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祿
“嘉湖細點”的歷史味覺
浙江嘉興新塍古鎮是近年來“浮出水面”的旅游打卡地,那里除了小蓬萊、能仁寺、蠶王殿、問松橋、觀音橋、鳳鳴橋等景點,保存基本完好的幾條老街也值得一訪。
新塍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美食名鎮,早在100?年前,“李永泰”的生糖豬油糕、“鴻興館”的蝦爆鱔絲面、“任松茂”的蒜搗豬頭肉、“高家鋪子”的火肉粽子以及酒宴名點羊尾盒子餅等,?都是馳譽一時的美食。新塍的糕點也很有特色,以米、面、豆等為主要原料,?大多以手工成形,個別店鋪借助糕模,?再經過蒸、煮、炸等成為名品,口感以甜為主。如今,老街上還集中了不少老字號,如“老王燒餅”“同興湯圓”“阿毛糕點”“陸家橋糕點”“徐珍齋糕點”“蒸缸羊肉”,還有“蟹叉三餛飩”等。
新塍街上的月餅店不受時節影響,?一年四季都有供應。小月餅的來歷值得一提,話說有一名叫趙小裘的御廚,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御膳房糕點師,擅制各式江南細點,很受崇禎帝的賞識。李自成攻破京城后,趙小裘逃出宮墻,一路南下,最終在新塍落腳,并開了一家糕餅店,取名“怡明堂”,意在懷念明朝,?后為避嫌,改作“百味堂”。
清朝末年風雨飄搖,“百味堂”也日薄西山,但它的糕點制作技藝在新塍民間流傳下來。其時新塍鎮上有兩家有名的茶食店,一家叫“李永泰”,一家叫“祥瑞德”。新塍老味道中的豬油糖糕、夾沙蛋糕、云片糕、核桃糕、松糕、綠豆糕、松子糖、粽子糖、花生糖、芝麻糖等,?基本上都出自這兩家鋪子,尤以新溪桃酥和新溪小月餅最為有名。小月餅類似蘇式酥皮月餅,餡心以黑芝麻加松仁為主。
前輩文人在論及茶點時總會說“嘉湖細點”,據周作人考證,在明清兩朝一些類似《清明上河圖》的風俗畫里,已經出現了干凈體面的茶食鋪子,門口挑起一襲幌子,上書“官禮茶食,嘉湖細點”8?個大字。北方雖有一本正經為官場應酬、人情交往所用的茶食出品,但若論精細好味,還得靠“嘉湖細點”把握大局。周作人還延伸開去說:“‘嘉湖細點這4?個字,本是招牌和仿單上的口頭禪,現在正好借用過來,說明細點的起源。”
那么,在“嘉湖細點”的歷史味覺中,?便有新塍古鎮橋堍河畔的氤氳和回甘。
“味德豐”品牌蘇醒的歷史機遇
不過,我在金秋十月對新塍美食的尋訪中,重點卻在“味德豐”的醬鵝。小蓬萊公園右側就是裝潢一新的“味德豐”旗艦店,他家的招牌產品就是古法醬鵝,這不僅是新塍人每年過年排長隊也要購買的年味,也是日常生活中隔三五天就會想念的居家美食。
浙江民眾對鵝是有深厚感情的。清代康熙年間詩人、經史學家、藏書家朱彝尊是秀水(今嘉興)人,他在《食憲鴻秘》一書中就記錄了兩道鵝肴,一款是“壇鵝”:“鵝煮半熟,細切。用姜、椒、茴香諸料裝入小口壇內。一層肉,一層料,層層按實。箬葉扎口極緊,入滾水煮爛。破壇,切食。”古法重火功,著水極少,加糟油、姜椒等香料,突出鵝的本味,讀來令人垂涎;另一款是“封鵝”:?“鵝治凈,內外抹香油一層。用茴香、大料及蔥實腹,外用長蔥裹纏,入錫礶蓋住。礶高鍋內,則覆以大盆或鐵鍋。重湯煮。俟箸扎入透底為度。鵝入礶,通不用汁。自然上升之氣,味凝重而美。吃時再加糟油,或醬醋隨意。”加糟油我舉雙手贊同,加醬醋似乎比較冒險。
同樣是浙江人的周作人在他的《吃燒鵝》一文中寫道:“在鄉下上墳的酒席上,一定有一味燒鵝,稱為熏鵝,制法與北京的燒鴨子一樣,不過他并不以皮為重,乃是連肉一起,蘸了醬油醋吃,?肉理較粗,可是我覺得很好吃,比鴨子還好。”知堂老人還說:“燒鵝之外,還有糟鵝和白鲞扣鵝,也是很好的。”
新塍人也傳承了這一吃鵝的習俗,?在舊時的新塍,毛腳女婿上門一定要拎只鵝。
一種流傳廣遠的美食離不開風土人情和美麗傳說,“味德豐”也是如此。話說清康熙年間,朱彝尊應朋友之邀到新塍做客,偶遇一位牧鴨少年,得知他家開著當地有名的醬鴨店,便隨他來到店中,后口占一絕:“秋水一色味先知,鴨步鵝行疾如風。欲嘆江南風景好,又驚二鳧兼德豐。”少年的父親就是店老板兼廚師,得到大詩人的稱頌后大受鼓舞,?就把店面重新裝修一番,取“德豐”二字為店號,所制醬鵝、醬鴨等美味從此成為小鎮特色,近悅遠來,生意興隆。
