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社會的組織,這個組織的使命就是解決三大問題:一是用戶問題,二是行業問題,三是社會問題。你解決的問題越大,企業的價值越大。
品質消費是當下中國社會和消費者最關切的問題。那么,升級產品配方,滿足用戶的消費升級,就是產品場景營銷落地的有效路徑。升級配方,也可以讓所有的行業重做一遍。
中國不缺消費能力,而是缺乏好產品和好服務。
冰淇淋加入茶一起喝,茶飲中加入糯米,甜味茶卻是無糖的,這些看上去有些風馬牛不相及甚至是矛盾組合的新茶飲,已經成為“95后”年輕消費群的主要飲品。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阿里新服務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2020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最早的新茶飲代表是珍珠奶茶,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新茶飲的產品形態和消費體驗發生了多輪升級演變。
2015年之前,新茶飲第一代產品是珍珠奶茶,以香飄飄、優樂美為代表的袋裝沖泡奶茶和快樂檸檬、CoCo、一點點等品牌的現制珍珠奶茶,配方就是植脂末加珍珠奶茶。
2015—2019年,奶茶第一次產品升級,典型特征為在飲品中加入新鮮水果、鮮奶制品、燒仙草等食材,重視飲品的顏值,好看好喝,新茶飲概念誕生,包括喜茶、奈雪の茶等品牌。以奶蓋茶、水果茶為代表的新式茶飲逐步成為年輕人的菜單必選。

2020年起,新茶飲產品進一步升級,典型特征可歸納為“品類替代”,即現制茶飲形態替代即時沖泡類飲品形態。代表品牌有7分甜、茶顏悅色、滬上阿姨、書亦燒仙草等。主要人群是“95后”和“00后”消費群體,客單價也在隨之增長。
畢竟,“95后”“00后”人群更注重健康,并非單純的低價和口感。買飲料會比較關注成分,比如含糖量、脂肪、卡路里等,所以一些無糖低脂的產品會更吸引他們。除了提升健康指數,新茶飲還會在食材和搭配方面進行創新,除了新鮮的牛奶、水果、芝士外,還增加了堅果、木薯、人參、燕窩等藥食同源的健康食材。
甜味,是一種能讓人感到喜悅的味道。然而,在居民消費升級和健康飲食的大趨勢下,糖分卻成為飲品界的“阿喀琉斯之踵”。最近幾年,一直被詬病含糖量高的飲料巨頭可口可樂,上市了一款“很甜的”無糖飲料,這是第一款使用甜菊糖(代糖)作為甜味劑的可口可樂產品。據悉,這款新的無糖飲料每100毫升只含有1.3千焦耳(0.3卡路里)熱量。
甜菊糖是一種從菊科草本植物甜葉菊中精提的新型天然甜味劑,國際甜味劑行業資料顯示,甜菊糖已被亞洲、北美、南美洲和歐盟各國廣泛應用于食品、飲料、調味料的生產中。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甜菊糖生產國。
除了可口可樂,在國內小茗同學、農夫山泉的茶π以及康師傅推出的水陽飲料也使用了甜菊糖來降低糖分。
如果單從產品上看,爆紅的元氣森林氣泡水其實并沒有創造一款驚世駭俗的產品。僅僅是升級原料配方,使用的是赤蘚糖醇,而不是傳統無糖飲料慣用的阿斯巴甜,主打“0糖0脂0卡”的概念,卻牢牢抓住了年輕一代消費者減糖、關注健康的消費趨勢,享受到品類增長的紅利。
歐睿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茶飲和碳酸飲料在飲料總量中分別占到21.12%和14.93%,而大部分飲料企業都會有這兩個品類。為什么只有元氣森林爆紅勝出?元氣森林副總裁宗昊說,元氣森林每年在研發上花費大量的成本,產品決策不是由老板在會議室里看產品拍板,而是由市場和用戶來決定。

在傳統飲料行業,品牌與渠道方博弈的現象十分常見。新品的研發通常會被預算束縛住手腳,需要以成本結構倒推,從渠道利潤開始一層一層剝離,最后再到產品。元氣森林是用產品來推導研發,市場調研就是購買所有的產品,看競品的配方,再根據年輕消費者對健康的理解和需求,升級傳統產品的原料、配方和包裝。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認為:“企業要把品牌做好,一定要回歸初心,把產品做好,真正選用好原料。雖然赤蘚糖醇的成本比傳統的阿斯巴甜貴出數倍,但是產品被用戶認可,就可以賣出高價,能覆蓋高成本。”
消費升級時代,“95后”“00后”成為中國的主力消費群體,消費升級的變化已經顯而易見了。當消費者的群體類型和消費需求發生巨大變化時,企業如何順應消費趨勢的變化顯得尤為重要。無論是“妝食同源”還是“零食健康化”,都給快消品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跟隨時代消費者的消費升級,不斷升級產品配方,來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新消費需求,是屢試不爽的產品創新法則。
(崔德乾,著名場景營銷專家,著有《場景方法論:如何讓你的產品暢銷,又給用戶超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