底部困氣
由于塑件多方孔和圓孔,容易產生熔接線。為了保證A面外觀,使熔接線盡可能小,在注射成型時,注射速度較高,注射壓力較大。材料進入型腔中的流速非常快,3s即可成型塑件,材料快速填充盒體形的型腔時,熔體將取代4個側面和底面的氣體,而4個側面都無法排氣,氣體被擠到盒體底部,只能通過底部頂桿、排氣孔排出。如果盒體底部氣體不能被及時排出,就會在兩股熔體的合流處出現表面氣痕,嚴重時還會出現表面燒黑。
中部上面板澆口采用3點進膠、針閥控制,不同的進膠順序和工藝參數,盒體底部困氣位置不同。前期通過模流分析,模擬不同進膠順序,確認困氣最容易出現的位置在盒體底部拐角處,在調整進膠順序時,底部平面也可能有困氣。如圖4所示,為最可能出現的一種情形。因此加強底部及拐角排氣非常必要。

圖4 中部上面板盒體底部困氣
型芯盒體不采用一體式,采用鑲拼結構,如圖5所示。塑件上盒體的4個側面中間有一條鑲拼線,鑲件上設計一圈排氣槽,排氣槽間距20mm,寬5mm。封膠面寬10mm,封膠面排氣槽深度取PC/ABS溢邊值的最大值0.05mm,封膠面以外排氣槽深度0.5mm,保證4個側面也可以排出一部分氣體。鑲拼結構也可以減小模具型芯鋼材尺寸,從而降低了模具材料成本。

圖5 盒體部分采用鑲拼結構
盒體底部面積為47×148mm,采用整體頂塊頂出。采用雙頂桿頂塊,尺寸為45×140mm。整個頂塊四周加工豎向排氣槽,排氣槽間距5mm,寬5mm,封膠面排氣槽深度0.05mm,封膠面以外排氣槽深0.5mm,如圖6所示。

圖6 頂塊排氣
頂塊上設計3處排氣鑲件,每個鑲件由3~6個尺寸20×25×5mm的鑲件組成,鑲件采用PM-35透氣鋼,采用小鑲件透氣鋼,既可以控制成本,又可以大大加強排氣效果。
在模流分析中出現困氣的4個圓角處,單獨設計圓形的排氣銷,直徑?10mm。頂塊未加鑲件區域為預留區域,可以根據試模結果再增加排氣鑲件和排氣銷。排氣鑲件和排氣銷均設計在雙桿頂塊上,再增加排氣鑲件需要加工時,只需拆下頂塊加工即可,非常方便。
對模具排氣系統進行上述優化,模具加工完成后,經多次調試以及模具回廠生產驗證,效果明顯。如圖7所示。

圖7 中部上面板盒體試模樣件
設計合理的模具結構,優化模具排氣系統(包括盒體側面鑲拼、整體頂塊、鑲件、排氣銷),既不影響塑件的外觀及使用性能,同時可以消除塑件盒體底部A面困氣的缺陷,從而提升塑件質量。此方案可以推廣應用到所有帶小盒體塑件的模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