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

身為北京唯一的“蜂博士”,羅其花深入密云山區11年。在養蜂的每個關鍵環節,她都陪伴在蜂農身邊,幫他們解決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在京郊大地上,羅其花真正做到了把科技成果裝進蜂農的口袋里。
2011年8月,北京市密云區通過人才引進招來一位養蜂女博士,她叫羅其花,個子不高,長得很秀氣。
來密云報到之前,羅其花其實面臨著艱難的抉擇。她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畢業之前,被美國農業部蜜蜂研究所所長杰夫看中,杰夫很欣賞羅其花研究的小蜂螨,希望她能到美國讀自己的博士后。當時,羅其花研究的蜜蜂寄生蟲是一項在國際蜂業界都沒能解開的難題,而她的研究距離破解這一難題僅有一步之遙。如果去美國攻讀博士后完成此項研究,羅其花很有可能成為國際上第一個攻克此項難題的的人。此外,除了去美國攻讀博士后這一選擇外,一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也向羅其花拋來橄欖枝。
出人意料的是,羅其花選擇來到密云開啟她的“甜蜜事業”。密云擁有72.5%的森林覆蓋率,194.3平方公里的水資源面積,這里沒有工業污染,使蜂產業具有高附加值等諸多優勢,屬于典型的生態富民產業。羅其花出身貴州農村,對大山有著特殊情結,寫博士論文的時候,她實地考查過密云的生態狀況,一下就喜歡上了這里的綠水青山。
對于羅其花選擇來到密云山區,導師和朋友都不理解,對此,羅其花回應說:“離基層越近,離真理也就越近,基層才是最需要科技的地方!”
然而萬事開頭難。剛到密云的時候,羅其花也曾懷疑過、恐慌過。2011年以前,密云養蜂業沒有專人進行管理,呈現弱而散的狀態。面對這種形勢,羅其花害怕辜負區領導對她做強密云蜂產業的厚望,更擔心自己的一腔抱負難以實現。
到密云不久,羅其花好不容易組織蜂農上了一次培訓課,沒想到,課講了不到一半,就有蜂農退場了,等講完課,僅剩3名蜂農。耗時一周精心準備的課得不到蜂農的認可,羅其花有些不解,便向將要離場的兩位蜂農探問原因。蜂農坦率地說,她講的內容都是養蜂理論,不接地氣,也不適合密云蜂農。
發現問題后,羅其花決定轉變方式方法。接下來的半年里,她到各鄉鎮實地了解季節變化、走訪蜂農、和有經驗的蜂農探討養蜂大計。2012年,羅其花用半年時間撰寫了《密云區蜂產業五年和十年發展規劃》,提出了“五年打基礎,十年強產業”的目標。
為了改變蜂農不接納、不理解的態度,羅其花決定用自己在養蜂方面的實際表現贏得蜂農們的信任。劉金良父子是密云最早一批飼養蜜蜂的蜂農,他們幾乎是靠老一代傳下來的經驗來養蜂。羅其花和劉金良接觸后,感覺他年輕、思想活躍、接受新生事物較快,于是決定把他家做為首批試點之一,推廣“多箱體”養蜂技術。
多箱體養蜂技術是羅其花從歐洲蜂產業發達的國家學來的成熟技術,這項技術的原理就是增加蜜蜂的活動空間,減少人工干預,從而提高蜂王產子量,以增加蜂蜜產量,即使在天氣干旱的時候,蜂蜜的產量也能比普通蜂箱提高一倍。

羅其花在蜜蜂大世界接待來采風的小朋友
劉金良父子對羅其花推薦的技術有些好奇,就試養了8箱。沒想到這一試效果顯著。應用“多箱體”養殖技術后蜂蜜的平均產量在76斤到78斤之間,最好的一箱生產了126斤優質成熟蜂蜜。按照以往的養殖方法,僅有30到40斤的產量。
其他蜂農看到劉金良父子的“多箱體”養蜂技術讓蜂蜜產量增加了一倍,都想采用“多箱體”養殖技術。羅其花趁機在全區推廣“多箱體”養蜂技術,蜂農們不僅嘗到了新技術帶來的甜頭,也對羅其花有了信任感。
此后,羅其花定期舉辦養蜂新技術培訓班,她所講的內容實用性強,蜂農們都踴躍參加。
東邵渠鎮有位叫吳小兵的農民,看到羅其花發表的文章,覺得養蜂有利可圖,便開始養殖蜜蜂,忙活了兩年多,依然沒什么收入,就找到羅其花要說法,了解到吳小兵養蜂的經過后,羅其花不但沒生氣,還幫他分析了養蜂過程中不科學的地方。吳小兵氣消后,羅其花為其制定了養蜂計劃,并全程進行技術指導。羅其花的手機24小時開機,只要吳小兵有問題,就可以請教她。在羅其花“保姆式”的服務下,吳小兵養蜂第二年便有了收益,他對羅其花非常感激,稱羅其花是他的“博士妹妹”。
漸漸地,羅其花成了蜂農們的“定心丸”,只要有問題,蜂農們都會第一時間向她請教。
