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明



為了進一步提升古代壁畫修復設計工作的質量,本次研究以資壽寺為例,展開具體的設計方案內容分析。一方面,文中先行探討了中國古代壁畫保護修復設計的意義;另一方面,結合資壽寺的具體情況,論述了壁畫保護修復設計的一些細節,旨在借此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我國在《關于進一步優化文物保護項目審批的通知》中要求,必須針對所有文物保護項目做好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和簡化,尤其是審批環節的簡化十分有必要。此政策的推行,對我國文物保護的項目設計方案內容提出了更高要求。古代壁畫的制作材質一般比較脆弱,當遭到一些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響之后,壁畫或多或少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一旦保護修復措施開展不到位,就會導致精美、具有文明傳承價值的壁畫瀕臨消失。鑒于此,研究的展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古代壁畫保護修復設計意義概述
中華民族能夠綿延至今,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文物作為華夏千年文化傳承至今的重要見證和載體,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傳遞和國家發展的“金色名片”。我國作為世界上壁畫最為豐富的一個國家,具有數量多、分布廣、創作民族多等優勢。從壁畫的種類上來說,我國的壁畫最先起始于秦朝,歷經漢、魏、晉、元、明、清等多個朝代后,形成了屬于中國古代獨有的藝術風格。做好古代壁畫的修復與保護設計工作,能夠進一步提升我國壁畫保護的成效,對于古代壁畫的保存和傳承具有重要作用。
工程概況
在本次古代壁畫的保護修復設計方案研究中,主要以資壽寺為例。資壽寺位于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靜升鎮蘇溪村,寺廟坐北朝南,南北長400米,東西寬300米,分前后兩院,前院中軸線上有山門、儀門、金剛殿和天王殿。天王殿左右為鐘鼓樓,兩側為東西配殿。后院正中為大雄寶殿,左右為彌陀殿、藥師殿,兩側配殿分別為地藏殿、二郎殿、彌勒殿和三大士殿。
本次保護范圍為資壽寺殿堂內壁畫及塑像保護修繕的全部內容。
古代壁畫保護修復施工方法設計
資壽寺壁畫保護修復施工方法與程序
1.工程實施過程應嚴格遵循施工方法和程序
方法:首先核實面積,再按程序施工。施工前經建設單位核定工程量,核準后嚴格按照施工設計程序組織施工。其次,施工前應進行施工勘察。再次,由于壁畫病害的復雜性,勘察工作很難完善,因此,在壁畫保護修復工程的實施過程中,施工單位可以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對原施工方案作出適當的調整,但必須上報建設單位,并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1]。然后各施工部位應有施工前、后的工程照片。接下來工程施工前應認真進行現場核對,如發現壁畫遭到新的破壞、現場實際情況與設計不符時,應及時聯系設計單位,進行設計變更后方可進行施工[2]。最后工程施工除應符合設計要求外,還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規范、規則的要求[3]。施工程序如下。
2.資壽寺壁畫保護、修復材料設計
(1)固化干燥與產生裂隙修復材料設計
(2)資壽寺壁畫保護修復材料膨脹率設計
