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金
(柳州歐維姆工程有限公司,廣西 柳州 545006)
定位懸索橋主纜基準索要求較高精度,要求實時測量基準索中、邊跨跨中點的標高、里程,實踐中上述測量常在無風、恒溫的夜間進行,因中桿、基座等無法于索股中心站立,導致測量存在一定誤差,影響施工精度,嚴重的對施工質量造成不良影響。本文依托某高速跨湖大橋項目施工實踐,研究了主纜基準索卡環測量定位技術,經本大橋項目實踐,取得較好效果,建議在同類型工程中推廣應用。
武漢江漢六橋主線全長3050.1 米,其中橋梁部分長2953m,主橋跨度布置110m+252m+110m=472m(見圖1),橋面全寬41m。主橋設計為自錨式疊合梁懸索橋,雙塔三跨式。該橋在主纜基準索定位測量時,將精加工的卡環安裝于索股上,直接測量卡環上、下兩端對稱棱鏡,可以直接計算出索股幾何中心的里程、高程,成功解決了在基準索股無法安置反射棱鏡的難題,豐富和發展了懸索橋主纜基準索施工技術,最大限度地節約了基準索定位測量時間,總結形成本施工技術。

圖1 主橋布置圖
索股處直接安裝卡環,兩端螺絲擰緊后將上、下兩端棱鏡安裝在卡環處,實施測量。
以往測量過程中,將中棱鏡設于索股上,需人工全程手扶,同時還要對測點處索股的線型進行測量。通過上述改良,索股上安裝卡環速度更快,且測量方向能任意調節,安裝效率更高,定位效果更好。
傳統的測量方法需要根據索股幾何尺寸、每個測點處基準索線型垂度,將測量的索股表面點坐標、標高換算至索股幾何中心,測量精度受人為立桿的影響。本施工技術不受人為立桿誤差的影響,卡環中心與兩端棱鏡三點一線,取兩端棱鏡坐標、標高中數即為索股中心坐標、標高,精度提高一倍以上,且由于觀測了卡環兩端棱鏡,增加一倍多余觀測量,測量精度提高。
本施工技術適用于懸索橋主纜基準索股三維坐標定位,也適用于高空、空間鋼結構及管道三維坐標定位。
本施工技術工藝原理是將精加工卡環安裝于基準索股上,在卡環上、下兩端安裝反射棱鏡,使上、下兩端棱鏡與卡環中心三點一線,通過地面全站儀觀測上、下兩端反射棱鏡的坐標、標高,取其中數即可計算出索股幾何中心的坐標及對應標高。

圖2 施工工藝流程圖
4.2.1 建立全橋高精度控制網
(1)平面控制網的加密:主纜基準索股各測點的里程測量精度要求,一般在兩端各布設不少于兩個控制點,點位埋設采用混凝土強制對中觀測墩,網點組成大地四邊形,觀測儀器采用高精度全站儀Leica TS50 配單棱鏡,測量等級為二等邊角控制網,采用一點一方向進行嚴密平差,確保兩端控制網內部精度足夠強,也可以采用GNSS 靜態網的進行復核。
(2)高程控制網的加密:高程控制網的加密主要采用跨河水準+陸地水準的形式,測量等級均為二等,水準點利用平面控制點觀測墩的墩面水準標志,在橋軸線處進行跨河水準測量,跨河水準測量方法根據跨河視線長度一般采用“測距三角高程法”,測量儀器采用兩臺Leica TS50 全站儀在兩岸進行同步觀測。
4.2.2 基準索股卡環的加工及安裝
(1)卡環的加工:根據主纜基準索定位要求,加工卡環6 個(每根索股的邊、中跨跨中點同時安裝卡環),卡環加工材質采用不銹鋼或鋁材,卡環內徑根據索股直徑確定。卡環分兩個對稱半幅,外側固定連接桿,連接桿端頭安裝徠卡圓棱鏡,卡環加工制作見圖3。

