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濤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提出,要深入推進“雙減”,繼續把“雙減”工作擺在突出位置,鞏固成果,健全機制,掃除盲點,提升水平,維護穩定,強化督導。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是國家教育發展改革的重要一環,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要事。
落實“雙減”,需要切實推動教育觀念、育人方式、教育評價、家校協同等多方面、多維度的深度變革。對于學校而言,強化其教育主陣地作用,核心在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學校管理服務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因此,教育教學變革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路徑之一。心之所向,素履以往。鄭州高新區艾瑞德學校從未停止對教育教學變革的思考與行動。
瞄準教育變革突破口,在“尋變”中讓兒童自然生長
“免試生”拉開了學校教育教學評價的先河。針對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鄭州高新區艾瑞德學校學期末的升旗儀式上有一項特殊的表彰,即學生榮獲“免試生”榮譽,將不再參加期中考試。有的學生還會被校長提名為“瑞德少年”。“免試生”是“瑞德少年、瑞德領袖、瑞德精英”的代言人,他們是眼中有光、臉上有笑、心中有愛、腳下有力的“四有”學生的楷模。
免試,是童年的允諾,是未來的期許。始于日常,終于學期,綜合表現記錄其中,賦予學分是對其評價的轉換,學生在童年的“時空列車”上,有更多自主選擇空間。讓學生從考試中解放出來,使其擁有更多成長的時間和空間,這是給予學生的人文關懷和精神供養。給學生一段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討論。
編織全面發展的網,營造立德樹人的場。“免試生”的小切口開創學分制的新天地,破“五唯”,舉“五育”,張揚個性,引領未來,以“基礎學分、績點學分、獎勵學分”為總和的學分制評價體系,將小學六年分為“一二(基礎學分50%、績點學分30%、獎勵學分20%)、三四(基礎學分40%、績點學分40%、獎勵學分20%)、五六(基礎學分30%、績點學分50%、獎勵學分20%)”三個學段,每個學段的學分指標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對分值有所調整。學分制是教學質量評估、課程設置、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及全面發展的科學性導航。
學分制的運行機制是學期末進行一次學分匯總,以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家長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的方式,用《學分制綜合素質評價手冊》記錄學生學分獲得情況,以《自然生長腳印》檔案作為學分的對應材料,記錄學生成長過程,指導學生在校期間的評優評先,旨在激發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讓每一名學生成為美麗的不同。
發掘躬身入局工具包,在“智變”中寫就微改革的溫度故事
2021年,鄭州高新區艾瑞德學校發布“自然生長課堂構建、學習方式變革、教研模型構建、名師工作室成立、綠色作業變革、綜合活動整合、綜合素養評價、勞動教育一攬子、家校關系重塑和2021年度十本必讀書目”十項教育改革。這是學校的風向坐標和精神坐標。十個教育風向坐標,促使教育回歸本心,是教師發展的指路燈。它讓教師深耕教育的一畝田,讓教師看見教育教學的坐標。教師埋頭向下,從自己掘進,“藍皮書”是試卷,“白皮書”是答卷,時間會拋出問題,也定會給出答案。
“雙減”背景下,鄭州高新區艾瑞德學校用“統整二十四節氣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大單元走班教學、統籌課時計劃、推行學分制、拓展課進階、一年級‘榮譽制小組評價、情感包干、班級組為單位的教師考核評價制”等破局點為課堂提質增效。一系列的變革,是基于“雙減”之下的學校行動實踐,是從教育活動、教學方式、師生評價等維度出發打出的組合拳。這一切立足學生的身心健康、核心素養和全面發展,把校園生活的時間與成長的空間還給學生,切實減輕學生作業負擔,豐富學生校園生活,壓實學校教育主體責任。
讀書是不變的主題。每周升旗儀式結束后表彰的閱讀“小狀元、小進士、小舉人、小秀才”和“書香班級”,培育著讀書的校風。讀書廣場館長精心挑選購買753種圖書供師生閱讀。二(7)班何晨溪同學每周五下午放學后,都會和媽媽一起來到讀書廣場讀書,她說“讀書是快樂的,讀書讓我看到更大的世界”。唯有迎風而上,向標而行,才能在曠野里留下非比尋常也注定難忘的腳印,在寂靜處走出一條自然生長的教育之路,辦好一所有溫度、有故事的學校。
營造聚力生長能量場,在“聚變”中讓每一名兒童高質量發展
教育教學變革需要凝聚集體共識、匯聚集體力量。在扁平化的學校管理機制中,以年級部為抓手,班級之間“連舟出海”,給更多學生搭臺子、架梯子、立旗子,“識、讀、寫、講、背”成長“五件套”助力學生成長,會勞動、會游泳、會演講、會寫作、會旅行、會一門樂器“六會”要求讓學生更加出彩,讓艾瑞德學子成為“美麗的不同”“珍貴的存在”。
變局中,登高望遠;紛擾中,洞悉大勢。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學校公開出版的10本校慶叢書、師生的近50冊圖書及向日葵班學生在畢業時編印的14本成長文集,無一不在表達著“寫”的高質量。課前3分鐘演講、第三屆演講比賽的少年演講團讓雛鳳清聲響徹校園。一襲紅衣、落落大方的三(7)班李家幸在演講中脫穎而出,李建華校長在演講總結點評時說:“成長本身就是故事,我從演講中看到堅持、看到汗水、看到付出、看到夢想,今天的證書和獎杯是成長的見證。”
“雙減”時代的到來,正在重塑教育生態,回歸育人本質。鄭州高新區艾瑞德學校乘著“雙減”的東風,推動教育教學變革向縱深發展。學校圍繞“育人方法專業化、育人技術系統化、育人服務精細化”變革總目標,變革出“拓展課進階”教師專業技能的拓展與學生視野格局的打開,變革出“情感包干”師生之間關系加聯系的珍貴相依,變革出“一年級小組評價制”學生學習內驅力的提升。艾瑞德人用變革的信念刻下初心不改的錚錚誓言,用變革的勇氣繪出教育變革的藍圖,用變革的愿景掀開艾瑞德教育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