資壽寺壁畫病害保護修復設計
1.壁畫表面粉塵覆蓋污染的清理
進行壁畫病害處表面清理時,應該從下述幾個方面著手。首先,采用吸塵的方式進行清理,但要避免對顏料層造成傷害。其次,用棉棒浸潤去離子水,蘸取壁畫表面的污染物。最后用軟毛刷和修復刀仔細剔去表面附著的較為堅固的污染物。
2.顏料層起甲修復
進行顏料層的起甲修復設計時,應該分別從材料和工藝兩個方面著手。第一是材料選擇。在進行資壽寺壁畫的保護修復設計時,共計采用了兩種材料,兩者之間呈1:1的比例混合使用,分別是ZB—SE—3A改性丙烯酸乳液以及ZB—SE—1有機硅改性丙烯酸乳液兩種,兩種材料的用量均為1.5%[4]。第二個是修復工藝設計。首先,在修復工作開展前,將起甲顏料層表面及背部的塵土清理干凈,可使用洗耳球和小毛刷工具來清理。其次,在起甲的裂口處,將黏結材料注射至顏料層背部位置,注射工具可采用注射器,修復中需要確保黏結材料與地仗之間保持滲透性[5],且注射時需注意觀察并檢測壁畫的病害程度,確定黏結材料的注射次數,在資壽寺壁畫病害保護修復中,注射滲透了2-3次左右。再次,當地仗層將黏結材料中的水分吸收殆盡,需要使用修復刀將起甲顏料層輕輕貼回到原來的位置。資壽寺壁畫病害保護修復選用的修復刀為不銹鋼刀[6]。將由脫脂棉捆綁而成的棉球用白色綢緞包裹起來,以滾壓的方式,對壁畫起甲部位進行修復處理,目的在于確保地仗層、顏料層之間黏結得更加牢固,滾壓方向的調控上,需要按照“顏料層未裂口位置—裂口位置”的方向前進,目的是將壁畫起甲內的空氣排出去,預防在修復時壁畫中產生氣泡,影響修復的質量。此外,顏料層在此滾壓方法下,也可避免出現褶皺。最后,待整個注射加固過程完成,擬選用1%有機硅-改性丙烯酸乳液∶1%改性丙烯酸乳液=1∶1,均勻地對顏料層表面進行霧化噴灑,以增加表面強度。
3.壁畫表面開裂及破損的保護加固
進行資壽寺壁畫的表面開裂及破損部位的保護加固處理時,需要使用不同的修復保護材料及修復工藝,具體如下。
修復材料。采用當地土(與壁畫地仗相同的土)和澄板土,用2%改性丙烯酸乳液調制成泥。
修復工藝設計。首先,將壁畫表面開裂或是出現損傷的部位做好污物和塵土的清理工作,工具可選用洗耳球完成。其次,在壁畫出現損壞或是裂縫的兩側位置,完成滲透和加固處理。處理期間,材料選用2%的改性丙烯酸溶液,且滲透和加固仍舊設計選用注射器完成。最后,做壁畫修復的填泥處理。在裂縫的位置,將泥填入進去,可采用不銹鋼修復刀來完成,最后將裂縫表面多余的泥漿一一抹去,并做壓實、恢復護理。當泥漿在壁畫裂縫處干燥后,還需借助修復刀,將裂縫表面修理平整。
4.粗泥層空鼓壁畫修復
(1)修復材料
采用2%的改性丙烯酸乳液為主劑,澄板土(河床沉積黏土)與當地黏土(與壁畫地仗相同的土)為填充劑,水灰比控制在0.5左右,修復過程中按照實際情況進行調節。
(2)修復工藝設計
進行資壽寺壁畫粗泥層空鼓位置的修復加固處理時,可以采用灌漿技術來完成,針對壁畫產生局部危險的部位做空鼓修復時,還可先做揭取處理,再進行回貼修復。當對壁畫空鼓范圍相對比較小的壁畫進行加固時,可以設計灌漿方案,先將關鍵材料用脫鹽清洗處理后,隨后按照體積比的方式,使用高速攪拌器均勻攪拌。其間,為了確保灌漿材料的流動性符合壁畫空鼓修復的需求,還需要提前做好灌漿粒度的篩選工作,要將其控制在75-150um范圍內。詳細的修復工藝設計如下。
首先,在壁畫中無顏料層、存在磨損的位置提前鉆小孔,直徑為0.5cm,隨后在壁畫、崖體之間的空隙中,插入注漿管。修復期間,可以根據壁畫空鼓的具體位置,不斷調整注漿管的位置,確保空鼓的修復效果。其次,使用注射器將已經配置完的灌漿材料注入注漿管中,隨后由注漿管壓入至壁畫空鼓處。再次,利用攜帶保護層的頂板,將已經按照脫鹽吸水流程處理完的材料,用支護頂到壁畫表面處,以此完成壁畫的吸水脫鹽處理工作。最后,當吸水材料干燥后,需要將支頂架取下來,將注漿口修復如初。此過程中需要注意,注漿口修復材料,應該與壁畫原來的地仗層保持一致。
資壽寺壁畫的彩塑保護修復設計
