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仁承
香港盛行下午茶。往往中午正餐過后不久,?下午茶便緊接著登場了。位于香港中環置地廣場中庭一樓的“CAFE?LANDMARK”,每天地道的法式大餐尚未完全結束,門口就已有人排隊等候下午茶了。一些商務人士或是閨中蜜友往往喜歡在這里小聚,看中的就是環境優雅、品質正宗、儀式感強,便于交流感情、洽談合作。
知名酒店如“香格里拉”“萬豪”“朗廷”“凱悅”“喜來登”等也都提供下午茶,環境高雅,?氣氛清靜,茶點精致,吸引客人紛至沓來,他們也總是舍得忙中抽空,偷得浮生半日閑。
下午茶那么普遍而盛行,客人們圖什么?圖的是一份情調、一種韻味。這種源自19?世紀英國公爵夫人們的英式下午茶,不僅僅是茶,更是體現個人品位的象征。休閑、優雅、待客、交友、洽商……不一而足。我最喜愛淺水灣露臺餐廳的下午茶,近處是灑滿陽光的露臺,遠處眺望細波粼粼的碧海,沐浴著時不時迎面而來的柔柔微風,與親友促膝而坐,小酌半晌,細品茶點,此境此情,豈不樂哉!
據說,英式下午茶主要分為兩種?:?低茶(Low?tea)與高茶(High?tea)。“低茶”是指悠閑的貴族或上層社會在午飯之后食用的下午茶,茶點一般是三明治、小煎餅?;“高茶”是指勞工階層在晚飯之前食用的茶點,多以肉食為主。然而,到了香港,凡是正式一點的下午茶都被稱為“高茶”。似乎只有高茶才可體現正式和體面,?以及對友人的尊重和敬意。
香港人認為,“高茶”象征著華麗的英式飲茶文化。傳統的“高茶”最重要的元素不是茶點,?而是一杯質量上乘的紅茶,一般選用中國祁門紅茶、印度大吉嶺紅茶、斯里蘭卡紅茶等,香港會展中心的“維港咖啡閣”竟有9?種上好、香醇的紅茶可供選擇;其次是擺放得宜的茶具,一般選用高級瓷器或者銀器;至于茶點,只是第三位的。這三者之間還須互相配套,不能有絲毫馬虎。茶點一般采用三層立盤盛載,立盤大多是銀質的,?增加了餐桌上的華麗風情。
有人以為這三層點心可以隨意享用,其實是有先后順序的:三層點心中,最底層的是甜點,?諸如芝士蛋糕、干果蛋糕、水果撻、英式司康餅等;中間一層是三明治和各種酥點;最上面一層是三文魚或魚子醬點心,也會有肉禽類點心等。享用的順序應該是自下而上,由味淡到味濃。至于打亂順序、胡亂取食會不會被人笑話,則無人過問。
實際上,英式下午茶到了香港是向著兩極發展的,一極是追求經典,另一極則是趨向自由。
經典的英式下午茶中最有代表性的還數尖沙咀“半島酒店”底層大廳的“The?Lobby”。精選的紅茶、地道的骨瓷茶具、銀質的茶點立盤和美味的英式茶點,體現的是紳士淑女般的享受,?尤其是高品質的傳統餅食成為最大賣點。不過,?此處不設訂位服務,誰也沒有優先權,先到先落座。于是,每天下午3?點左右,人們就會排起長隊,耐心等候入座,其中不乏一眾名人。因為影星藝人經常光顧,所以這里又被稱為“影人茶座”。也有人戲稱,沒在半島吃過“高茶”,算不上真正懂得啖茶之人。
自由的英式下午茶又被稱為“Tea?Buffet”。這是一種下午茶自助餐,不僅茶水可自選,茶點也是可以自選的。港島“香格里拉”?酒店的茶點、甜品很多,涵蓋西式和中式,給予食客多元化的享受,其中西式的有英式松餅、華夫餅、芝士蛋糕、布丁、鮮果撻和甜餅等,中式的有馬拉糕、紅豆糕、糖水,甚至豆腐花,真是令人眼花繚亂。“萬豪”酒店的自助下午茶也頗有特色,除了一般的中西式甜品之外,還有自己的拿手杰作:蘋果芝士蛋糕、荔枝布丁、迷你三明治,以及蟹子蝦肉牛角包等,特別適合女士享用。“尖東帝苑”酒店的下午茶自助餐,除了有頂級意大利芝士餅領銜的十多種特色甜點外,還有各式冷盤,精致玲瓏,意想不到的精彩,包括芝士三文魚卷、乳豬木瓜、雞肉中東包等,口感上佳,各有特色。
香港的英式下午茶既有英式的傳承,又有中式的創新,體現出濃濃的中西合璧特色,同時,?五花八門,不落俗套,常換常新,有不倦的創新感。
與英式下午茶差不多的時間段,香港的許多中式酒樓飯店也普遍開設了以中式茶點為特色的下午茶,價格比正餐時便宜一些,受到普羅大眾的歡迎。每當下午2?點左右,飯店門口就站滿了等候的人群,成為香港又一道飲食文化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