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郁
季節更替易使人的情緒受到消極影響。憂思多慮,必傷肝脾。此時應注意調養脾胃,多曬太陽,多補充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有助于人們改善情緒。
2.防燥
當“燥”犯肺時,容易出現“津干液燥”的現象,比如口鼻咽喉發干、皮膚干裂等。日常飲食上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芝麻、蜂蜜、蘋果、葡萄等。
3.防寒
霜降后晝夜溫差增大,要注意增添衣物,不穿露臍、露腳踝的衣物,同時要注意保護膝關節免受寒風侵襲。
1.護養脾胃少刺激
天氣明顯轉涼,對胃腸道有一定刺激,很容易引發胃腸疾病或使胃病加重。建議平時可以適當吃一些養胃的食物,如板栗、花生等。
2.護膚很關鍵
由秋入冬,氣候干燥,皮膚容易出現過敏、瘙癢等現象,此時養護皮膚重在保濕、補水。其次要預防過敏,盡量少使用磨砂膏等強力護膚品。
3.護膝暖足免著涼
漸入冬寒,容易出現腰腿疾病,此時更應注重對雙腿和關節的保護。穿衣不宜露膝,同時要注意護足。可以經常沿著兩腿外側上下按壓揉動,并搓搓足底。
1.穿一套暖身衣
有個秋冬時節的穿衣口訣:內貼中松外收口。內衣貼身有助于增加保暖性;中層的衣服吸濕性要強,但不要過緊;外套要防風,最好有收口設計,可以防止冷空氣乘虛而入。
2.喝一杯暖身茶
建議經常感到手腳冰涼、食欲不振的人,在午飯后喝上一杯溫暖的茯苓蜂蜜茶,既可以保證機體得到充足的能量,還能抵抗寒冷。
3.泡一個熱水腳
秋寒易傷人,尤其是氣血較弱的人,更易手腳發涼、腹痛腹瀉。建議睡前泡腳時加點米酒,更能活血暖身,還有助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