2014年開始,羅其花感到急需解決困擾全區蜂產業的問題——干旱。在密云,荊條花期是在6月初到7月底,這段時間如果降雨量少,荊條花就不泌蜜,蜜蜂便無蜜可采,就會影響整個養蜂市場的行情。一旦蜜蜂減產,蜂農收入降低,就會出現蜂農因承受不了損失而退出的情況,整個蜂產業鏈將會斷裂。
除了盡力推廣“多箱體”養蜂技術,羅其花還決定加快蜜蜂育種工作。她來到密云后發現,當地蜜蜂蜂種比較雜,種性不好。一群蜂的抗病能力和產蜜能力與蜂王息息相關,因此,羅其花把培育蜂王做為重點工作。
在北京與河北的交界處,有一個著名的錐峰山林場,與密云其他地方相比,這里的植被覆蓋率更高,而且人跡罕至。在羅其花的努力下,密云區耗資500多萬元,在這里建立了華北地區第一個蜜蜂育種中心。不久后,羅其花培育出了蜂王“密云一號”“密云二號”,不僅產子量高、具有極強的蜂王漿生產能力,產出的工蜂還具有高效采集能力,能讓蜜蜂維持穩定高效的生產狀態。
為了徹底解決干旱給密云蜂農帶來的損失,羅其花提出給全區蜂農上蜂業保險的建議,如果受災,蜂農可以獲得相應的補償。
從推廣“多箱體”養蜂技術增加蜂蜜產量,到生產蜂王漿增加附加值,再到辦理北京市獨有的蜂業保險,這是羅其花應對旱情打出的一套組合拳,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密云蜂農們的收入。
雖然這3項有力措施保障了蜂農們的利益,但羅其花仍不敢掉以輕心。有一天,蜂農曹夢軍向羅其花求助,說他家的蜜蜂大批量地死亡。羅其花把死亡的蜜蜂送到中國農科院蜂蜜所進行化驗,得知蜜蜂死亡的原因是誤采了帶有農藥殘留的花朵。
其實,密云作為北京市生態涵養區,對農藥的種類和用量都有極為嚴格的控制。2018年,在密云區委組織部資助下,羅其花完成了一項對密云全域的農藥調查,在這次調查中,羅其花發現,密云農藥用量甚至低于國家的用藥標準,但對于蜜蜂這種完全沒有抗藥性的昆蟲來說,依然很危險。蜜蜂對農藥特別敏感,全世界都在用蜜蜂作為一種模式昆蟲,來研究環境和生態,各種有毒有害的東西也都用蜜蜂來試驗。但如果完全不使用農藥,不僅會嚴重影響糧食產量,還會因為害蟲肆虐,導致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為了解決這個矛盾,羅其花通過與政府協調,讓施藥單位和施藥個人提前3天通知蜂農把蜂群轉移到別的地方,這樣蜂農的損失就會減少到最低。
羅其花到密云后,全身心投入到做大做強蜂產業的工作中來。懷孕8個月時,她要坐19個小時的長途火車奔赴吉林養蜂所洽談蜂場合作事宜。也正是她這種忘我的工作態度,感動了對方,雙方合作事宜洽談得十分順利。
為了發展新養蜂戶,并讓新養蜂戶盡快掌握養蜂技術,即使休產假期間,羅其花也沒閑著,而是著手編寫《北京地區中華蜜蜂飼養管理實用技術》一書,并加急出版,從編寫到蜂農拿到書,她僅花了3個月的時間。
單位公車改革后,為了不耽誤育種工作,她常坐公交車往返于林場育種中心、蜂業站和家之間。錐峰山林場地處深山溝,離最近的公交車站有5公里的距離,沿途沒有路燈,路邊還有不少墳頭,育種季節忙的時候,羅其花從育種場下山時多是傍晚,一個人走在山路上,寂靜的密林里時而傳出幾聲尖利的鳥叫,羅其花有些害怕,就唱起家鄉的山歌壯膽,盡管如此,她卻從來沒有抱怨過,反而生出一種干事業的自豪感。
轉眼已來到密云11年,在羅其花的推動下,密云養蜂業發展極為迅速,蜂農從剛來時的600余戶增加到2000多戶,從業人員達到4000多人,擁有蜂群12.6萬群,年均生產普通蜂蜜320萬公斤,蜂產品產值達到1.2億多元。此外,通過發展蜜蜂文化、蜂業旅游觀光等產業,密云年接待游客10萬人次,帶動362戶低收入家庭通過養蜂實現增收致富。
蜂農們對羅其花越來越信賴和喜愛,給她起了個“蜂王”的綽號,還有人稱她為“花博士”。由于愛崗敬業,以及對密云蜂業做出了巨大貢獻,2021年羅其花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還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22年她又榮獲“第八屆首都道德模范”稱號。
如今,羅其花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早就把密云看成了自己的家鄉。羅其花說,她將為打造密云蜂業品牌、生產中國最好的蜂蜜、用蜜蜂撬動其他產業發展而竭盡心力,讓全國人民都能吃上北京密云的優質蜂蜜。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