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慶顯
首先跟大家講一個知識點,這個知識點里有三個我們常見但特別容易陷入認知誤區的概念,分別是:時尚、趨勢和大趨勢。
時尚,字面意思很好理解,時就是當下這段時間,尚就是崇尚,結合起來就是指當下崇尚的事物。它是一種呈現形式,是一種現狀描述。
科特勒在《營銷管理》中對“時尚”的特征是這樣寫的:“不可預測的、短暫的,沒有社會、經濟和政治意義的。”
1983年,劉曉慶穿了件紅衣服上春晚做主持人,當年這件衣服紅遍全國,被稱為“曉慶衫”,是最時尚的象征。但第二年這個款式就不見了。
頭些年流行的各類“小鮮肉”,基本是一年一茬,超過兩年就算“老藝術家”了。
每年服裝發布會推出的新品,到第二年就成為過時款了。
文藝作品、玩具、游戲、鞋服最容易出現這種一紅就過的產品,頭些年出現的新消費大多也是“時尚產品”。
所以一般公司會把它作為短期賺錢的工具,但這需要運氣和時機,風險較大。在營銷學中,時尚是一個含有貶義的詞語,需要引起警惕,很多企業唯恐避之不及。
趨勢則是一種具有發展勢頭且持久的方向或一系列事件。它的特點是具有一定的可預測性和確定性,并且更持久。
趨勢更加抽象,不像時尚那么具體,所以更難掌握。比如前面說的“曉慶衫”是時尚,是不可預測的。但“曉慶衫”的背后是,在物資短缺年代,人們經歷了多年單調的黑白藍灰,因此尋求更加絢爛、鮮艷的顏色。這個就是趨勢,可以預測。
一本不被主流科學界承認的“科普書”——《谷物大腦》,讓生酮飲食大流行,這個是時尚,很快就會過去。
但是中國人長期攝入精碳水偏多,未來一定會適度提高優質蛋白和優質脂肪的攝入量,而降低精碳水,尤其是游離糖的攝入量。這個就是趨勢,會長期影響。
那大趨勢又是什么呢?
大趨勢是跟“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相關的大變化”。它的形成周期更長,但對我們的影響也更大。
由國家層面倡導的一些內容,從全面奔小康到共同富裕,這是大趨勢。
隨著國力不斷增強,我們民族自信心增強,傳統文化回歸,這是大趨勢。
科技不斷進步給我們帶來很大的變化,傳統商圈被打破,人們購物從商圈到社區,從社區再到家,購物從狩獵式活動變成被投喂式活動,這也是大趨勢。
判斷大趨勢,就是界定你的經營框架,決定你的戰略方向。
毛主席判斷“舊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我們進行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就是大趨勢判斷??谷諔馉幨恰俺志脩稹薄拔覀儽貏伲毡颈財 保@也是大趨勢判斷。
看時尚需要的是觀察,看到的是現象;看趨勢需要的是洞察,看到的是機會;看大趨勢不光需要洞察,還需要格局和專業,看到的是戰略。
一般企業只會觀察,什么現在賣得好,什么產品現在火,什么渠道最有流量,哪里有紅利有風口,現在年輕人喜歡什么,誰家又做啥發財了,等等,整天忙得焦頭爛額,結果還無比焦慮。
只看現象,不看趨勢,自然抓不住什么機會,更不會有特別明晰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