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凱 林建明 吳延武 杜可正 田 源
(北京格蘭特膜分離設備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我國油田稠油多采用注水注氣輸油的方式,開采過程中需要注入蒸汽,隨著稠油的采出,會產生大量的污水。隨著開采時間的增加,耗水量也越來越高[1]。生產蒸汽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資源,將蘊含較高熱量值的高含鹽稠油污水處理為蒸餾水回用注氣鍋爐[2]。既解決了污水的去向問題,同時也能夠節省寶貴的水資源。為維持原油產量,國內油田開始逐步采用蒸汽輔助重力泄油熱采技術[3],但制約熱采工藝油田領域的推廣難題在于,該工藝采油過程中會產水高鹽、高溫、高硅的含油廢水有效處理和回用[4]。針對某油田稠油聯合站采油廢水COD難于降解、硅含量較高、現有脫鹽水處理系統污堵嚴重等特點,決定采用如下中試工藝流程:混凝沉淀(包括鎂劑除硅)+MCM(A/O)+ GRT-OEB+UF+一級RO+二級RO+EDI。通過實驗,驗證工藝可行性,考察和優化各工藝參數流程,為污水處理工程提供最適宜工藝流程及可信賴技術參數。
試驗用采油廢水來自稠油聯合站出水,經檢測,主要水質指標如下:


水中的雜質包括了懸浮物、膠體、溶解性有機物和溶解性無機鹽。其中,懸浮物可以采用沉淀、過濾技術(包括微濾和超濾膜技術)除去;對于膠體需要通過投加絮凝劑與膠體反應形成固體懸浮物,然后用除去懸浮物的方法加以去除;對于溶解性有機物可以用生化法(包括膜生物反應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滲透法去除;對于溶解性無機鹽可以用離子交換、電滲析和反滲透法去除。
綜合分析水質特點,本方案擬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a. 混凝沉淀池:去除水中SS、膠體、大部分硅、油、硬度和堿度;
b. MCM 生物膜反應器:降解水中可生化部分COD;
c. GRT-OEB 二級組合:通過高級氧化和生物濾池,進一步降解水中難生化的COD;
d. 超濾系統:攔截SS、膠體等,保證出水SDI 小于3;
e. 二級反滲透:脫鹽率98%,出水含鹽量低于5ppm;
f. EDI:深度除鹽,產水滿足鍋爐補給水要求,出水電導率低于0.2us/cm。
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稠油開采廢水工藝流程圖
1.3.1 除硅、軟化沉淀系統
稠油廢水的預處理技術包括加藥混凝澄清法、鎂劑法等[5]。試驗采用氫氧化鈉-鎂劑除硅軟化,試驗設備為高密度澄清池,配套NaoH 加藥裝置,MgCl2加藥裝置、PAC 加藥裝置、PAM 加藥裝置和鹽酸加藥裝置。裝置運行流量1.8m3/h。
1.3.2 MCM 生化系統
MCM 缺氧/厭氧反應器利用MCM 填料,以固定床的方式將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固定在填料表面或填料內部。本試驗的MCM 好氧-缺氧耦合反應器(本公司專200710195135.8)采用復合功能型填料(本公司專利號201020204406.9)。由于在水流方向、填料內外均存在不同的溶解氧梯度,因此,微生物種群比常規生化工藝豐富得多,使難降解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得以去除。
MCM 生物系統好氧出水硝化液回流至缺氧區,缺氧區不設曝氣,溶解氧控制在0.1-0.3mg/L,好氧區設置曝氣,溶解氧控制在2-3mg/L。MCM 系統處理量1.8m3/h。
1.3.3 OEB 系統
該工藝利用臭氧預氧化作用,使水中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斷鏈、開環,轉化成簡單的脂肪烴,改變其生化特性,在客觀上可以增加小分子的有機物,使活性炭的吸附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活性炭能夠迅速地吸附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同時也能富集微生物,使其表面能夠生長出良好的生物膜,靠本身的充氧作用,炭床中的微生物就能以有機物為養料大量生長繁殖好氧菌,致使活性炭吸附的小分子有機物充分生物降解。
OEB 系統集合了臭氧和曝氣生物濾池系統,臭氧為下向流。曝氣生物濾池為上向流,曝氣池底部設置薄膜曝氣裝置,提供溶解氧。出水溶解氧1~3mg/L。OEB 系統處理量1.8m3/h。
1.3.4 UF 超濾系統
原水經超濾處理后純水可以保證SDI<3,明顯提高反滲透膜壽命。
UF 超濾系統為中空纖維外壓式超濾,選用坎普爾1060A 膜組件。超濾為恒流運行,超濾系統處理量1.8m3/h。
1.3.5 RO 反滲透系統
反滲透為兩級反滲透,每級反滲透系統通過濃水循環,模擬工程項目最后一只膜的運行狀況。一級反滲透產水流量1.2 m3/h,回收率70%,二級反滲透產水量1.1 m3/h,回收率90%。
1.3.6 EDI 系統
EDI 系統模塊選用坎普爾CP1000S,產水流量1.0 m3/h。
1.4.1 除硅、軟化沉淀系統
對來水投加NaoH 調節PH,加MgCl2使硅變成沉淀,產生的絮體投加PAC 和PAM,降低來水中的懸浮物、膠體和溶解硅,并去除部分COD,減輕后續丹元負荷,也減緩膜系統堵塞[6]。除硅、軟化沉淀系統在傳統混凝除硬沉淀系統中,加上除硅環節。除硅、軟化沉淀系統運行效果如圖2 所示。

