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徐天寶/通訊員 王萌
煙暖土膏民氣動,一犁新雨破春耕。
泰山腳下,高端碳纖維項目進入了設備安裝的沖刺階段;渤海之濱,300MW 光伏發電項目正在萬畝鹽田上如火如荼地全速建設;雪野湖畔,魯銀新材煉爐高轉,從量的亞洲第一正向質的行業龍頭進發;孔子故里,圣陽股份正展開一場鋰電迭升的自我革新;千米之下,肥城鹽穴儲氣、儲能項目正加速推進,全力補齊我省儲氣設施短板。一幅幅實干爭先的“春耕圖”,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國惠之新”,新速度、新作為、新突破、新動能、新氣象,嶄新的山東國惠正大踏步跨進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在山東國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黨委書記、董事長尹鵬帶領全體與會人員重溫入黨誓詞
山東國惠成立于2016 年1 月,是經山東省政府批準設立、由省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承擔著以市場化手段貫徹省委省政府戰略意圖、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的使命。2020 年7 月,公司管理體制調整為省委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2021 年10 月,省國資委批復同意公司改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定位于“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和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兩大省級平臺,新興產業領域具有引領示范效應投資主體,市場化程度高、投融資和資本運作能力強、發展模式成熟、產業特色突出、競爭力顯著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五年光陰,彈指一揮間,對山東國惠而言,卻是翻天覆地、日新月異。面對新形勢、新使命,山東國惠搶抓重組整合戰略機遇,尤其2020 年新班子上任以來,以“融資融智、惠國惠民”為企業使命,突出“高質量跨越發展”主題,深入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釋放改革活力,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夯基固本、守正創新,高質量跨越發展創出“新速度”。
2020 年,山東國惠突出“深化改革、跨越發展”鮮明導向,深入開展“制度流程優化、效益跨越提升”工程,向管理要效益,向考核要成效,實現利潤總額7.56 億元、同比增長161.89%,凈利潤5.43 億元、同比增長471.66%。2021 年,山東國惠聚力推進改革再提速、效益大提升、產業大發展、管理再提效、黨建強引領“五大突破”,實現利潤總額16.5 億元、同比增長1.2 倍,實現凈利潤13.3 億元、同比增長1.3倍,比2019 年分別增長4.7 倍和13.1 倍。截至目前,山東國惠資產總額達到1537.72 億元,所有者權益總額952.9 億元,獲AAA 境內主體信用等級和惠譽BBB+、穆迪Baa2 國際主體評級,效益指標增速位居省屬企業前列。
山東國惠直屬企業國泰租賃人均創效突破700 萬元,遠高于省屬企業平均水平;魯銀新材粉末制備技術領跑業內技術標準,被評為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7%,利潤總額實現翻番;魯鹽集團重建省內食鹽產銷一體化新格局和市場秩序,省內市場占有率恢復到70%以上,凈利潤實現翻番式增長……
這是山東國惠幾個權屬企業2021 年交上的亮麗成績單,也是山東國惠“高質量跨越發展”戰略引領的生動體現。
2021 年,山東國惠突出戰略引領,高質量編訂“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了“一二三”總體發展思路。按照“一二三”總體發展思路,圍繞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助力新舊動能轉換“一個目標”,大力引導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優化存量、布局增量“兩大路徑”,積極推動現有業務高質量發展,促進新興產業迅速發展壯大;構建產業投資與運營、現代金融服務、資產管理“三大主業”協同發展格局,以投資并購為主要方式,以類金融服務助力產業發展,以資產運營提升價值,以價值支撐類金融發展,產融互動,實現耦合發展。至“十四五”末,發展成為資產規模超2000 億元,營收規模超300 億元,經營效益突出、產業實力雄厚的一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濟南國惠科創中心

