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撫州市廣昌縣注重發揮駐村人才作用,深入挖掘利用駐村人才知識儲備厚、科技水平高、聯系資源廣的優勢,為鄉村發展注入振興“活水”。
挖掘人文故事,打造旅游強村
幾年前,廣昌縣甘竹鎮龍溪村還只是一個普普通通再平凡不過的村莊。如今,該村經過挖掘自身紅色資源、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扶助、引進旅游開發公司等舉措,已華麗嬗變成為年接待游客8萬人次,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5萬元,村民家家戶戶住別墅的旅游強村。而發生這樣的變化,得益于廣昌縣委黨校駐龍溪村幫扶干部程鵬宇,以及他對該村人文故事和紅色文化的深入挖掘。
“大爺,這一片古老建筑有多少年頭了啊?”2015年開始駐村時,程鵬宇在村里走訪,發現村里有好幾幢古建筑,出于好奇,他隨即向住在旁邊的老翁打聽。“這些老房子有五百多年歷史了,明代時期,我們村有個叫饒秉鑒的當了大官,他為了叮囑饒氏后人努力學習,建造了這個雯峰書院……”老翁娓娓道來。程鵬宇對當地的人文故事和紅色文化非常感興趣,恰逢村“兩委”正在討論如何破解產業發展難的問題,就積極思考著如何來幫助該村探索一條古色和紅色相融合的旅游發展路子。
之后,程鵬宇走訪了該村許多老人,深入了解雯峰書院的相關故事,還多次到縣委黨史辦等相關部門查閱。在他不懈努力下,雯峰書院的紅色歷史、古色文化等被挖掘出來,引起了縣里相關部門重視。經過積極爭取,該村編制了發展旅游項目規劃,引進了江西雯峰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投入1.5億元打造雯峰農文旅田園綜合體鄉村振興示范點項目,使村容村貌發生了滄桑巨變。同時,由他牽頭開發出了“雯峰書院中的傳統文化”“遠征前,那場不能被忘卻的激戰”等4個現場教學課程,為游客們授課近1000多場1.5萬余人次,助力龍溪村成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現場教學基地。
發揮科技力量,助力產業興村
“現在土壤有點干了,大家多噴些水,促進菌種發菌。”日前,在廣昌縣頭陂鎮龍虎村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內,撫州市科技局駐村工作隊隊長余燮正在指導村里的農戶種植羊肚菌。
鄉村欲振興,產業必先行。2021年9月,余燮作為撫州市科技局派駐頭陂鎮龍虎村駐村工作隊隊長,走馬上任的第一天就在思考如何幫助該村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路徑。為選好合適的致富產業,他帶領工作隊員們在深入開展市場調研、分析土壤和氣候等要素后,積極發揮自身在科技助農方面的優勢,與村“兩委”討論確定了發展羊肚菌和竹蓀菇產業的路子。說干就干,余燮積極向撫州市科技局提交項目申請,爭取到各項資金60萬元,用于幫助該村村辦公司瓏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創建占地132畝的食用菌種植示范基地。同時,余燮還與村“兩委”積極協調落實基地選址和土地流轉、引種和農民務工投勞等問題。當一座座鋼架大棚在龍虎村田野上拔地而起后,余燮又帶著隊員們深入田間地頭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讓基地務工農戶變成了種植管理能手,承擔起日常生產管理任務,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目前,該基地種植的72畝羊肚菌已完成采收,60畝竹蓀菇正在種植,預計今年基地總產值可突破100萬元,帶動務工村民人均增收達三四千元。
擘畫發展藍圖,建設時代新村
“這份發展計劃非常科學、全面、有前瞻性,我們村將按計劃努力奮斗,奮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走在前列,成為讓人向往的時代新村。”近日,廣昌縣塘坊鎮村里村黨支部書記唐裕貴拿著省委統戰部駐村里村工作隊制定的《幫扶村里村2021-2023年度鄉村振興三年發展計劃》信心十足。
為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省委統戰部派出多名高素質人才到塘坊鎮村里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工作隊駐村的第一件事就是緊扣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開展深入調研,從加強村黨組織建設、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培育鄉村人才隊伍、提升基礎設施水平等多方面制定了切實可行的鄉村振興發展計劃,目前計劃的各項內容正穩步推進。
圍繞建強村黨組織,駐村工作隊定期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集體學習,多次開展主題黨日教育活動,積極幫助村里培養2名后備村干部,發展3名年輕黨員。為推動村級特色產業發展,工作隊協調爭取省煙草公司50萬元資金用于烤煙房建設,流轉土地700畝用于烤煙種植和稻花魚養殖,并吸引2名外村種煙能手到該村創業就業。在基礎設施提升改造方面,協調爭取165萬元資金用于農田灌溉、道路硬化等6項惠民工程,并推動落實了村級產業發展推廣中心大樓的建設用地和200萬元的前期建設資金。
此外,為助力鄉村人才振興,工作隊充分發揮統戰資源優勢,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家、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留學人員等服務對象到村里開展捐資助學活動,目前已為十余名困難學生送上慈善助學金;工作隊員們還結合自身學業專長,走進廣昌一中、廣昌二中和塘坊中學與學生進行學習心得分享,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
責任編輯:曹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