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森
新時代背景下,“雙師型”教師成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專業學者紛紛對“雙師型”教師的認定標準進行探索和研究。“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的制定可突破模糊而單一的認定條件和內容,從師德、素質、證書、能力、職稱等多角度出發,按照初、中、高三個層級,對標準應具備的條件進行多維度的總結和闡釋,以提升“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的信度和效度。
“雙師型”教師培養模式的提出與發展
20世紀80年代,我國職業學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偏重理論。為了使理論和實踐教學有效融合,基于職業教育中的技能培養,“雙師型”教師的理念應運而生,其標準的認定也對我國職業教育產生深遠影響。1995年,原國家教委《關于開展建設示范性職業大學工作的通知》提出: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具有一定的專業實踐能力。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從2019年開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完善職業教育標準制度體系,專業教師必須具有3年以上行業或企業經驗。2019年,《河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印發,它指出:加強“雙師型”“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完善教師培訓體系;完善“雙師型”“一體化”教師認定標準和辦法。
可以說,“雙師型”教師是提升職教質量和增強職教適應性的關鍵,我們必須加強“雙師型”教師的質量標準建設,完善其培養模式。當前,“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還處于一個完善的過程中,各省的教育主管部門制定認定標準存在差異,專家學者對“雙師”的研究也有爭論。本文嘗試對“雙師型”教師認定的內涵、認定標準及核心能力素質進行分析。
厘清“雙師型”教師認定的內涵
在認定“雙師型”教師時,要厘清其內涵?!半p師型”教師的主體對象是專業教師(不包括公共課類的教師),實際認定時應根據不同的專業大類進行認定。認定過程中,學校要從教師的素質、證書、能力、職稱等多方面考查。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領學生、教育學生,是“雙師型”教師的素質前提。“雙師型”教師的雙證書或“雙職稱”是對“雙師”的形式認定方式之一。這里的雙證書,是指教師資格證書和與職業資格證書、執業資格證書、技術等級證書等相對應的從業資格證書;這里的“雙職稱”,是指職業教育教師系列職稱和本專業或相近專業非教師系列職稱的職業等級。除此之外,學界還有“雙能力”“雙經歷”“雙素質”等認定理論。“雙師型”教師除了要具備理論教學能力,還要有指導學生動手的實踐教學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雙師型”教師的認定不僅要考慮形式的認定,還要考慮證書和能力的融合問題。師德、素質、證書、能力、職稱全面認定,彼此相互關聯,構成一個整體。
“雙師型”教師認定的標準
關于“雙師型”教師認定的標準,江蘇、北京、吉林等省市根據相關政策開展了地方性的“雙師型”教師的標準認定并進行探索。河南省于2019年開展中等職業學校的認定工作,發布《2019年度河南省中等職業學?!半p師型”教師認定工作實施細則》。雖然目前沒有對于高職院校的“雙師型”教師的標準認定,但河南省的眾多高職院校及應用型本科學校已展開試點。各個學校的認定標準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很多學校對于認定的級別未區分,認定條件模糊,認定的資格證書不明確,認定標準較低。
對于上述問題,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及相關院校的認定條件,“雙師型”教師認定可分為初、中、高三級。“雙師型”教師須具備大學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具備相關專業的知識能力,具有德育、知識、技能、相關職業證書及企業實踐經歷等必備條件。下面筆者從資格證書、企業實踐、賽項、科研等幾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
在資格證書方面,教師需具備以下條件之一:1.具有本專業或相近專業非教師系列初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2.具有從事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三級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3.具有從事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國家職業技能鑒定中級及以上考評員資格證書。
在企業實踐方面,教師需具備以下條件之一:1.具有三年以上相關企業或崗位第一線工作經歷,熟悉本專業前沿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2.近五年中有一年以上(可累計計算,單次不少于一個月)在企業第一線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經歷,能親自指導學生進行專業實踐實訓活動。
在賽項方面,教師需具備以下條件之一:1.近五年在市級以上賽事中獲得相應獎勵,能全面指導學生專業實踐活動;2.近五年指導學生參加市級A類賽事取得三等獎以上,或近五年指導學生參加市級以上B類賽事取得一等獎以上(A類指政府部門發文并蓋章,B類指民政部門認定備案的各類協會、學會等)。
在科研方面,教師需具備以下條件之一:1.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參與(前三名)一項及以上為企事業單位開展的各類技術研發和相關服務,成果已被規模企業使用,在社會上產生的影響較大,效益良好;2.具有從事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行業特許資格(執業資格)證書,近五年作為主要完成人(前三名)參與行業企業具體案例、項目等工作;3.近五年主持廳級或以主要完成人參與省級以上科研項目,或擁有專利。
其他條件如:近五年,參加市級及以上教育部門師資培訓基地組織的“雙師型”教師培訓,教師要完成規定的培訓內容,掌握相應專業的關鍵技能,經考核合格并取得合格證書。
以上認定條件中,官方認定或者民政部門認定備案的協會資格證書有時間要求,一般以不超過五年為界限;關于企業經歷的認證,教師要真實參與課題,參加企業的研發和生產,在企業的經歷中有合同、證書等支撐材料;“雙師型”教師的課題轉化要有轉化指標,有社會、同行的評價及權威部門的鑒定。
總之,“雙師型”教師的認定標準要從學歷、工作年限、職業資格、科研、企業經歷、成果轉化、賽項等多方面去認定,在實際認定中也要考慮專業類的特點,科學合理地制定認定標準,從而提升職業教育的質量。
(作者系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與評估院黨委書記,中國職教學會第四屆教學創新委員會常務委員,第七屆省政府督學)
(本欄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