圖3 卡環制作圖
(2)卡環的安裝:利用全站儀將基準索各邊、中跨跨中點設計里程現場放樣,卡環內邊與六邊形基準索吻合,使卡環整體呈垂直狀態,充分擰緊固定螺桿,螺桿兩端安裝徠卡圓棱鏡,兩端棱鏡分別對準地面控制點,以滿足不同測站對同一卡環同步觀測的需求。
4.2.3 大氣折光測量
懸索橋主纜基準索的定位測量,由于特殊條件目前采用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是最佳方法,大氣折光是制約三角高程測量精度的主要因素,由于儀器至反射棱鏡所經過測線的大氣參數無法準確測量,且大氣條件在隨時變化,因此如何測定最為有效大氣折光參數k 值,成為確保基準索股定位測量精度的關鍵因素之一。
利用已有控制點,選擇合理測線,對中跨跨中、邊跨跨中分別進行大氣折光k 值的實時測定。測量的方法主要是在兩岸控制點架設全站儀,分別觀測對岸控制點的距離、天頂距,根據控制點高程與實測高差計算出實時的大氣折光,將大氣折光k 值代入基準索的各次調整測量中的高程計算公式中,精確計算出索股的高程。
4.2.4 主纜基準索股定位測量
在主纜基準索上放樣出中、邊跨跨中點,安裝卡環,左、右幅共6 個測點(安裝卡環),在地面控制點至少架設兩臺高精度全站儀,先分別測量各側邊跨跨中點,再同步測量中跨跨中點。
(1)在左、右幅索股溫差等條件滿足監控要求后,兩岸儀器分別同步對各自本岸邊跨跨中點的卡環上、下反射棱鏡自動觀測,再同步對索股中跨跨中點卡環上、下反射棱鏡自動觀測,計算出卡環上、下棱鏡點的里程、標高,取其中數即為基準索股幾何中心里程、標高。
(2)每根基準索股的各跨中點絕對標高、左右幅高差均滿足監控要求后,至少進行不少于3d的基準索穩定觀測,每天觀測標高均滿足要求后即可開始進行一般索股的架設。
本施工技術無需特別說明的材料,采用的主要機械設備見表1 及表2。

表1 主要機械設備表

表2 主要工裝設備表
6.1 卡環材質采用304 不銹鋼(或鋁材),在車間按照基準索股截面幾何尺寸加工制作,制作好后要檢測卡環中心與連接桿兩端棱鏡中心在三點一線位置。
6.2 觀測前對每個測點進行精度預期估算,跨中測點采用3 臺全站儀在不同測站獨立觀測,在三組測量數據小于規范限差取中數,確保觀測數據的絕對可靠和足夠的多余觀測。
6.3 測量定位時應在無風、恒溫、無霧且通視良好的夜間進行。
6.4 施工現場要求符合高空作業的要求和條件,做好高空作業的各種防范措施。按照安全要求,做好高空作業各項防護措施,科學布設安全標識標牌,有針對性分析、辨識風險源,降低施工安全風險。
6.5 本項目涉及高空作業,且存在工序交叉,因此具體施工前,操作架必須科學搭設,施工人員正確佩戴勞防用品。
6.6 施工全程根據國家現行環保法律、法規,做好各項環保工作。
6.7 施工現場對產生的建筑垃圾要定點、定時清理,垃圾集中堆放,嚴禁隨意丟棄,專人專崗專業化清理,以免導致環境污染。
本大橋項目在測量定位主纜基準索過程中,將卡環安裝于索股上,直接測量卡環上、下兩端對稱棱鏡,計算出索股幾何中心的里程、高程。本項目共設測點6 個,均安裝卡環,表3 所示為具體觀測成果。經本項目實踐,基準索各關鍵點的高差、高程等與規范要求相符,取得較好施工效果,可在同類型工程施工中推廣應用。

表3 主纜基準索穩定觀測成果表(中跨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