濟南魯銀新材霧化車間煉鋼現場
在戰略引領的帶動下,山東國惠堅持功能性任務與市場化業務同步推進,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布局培育、國有資本提質增效的發展要旨,向存量要效益,以存量助增量,為蓄力新動能提供支撐。積極發揮資本優勢,以市場化手段貫徹省委省政府戰略意圖,統籌推進政策性任務和市場化業務,在優化國資布局結構調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方面作出積極貢獻。發揮并購重組功能,先后投入34.6 億元并購國泰租賃66.67%股權,實施國泰租賃股權債權優化;主導魯銀投資與山東鹽業重組,重建省內食鹽產銷一體化新格局,助力山東鹽業體制改革走在了全國前列;并購山東圣陽股份,布局新能源產業。強化融資支撐功能,累計投入資金34.7 億元支持省屬企業資產證券化和債券發行工作;牽頭組建省屬企業風險防備金,籌措風險金25 億元,有效化解省屬企業重大風險。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增資控股國惠小貸,出資設立民間資本公司,構建形成“融資租賃+基金運營+小額貸款+民間資本公司”等多層次金融服務鏈,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融資租賃板塊累計向社會提供1000 余億元的融資租賃服務,參與管理24 只基金,總規模達334.76 億元。牽頭組建省級紓困基金,累計紓困項目12 個,紓困金額38.63 億元,保障了我省民營上市公司穩健發展。產業運營形成魯銀投資、國惠資管、山東建勘三大運營平臺,涉及鹽及其產業鏈、新材料、產業園區建設運營等。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等產業,碳纖維產業園、鹽穴儲氣庫、300MW 鹽光互補等項目有序落地,山東國惠高質量跨越發展的“新作為”全面展現。
“向市場要效益,向改革要動力。”作為“雙百企業”,山東國惠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深化改革的各項部署要求,以“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堅定決心深入推進各項改革舉措落實落地,層層傳導向市場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和壓力。
目前,山東國惠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完成95%,在省國資委每月通報的進度排名中,持續并列第一。納入改革范圍的企業全部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和外部董事占多數。混改工作全面提速,集團資產證券化率超過50%。通過三項制度改革,有效營建了“三能”生態,集團全員績效考核100%全覆蓋,中層上崗實現100%競聘,2021 年各級管理人員競爭上崗243 人,占比73%,“下”的比例達到8.41%。57 戶企業全面實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4 戶企業試點職業經理人制度,8 戶企業實行中長期激勵,各級企業157名經理層成員簽訂契約書。“一企一策”制定差異化薪酬,直屬企業負責人績效薪酬差距拉開到1 倍以上,同職級員工達到3.6 倍,有效傳導壓力,充分激發“摸高”主動性。治虧增效取得顯著成效,圍繞止住效益流失的“出血點”,緊盯虧損企業治理的主要矛盾、關鍵環節,全面消滅經營性虧損。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加快,相繼完成賽寶電子、人防設計院混改。事轉企單位山東建勘采取進場交易方式,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完成實質性混改,集團混改企業戶數占比達到65.5%。通過一系列改革攻堅,為企業改革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2021 年12 月19 日,位于泰山腳下的山東國惠國泰大成新材料科技產業園舉行啟用儀式。據了解,項目計劃總投資70 多億元,占地583 畝,將建成年產25000 噸原絲、10000 噸碳絲的生產線。目前,辦公研發樓、廠房建設、園區內市政項目建設已基本完成,進入設備安裝階段。按照計劃,2022 年將投產形成年產7500噸原絲生產線、3000 噸高端碳纖維生產線,部分產品填補國內高端碳纖維產品空白。這是山東國惠落實省委省政府新舊動能轉換、發展“十強”產業部署的又一重大舉措,將帶動形成高端纖維及復合材料為核心的千億級產業集群。

泰安國泰大成新材料產業園啟用儀式

濰坊菜央子鹽場收鹽作業
近年來,山東國惠以融入和服務全省發展戰略為導向,聚焦我省“十強”產業,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建設泰安新材料科技產業園,一個世界級的千億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集群呼之欲出。利用泰安豐富的鹽穴資源,開展鹽穴儲氣項目攻關,規劃建設總庫容10 億m3的鹽穴儲氣庫,目前已先后開展儲氣試驗、三維地震等多項先導性試驗,儲氣量1 億m3的試驗庫預計今年底達到注氣條件。建設濰坊300MW 光伏發電項目,采用漁光互補形式綜合利用土地空間,集鹽業鹵庫、漁業養殖、光伏發電于一體,助力我省全面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牽頭引進光電集成芯片封測項目,依托西安奇芯光電集成技術,發展光電集成產業,芯片后加工、無源光組件、有源光器件、有源光組件四條產線將于今年上半年進入量產階段。戰略布局智慧海洋產業。控股中海海洋,全面掌握低值海魚提取海洋蛋白等技術,技術水平及產品居全國領先地位。與汽車產業互聯網獨角獸企業大搜車集團強強聯手,共同出資10 億元成立專業化車輛融資租賃公司,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隨著重組后布局的一系列項目的投產達效,山東國惠的“新動能”將更加強勁。
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如何“推動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為企業治理效能、政治優勢轉化為改革發展動能”,是國企新一輪深化改革中面臨的新課題。山東國惠黨委牢牢把握“兩個一以貫之”要求,將黨的領導貫穿于企業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不斷完善“雙轉化”“雙融合”工作體制機制,做到工作推進有動力、工作過程有督導、工作效果有評價,使一體化工作成為高效運轉的閉環系統,筑牢改革“壓艙石”,激活發展“動力源”。
山東國惠不斷完善黨建經營融合機制,實施黨建與經營、改革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建立雙向考核評價機制,實行黨建工作責任制考評與生產經營績效考評“交叉互補”,實施“雙向考核、同向發力”。集團過硬黨支部實現全覆蓋,黨的政治優勢有效轉化為改革發展動能,營造了濃厚的改革發展氛圍。
集團所屬企業來自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的所有制形式,管理基礎、管控體系、運營模式差異較大,重組后面臨著企業文化、管理理念融合發展難題。針對企業文化多元、歷史沿革復雜的特點,通過大力倡樹“正風正氣正能量、誠信敬業負責任”行為準則,提煉形成“融資融智、惠國惠民”企業使命和“誠信、創新、擔當、融和”的企業價值觀,并多渠道、多載體宣貫,推動企業價值與員工個人價值統一融合,涌現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集團創效之星王春輝等一大批干事創業先鋒。
黨建引領開創“新融合”,新融合催生高質量發展新氣象。人心思上、務實擔當、積極作為的“干事創業”新氣象,正在山東國惠集團內部激蕩著。
“勇于擔當是克服困難的底氣,主動創新是戰勝挑戰的法寶。2022 年,我們要著力增強集團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聚力建設好政治引領力強、核心競爭力強、持續發展力強、價值創造力強、品牌影響力強的‘五強新國惠’,加快創新求突破,唯旗是奪爭一流,聚力推進集團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在2022 年工作會議上,山東國惠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鵬的講話擲地有聲。
“五強國惠”的新藍圖,吹響了向高質量跨越發展奮進的沖鋒號。一列動力澎湃的“國惠快車”,正全速駛向嶄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