咸豐年間,由于太平天國戰爭的炮火遍及杭嘉湖地區,新塍的農業和工商經濟也受到很大破壞,“味德豐”的生意江河日下,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物質消費持續增長的需求,“味德豐”第五代傳人顧曉峰挖掘、整理、傳承了“味德豐”傳統的醬鵝烹制技藝,并遍訪民間高手,請教浙菜大師,經過反復研究,?喚醒了沉睡300?年的老品牌,還成為“非遺”項目的傳承人。
現在,“味德豐”形成了品牌獨有的操作技藝和產品標準,在烹飪過程中通過色澤、口味、香氣等諸方面展現秘方的豐富內涵,同時照顧到現代人的飲食理念和味覺追求,展現了新塍美食的獨特風味和文化魅力。
秘技“三百擊”,成就色香味
午飯時分,“味德豐”生意興隆,不少顧客前來就餐或添些酒菜。底樓恒溫柜里琳瑯滿目地擺滿了各種熟菜,以古法醬鵝為主打,古法醬鴨、古法燒雞、鵝肫肝、鴨掌、鳳爪、蝦油鹵雞、口水雞、醬牛腱子、蘇州豆腐干、鹽水毛豆等幾十個品種裝盒待沽,一塵不染的大玻璃后面是“明廚亮灶”的透明廚房,一位女性師傅在完成醬鵝的最后一道工序。
據“味德豐”營銷總經理顧曉歡女士介紹:“醬鵝有五道工序:洗、腌、醒、烹、熬。一般情況下,一口鍋烹制五只鵝、兩只鴨,燜煮一個半小時后,鵝、鴨已熟,?但未達到技術要求的色澤與味道,此時就需要廚師用鋼釬將鵝、鴨挑起,架空,?用勺子舀起鍋內滾燙的鹵汁澆在它們身上。有時是澆,有時是淋,有時是潑,時徐時疾,時重時輕,沒有強大的臂力是拿不下來的!這個過程讓顧客看得一清二楚,全程透明毫無遮擋,為的就是接受消費者監督。”給鵝、鴨澆上300?次的最后化妝,也是店家的活廣告吧!
最后程序完成,掛起來冷卻,鵝、鴨身上呈現出賞心悅目的紅亮醬色。鍋內十幾千克的鹵汁經過蒸發和澆潑,更加濃稠,僅剩1/6。鵝、鴨改刀裝盤,?鹵汁澆在斬件上饗客。
古法鵝、鴨供外賣,也供二樓堂食,?有醬鵝飯、醬鴨飯、鵝肫飯、蝦魚露雞飯等可選擇,再配以兩道冷菜、一道熱湯,每份不到30?元,最貴的醬牛肉飯也就36?元,真是價廉物美。廣受歡迎的古法醬鵝,皮下脂肪極少,肉質鮮嫩厚實,?肌理清晰,無筋無渣,咀嚼時有芬芳腴美的醬香和肉香款款上升,持續地促進食欲。
我們幾個人以交換分享的形式體驗了招牌醬鵝飯和蝦魚露雞飯、鹵牛肉飯、醬鴨飯,味道相當好。以我們的胃口,?兩個人吃一份就足夠了。
顧總還告訴我:“‘味德豐古法五道醬鵝優選飼養周期為100~120?天的三花大白鵝,大白鵝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成長,以天然牧草為主食,還要在山間丘陵進行小跑運動,大白鵝要想‘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話,農場里有活水湖泊。一只大白鵝在生長期內可享受到1?000?個小時以上的水上運動。”
“味德豐”的三花大白鵝由安徽定遠縣農戶進行定點定養。接下來,還將與四川宜賓的養殖戶合作,將在果林中放養大白鵝。大白鵝有了更為廣闊的活動空間,它們的糞便又是促進果樹生長的優質有機肥料。養植聯動,可實現綠色循環的先進理念。
顧總說:“拜現代物流快捷所賜,大白鵝從宜賓機場起飛,當天就可抵達新塍,工廠連夜以古法烹制,第二天中午就能端上禾城百姓的餐桌。從原材料處理到燒制再到百姓餐桌,全程不超過24?小時,這是我們的承諾,也是我們的優勢!”
自2018?年“味德豐”在上海登陸以來,至今已開出29?家門店。家住定西路的朋友告訴我,他家附近就有一家,?生意好得不行。近年來成為旅游新熱點的朱涇鎮也早在2019?年開出門店,生意十分紅火。上海郊區的民眾過去偏愛本幫醬鴨,但吃起來更爽的“味德豐”?醬鵝擴大了他們的味覺譜系。前幾年,?“味德豐”古法醬鵝還被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評為“上海味道”。
新塍的旅游宣傳口號相當煽情:“您來的今天,她已等了千年!”其實,這也是好客的新塍人發自內心的呼喚。新塍古鎮正在做精、做強千年古鎮旅游品牌,將商業風貌、江南韻味、古鎮特色三者融合,著力打造一個看得見歷史建筑、望得見兒時記憶、感受得到現代繁華的江南水鄉古鎮。
新塍,值得期待!“味德豐”古法醬鵝,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