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惠南
有這樣一類人,面對鏡子里的自己,常常冒出下面的想法:我的臉有些大,我的眼睛太小了,我的皮膚不夠白,我的腿太粗了,我的肌肉并不健壯……翻看網絡消息時,看到“A4腰”“直角肩”“馬甲線”“漫畫腿”等字眼,就會仔細觀察自己,然后拿自己與網上的圖片作比較,開始為自己的身材、容貌焦急;當被別人真心稱贊外表時,會惶恐地表示:不不不,我一點也不好看,我一點也不瘦,你別安慰我了……
這些人真的如他們自己所想的那樣長得如此不令人滿意嗎?事實恰恰相反,他們當中的不少人可能都是其他人心目中的俊男靚女,這些人只是陷入了外表焦慮的怪圈。
“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雖然只是一句戲謔調侃的話,但也反映了人們對于外表的重視。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令人滿意的外表、在外人面前展示積極的外表,這些想法和做法無可厚非,但是,當人們過度關注自己的外形和他人對自己外形的評價時,就有可能陷入外表焦慮。
外表焦慮(Appearance Anxiety)指過度擔憂、消極評價自己的外表,并十分擔心別人對自己外表的看法。外表焦慮的人專注覺察自己身體和外表的缺陷,反復檢查自己的外在形象,通常還伴有改變或隱藏外表的行為,比如熱衷做整形手術、節食斷食、過度鍛煉等;由于對自己的外表持消極看法,外表焦慮的人也十分擔憂別人關注自己外表的“缺陷”,擔心別人同樣對自己的外表持負面看法。高水平的外表焦慮不僅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給人們帶來心理痛苦,還可能引發進食障礙、軀體變形障礙等更為嚴重的心理問題。
外表焦慮通常來自與外表有關的不良經歷。一般來說,因為外表而經歷揶揄、取笑甚至歧視等不良體驗的人會更容易產生外表焦慮。童年期、青春期被父母或者朋友同學說長得不好看、長得胖、很瘦弱,被別人指出身體或身材“缺陷”,在求職、面試等場合因為穿著打扮、外形處于下風等都屬于與外表有關的不良經歷,經歷過這類事情的人,會擔心還會發生同樣的事情,因此在未來的生活中,他們會十分關注自己的外表和別人對自己外表的看法,久而久之可能產生嚴重的外表焦慮。
1來自同齡人的影響。同輩群體對個體外表焦慮的影響是巨大的。個體傾向于與自己條件相似的人進行比較,因而同輩群體對外表的看法、同輩群體的外在形象會影響個體對于完美外表的標準,從而引發個體的外表焦慮。此外,如果個體存在外表焦慮的話,這種外表焦慮也很容易泛化到關系親密的同齡人身上。
2網絡媒體的影響。現在的網絡技術頗為發達,網絡信息對人的身心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方面,網絡上很多人都會曬出自己的“A4腰”“漫畫腿”,網絡上關于身材外貌方面的宣傳也是鋪天蓋地,這些都會對主流審美標準產生影響,并且讓公眾的審美標準趨于一致,會導致大家統一追求網絡上所宣揚的“美”,而沒有達成網絡認可的主流的“美”,就會催生外表焦慮;另一方面,醫美、減肥產品等在網絡上也投放大量的廣告,并且聘用外表富有吸引力的模特來代言產品,向人們宣揚一些審美標準、傳達“美麗是可塑的”的觀點,促使人們通過一些方法改變自己的容貌以達到統一的“美”的標準,人們會傾向于將自己與這些“標準”作比較,從而出現外表焦慮。
外表焦慮是一種時代病,它的產生源于個人、家庭和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外表焦慮的防治也離不開個人、家庭和社會共同的努力。
現代社會科技發達,給我們接觸到很多信息的機會,但是這些信息是非難辨,因此我們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理性判斷各種信息,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我們應該認識到,網絡上提倡的“健美的身材”“好看的臉”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標準。并且,審美標準是多元的,我們也不應該隨波逐流,不應該沒有經過理性的思考就跟著別人制定的標準走。
與此同時,我們要明白美不僅僅只是外表美,還可以是其他方面的優點。我們應該樹立自信心,關注自己身上的優點,而不是把目光局限在外表的“缺陷”上,在關注自身長處的基礎上,應該充分挖掘自己的優點,找到屬于自己的“美”。
很多人的外表焦慮可能源自童年或青春期有關外表的創傷體驗,在防止孩子遭遇此類創傷體驗方面,父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樣,父母也能幫助孩子盡快從此類創傷經歷中恢復。
首要的是父母不應該過分關注孩子外表的不足,更不能把孩子外表上的“缺點”作為玩笑;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應該給孩子灌輸多元化審美的理念,給予孩子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幫助孩子挖掘優點、樹立自信心。
此外,家長還應該充分關注孩子的狀態,重視孩子的變化。比如,當孩子某一天開始過度重視自己的外貌,要及時和孩子溝通交流,詢問孩子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并及時開導孩子。
外表焦慮的泛濫與整個社會的氛圍有很大關聯,社會上很多人重視顏值,才會引發廣泛的外表焦慮。因此,學校方面應該重視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到人的評價標準是多元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不僅僅只看外表;社會方面應該加強輿論引導,樹立多元偶像,改變“顏值至上”的風氣和評價標準。
此外,還應該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把控醫美、減肥產品廣告的真實性;增強媒體的社會責任心,提升媒體素養。避免媒體為賺取流量,醫美、減肥產品等行業為了盈利而制造的外表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