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五四青年節的時候,作家莫言給年輕人寫了一封信,其中講到一個故事:在一場龍卷風當中,莫言的爺爺雙手攥著小板車的車把,脊背繃得像一張弓,大風過去了,他還保持著這個姿勢,仿佛一尊雕塑。
這是在講一個人和逆境抗爭的故事。很多人在狂風中會選擇躲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這是人求生的本能。莫言的爺爺為什么不這么做呢?只能有一個解釋,這輛小板車對莫言的爺爺來說太重要了,可能對他來說,不讓風把車吹走,就守住了他家庭的基本盤。
基本盤,是一個經濟學上的詞匯。
基本盤到底是什么?用物理學術語來描述,是那些半衰期長的核心存量。
基本盤是結構性的,結構里的每一個單元都能起效用,連接起來就構成系統性張力,是連接抓手,是機會抓手,在面對風險沖擊時可以用來緩沖以避免威脅。
小時候玩過積木的伙伴都知道,積木是一層一層搭的,想要搭得高一些,底下就要盡可能穩一些?;颈P就是那底下的基座,你的底層有多厚多穩,決定了長期你能站得多高。
確定性,長期效應,核心存量,這是我們對基本盤的進一步理解。
只有基本盤鋪得大、扎得穩,企業才不會擔心各種風險和不確定性。比如,雷軍曾在小米內部會議上說過這樣一句話:“小米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太可能失敗了。”雖然說得比較狂妄,但小米的基本盤確實搭得比較穩。小米對基本盤的經營值得很多企業老板學習。
目前企業家們的中堅力量,大多出生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大家經歷著中國經濟巨變,也剛好趕上人口紅利期,創造了很多經濟奇跡,幾乎一路在順境中快速擴張,缺少在逆境中經營企業的經驗?,F在,是該停下來向內看、仔細穩固自己的基本盤、尋求內向生長的時候了?;颈P是企業謀求長遠發展、穩健運營所應具備的內在價值和存在意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因”或“內驅力”。
今年上半年,我們聽過太多互聯網大廠裁員的招數。一個朋友在群里吐槽了一句:“感覺會被裁,出去還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
類似的,工作很多年、面對不確定的大環境依然如履薄冰的人,其實不在少數。這凸顯出一個類似問題——沒有在多年的工作中建立自己的基本盤。
實際上,無論是企業經營還是個人發展,一路都是起起伏伏的,只有在平時多積累勢能,才能在機會來臨時爆發能量。
一個公司老總在社群里說,每天研究全國疫情形勢以及每個城市的疫情新聞,已經是公司市場部文員的本職工作。他要求管理者要有分析新聞的能力,只要預判及時,公司都給獎勵。可見,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凡事只要肯下功夫,我們一定會做成這件事。
希望在2022年,大家都能構建起自己的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