圖2 沉淀去除數據圖
來水硬度基本處于200-400mg/L,個別時間進水COD 超出500mg/L。來水總硅處于100-150 mg/L,總硅含量波動較小。從除硅、軟化系統沉淀結果來看,出水硬度50mg/L 左右,硬度絕對去除值為450 mg/L 左右,去除率88.9%,去除效果良好。出水總硅45.4mg/L,總硅絕對去除值為78 mg/L,去除率63.2%。去除效果明顯。此外沉淀系統含油從25.4mg/L 下降到1.1mg/L, 濁度從260.7NTU 下降到3.99NTU。試驗表明,除硅、軟化沉淀系統作為預處理,對整個系統穩定運行,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4.2 MCM 生化系統
MCM 生化系統主要是降解水中溶解性可生化部分的COD,減輕后續深化處理COD 壓力。
MCM 生化系統平均進水124.57mg/L,平均出水COD67.4mg/L,去除率45.9%,COD 絕對去除值為57.1mg/L;平均進水含油1.09mg/,平均出水含油0.003mg/L,去除率99.7%;進水濁度3.99NTU,出水濁度0.78NTU,去除率80.5%。
MCM 生化系統降低COD 的同時,沉淀系統出水殘留的含油在生化段進一步除去,減小油膜對濾池、膜系統的影響。
1.4.3 OEB 系統
OEB 系統為此工藝系統預處理最為關鍵的環節,臭氧投加量10mg/L,出水效果達到預定要求。具體數據如圖3 所示。

圖3 OEB 系統數據圖
由圖3 可以看出,OEB 系統最大進水COD74mg/L,最小進水COD52mg/L,平均進水COD62.4mg/L。OEB 系統最大出水COD49mg/L,最小出水COD10mg/L,平均出水COD31.6mg/L,系統平均去除率49.3%。
OEB 深度處理單元對全膜法系統的穩定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1.4.4 超濾UF 系統超濾作為反滲透預處理系統,經過超濾處理后可以保證其出水SDI 小于2,以提高反滲透膜的壽命。
超濾壓差基本穩定在68kpa 左右,壓差出現波動原因為CEB 清洗前后壓差的波動。經過正常反洗或CEB反洗均能下降至正常水平,這代表膜的運行是正常的,壓差是可恢復的。
1.4.5 反滲透RO 系統
反滲透設計為兩級反滲透。一級反滲透回收率70%,脫鹽率98%,二級反滲透回收率90%,脫鹽率99%。
反滲透為恒流運行,通過壓力變化及電導脫鹽率來判斷膜運行狀況。即固定產水流量,濃水流量及錯流量,通過壓力變化及電導脫鹽率來判斷膜運行狀況。
中試運行中,一級反滲透進水電導6500-8000us/cm,出水電導維持在200us/cm -250us/cm。二級反滲透出水電導10us/cm -30us/cm,進水電導隨著溫度及前段預處理效果有小幅度變化。具體數據如圖4、5。

圖4 一級反滲透電導數據圖
圖4、圖5 可知,一級反滲透運行穩定,出水水質符合設計要求。無論進水電導怎么變化,脫電導率都在96%以上。一級反滲透平均進水壓力11.0bar,平均段間壓力10.8bar,平均濃水壓力10.4bar,壓力變化平穩。

圖5 一級反滲透壓力數據圖
一級反滲透運行穩定,與工藝前端的預處理有很大關系,特別是OEB 工藝段。良好的預處理降低了反滲透污堵的可能,保證了反滲透的平穩運行。一級反滲透的穩定出水,使得二級反滲透系統正常運行平穩進水壓力和濃水壓力波動較小,平均入水壓力8bar,平均濃水壓力7.6bar,表明膜系統運行良好,沒有污染。
1.4.6 EDI 系統
EDI 系統出水水質可達15MΩ.cm 以上。EDI 系統自運行以來,調試完成后,出水效果穩定良好。出水總硅在17ug/l,低于出水總硅20ug/l 的標準。出水電導最低能達到0.062us/cm,平均出水電導0.070 us/cm,遠低于出水標準0.2 us/cm,這為出水效果留有很大余量。
2.1 實驗證明,下述工藝流程完全可以將油田熱采廢水處理到滿足鍋爐給水要求:原水-沉淀池-MCMOEB-超濾-一級反滲透-二級反滲透-EDI。
2.2 除硅、軟化工藝能夠有效去除稠油熱采廢水中的硅和鈣離子含量,處理后全硅含量小于50mg/L,能夠滿足后續降膜處理運行的需求。
2.3 GRT-OEB 深度處理單元對全膜法系統的穩定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2.4 通過實驗驗證,本文提出的工藝系統運行穩定可靠,出水水質好,具有較強的抗負荷沖擊能力。能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