1.彩塑表面粉塵覆蓋污染的清理
采用吸塵的方式進行清理,但要避免對顏料層造成傷害。用棉棒浸潤去離子水,蘸取壁畫表面的污染物。用軟毛刷和修復刀仔細剔去表面附著的較為堅固的污染物。
2.彩塑肢體斷裂加固
保護材料采用當地土(與彩塑地仗相同的土)和澄板土,少許麻(長約1cm),用2%改性丙烯酸乳液調制成泥。
主要工藝有如下四點。其一,對壁畫彩塑部位出現肢體斷裂或損傷的部位,做好污染物和塵土的清理工作。其二,沿著損壞肢體的兩側,使用2%的改性丙烯酸溶液做滲透加固處理。處理工具可用注射器來完成。其三,粘貼。用不銹鋼小修復刀將較稀的加固材料少量填入開裂處,并立即歸位。待稍干后,用修復刀抹平表面。其四,固定。用墊有綿紙的繃帶對斷裂處進行校正和體位固定。
3.彩塑肢體缺失邊緣加固
首先對肢體破損處進行清理。其次用2%改性丙烯酸乳液對破損處進行注射滲透。最后補泥加固,擬采用當地土(與彩塑地仗相同的土)和澄板土,用2%改性丙烯酸乳液調制成泥,對破損處邊緣抹泥加固。
4.彩塑酥堿修復
修復材料選用1.5%明膠與0.3%甲基纖維素。
修復工藝的設計主要是在進行壁畫彩塑部分的酥堿處理時,可設計對出現酥堿情況的壁畫位置注射加固劑修復方案,目的在于借此將地仗層強度提升,原理是強化纖維、土質的內聚力。此外,還需要對壁畫中的酥堿部位做好脫鹽處理,具體的修復工藝設計如下。
其一,在酥堿彩塑的泥層及顏料層中,用注射器將1.5%明膠與0.3%甲基纖維素以體積比4︰1混合,注入酥堿部位,注射時應注意少量多次,盡可能滲透地仗。
其二,脫鹽處理。首先,按照5cm*5cm的規格標準,將高強度的吸水紙裁剪為方形小塊,將方形小塊使用保護筆打濕,在彩塑壁畫的表面做敷貼處理。其次,為了提升紙塊與實驗區域之間的結合緊密度,使用軟海綿做輔助吸收,確保結晶鹽能夠牢牢地吸附在紙塊之上,當確認所有的紙塊全部干燥后,才能將其取下來。上述吸附過程,每處修復地點至少反復吸附3—4次左右,才能確保壁畫表面的結晶鹽能夠最大程度地被清除掉。最后,使用樣品袋,將每一次做干燥吸附處理的棉紙收集起來,用于檢測吸附紙中的含鹽量,為彩塑壁畫的修復提供數據支持。
綜上所述,資壽寺在進行古代壁畫的保護修復設計時,首先需要了解壁畫保護與修復工作開展的意義,隨后需要結合不同地區的壁畫特點,選取不同的保護修復設計材料,采用不同的修復工藝,如此才能提高古代壁畫保護和修復工作開展的質量,最終為我國古代壁畫的保護和傳承做貢獻。
參考文獻
[1]楊文宗,顧文婷,李倩,等.吐谷渾慕容智墓《門樓圖》壁畫的科學保護與修復[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22,34(03):115-124.
[2]任亞云,李明華,樊再軒.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藏米拉壕漢墓葬群揭取壁畫的保護與修復[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3(05):18-23.
[3]蘇東黎.靈寶竹林寺壁畫受損數據集及其在修復中應用研究[J].全球變化數據學報(中英文),2021,5(04):501-510+658-667.
[4]尚蒞雪.中國敦煌石窟寺壁畫與英國中世紀教堂壁畫的對比與分析[J].天津城建大學學報,2020,26(06):456-463.
[5]武發思,張永,蘇敏,等.生物技術在文物保護修復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22,34(01):133-143.
[6]章月,楊雋永,馮向偉,等.新型文物封護保護材料氟橡膠耐紫外性能研究[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22,34(01):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