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博彥
香洲區作為珠海市中心城區,長年承擔著全市一半以上的教育重任,教育質量在全市長期領跑。近年來,香洲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不斷加大教育投入,著力完善教育體制機制,加快補齊教育短板,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奮力爭創粵港澳大灣區一流教育。
面向“十四五”,香洲教育有著怎樣的發展目標?將如何推動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有哪些值得推廣的經驗?本刊記者專訪了香洲區教育局局長朱秀湖。
邁上教育發展新臺階
《廣東教育》:教育是衡量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香洲基礎教育呈現出怎樣的發展態勢?
朱秀湖:對于一座城市來講,教育既是城市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名片,也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更是城市發展的未來和希望。為深入貫徹落實珠海市第九次黨代會“產業第一”“民生為要”要求和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教育投資倍增等決策部署,香洲區委、區政府提出將教育作為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全力提升教育服務產業發展能力。
近年來,香洲持續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創新,深入實施“教育強區”戰略,推動全區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基礎教育實現各方面長足發展,由基本均衡向更高標準的優質均衡邁進。
一是教育現代化進入“快車道”。近年來,我區先后獲得廣東省教育強區、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國家級社區教育實驗區、教育部可持續發展研究實驗區等稱號,通過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國家級督導評估和復查。
二是學校建設實現標準化。出臺《香洲區基礎教育設施專項規劃(2018-2035)》,根據學齡人口變化趨勢,預留義務教育學校用地。從2003年起,香洲已實現“四統一”,即全區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統一、教師編制標準統一、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統一、基本裝備配置標準統一。
三是學校辦學實現規范化。我區將規范作為學校辦學的重要底線,推動依法治校,督促學校建章立制。開展第三方督導評估,并強化評估結果運用。建立責任督學制度,及時幫助學校發現、診斷和解決辦學中存在的困擾。
四是基礎教育質量全面提升。近年,全區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中小學參加國家義務教育監測結果位居全省前列。體育藝術教育全面開花,科技創新教育蓬勃發展,勞動教育成果初顯,學生綜合素質不斷增強。
構建區域教育新格局
《廣東教育》:推動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期間教育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香洲推動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面臨怎樣的挑戰?
朱秀湖:目前,香洲基礎教育在優質均衡方面依然存在短板。一是優質資源供給壓力較大。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加快建設,珠海戶籍人口政策不斷放寬,大量戶籍生進入主城區,香洲公辦優質學位供給始終面臨較大壓力。二是質量不平衡現象仍然存在。優勢教育資源大部分集中在新、老香洲片區,其他區域,特別是南灣片區及大部分民辦學校存在一些差距。三是教育品牌有待進一步擦亮。與國內教育“示范區”“先行區”相比,香洲在全省、全國層面的綜合影響力還有待提升。
《廣東教育》:“十四五”期間,香洲確立了怎樣的教育發展目標?
朱秀湖:“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努力建設香洲區高質量教育體系,提供更加充分的優質教育資源,持續縮小區域教育發展差距,顯著提升珠港澳教育融合發展水平,建成大灣區一流教育品牌,顯著增強教育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能力,奮力開創香洲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廣東教育》:圍繞“十四五”教育發展目標,香洲怎樣布局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
朱秀湖:我們將以“五大工程”為牽引,打造高質量教育“香洲品牌”。
一是實施學位攻堅工程,全力以赴增加學位,優化新建擴建學校設計標準,增加專用教室、功能室和室內外運動場地等,打造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
二是實施全域創優工程,深入探索黨建引領、聯盟辦學、內涵發展的機制,以更大力度向更深層次推進南灣教育振興計劃和民辦教育提升計劃,進一步縮小區域教學差異。
三是實施教師成長工程,繼續秉持“讓孩子們遇見更多好老師”的理念,在引進、培養、管理、流動等方面下功夫,面向全國引進名校長、名教師,推動師資隊伍建設躍上新高度。
四是實施服務升級工程,立足“雙減”政策背景,將校內課后服務,尤其是素質拓展服務,作為推動減負增質、落實五育并舉、豐富校內育人體系的重要平臺。
五是實施心理護航工程,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水平,深化體育教學改革,促進全區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全面發展。
開創優質均衡新局面
《廣東教育》:為推動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香洲有怎樣的具體措施?
朱秀湖:香洲始終把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作為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需求的重要一環,打造全域優質教育體系,著力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一是深入實施南灣教育振興計劃,探索聯盟辦學、內涵發展,致力實現南灣教育“一年打基礎,兩年出洼地,三年見成效”目標。
二是深入實施民辦教育振興計劃,加強公民辦學校共同黨建工作,幫助民辦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提質創優。
三是深入實施學前教育提升計劃,推動公辦幼兒園辦學點黨的建設全面進步和保教質量的全面提升,并確保收費低于或與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持平,讓家長和幼兒享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通過實施這些計劃,對準體系中的短板弱項,持續用力、精準發力,變“洼地”為“新高地”,力求做到“名校就在家門口”“名師就在你身邊”,讓每個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好教育。
《廣東教育》:目前,集團化辦學已成為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手段。在集團化辦學方面,香洲進行了哪些探索?
朱秀湖: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有助于快速提升薄弱學校辦學水平,放大優質教育資源;有助于集團內新建學??焖俪砷L,提高辦學效率;有助于拓寬學校教育視野,促進學校優勢互補;有助于提升區域學校整體辦學水平,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
香洲加速優質資源的聚合與釋放,實施公辦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2022年5月,先后成立首批三個幼教集團、三個小學教育集團,開啟珠海在公辦基礎教育領域實施集團化辦學的先河。充分發揮集團化辦學聚能提質、輻射帶動作用,計劃到2025年,全區建立形成集團化辦學的量化發展態勢。
突出以優帶新,實現集體成長。幼教集團采取“優質公辦幼兒園+新建公辦幼兒園”的模式組建,小學主要采取“優校+新?!钡男问介_展緊密型集團化辦學,增強優質學校、幼兒園領頭雁的輻射帶動功能,優化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創新辦學體制和管理機制,讓每一所學校都是家門口的好學校。計劃按照成熟一個、推進一個的穩步推進原則,有序培育創建優質緊密型幼教集團和小學教育集團,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受益面,促進基礎教育全域優質均衡發展。
貫徹協同理念,提升團隊管理。選優配強集團總校(園)領導班子,遴選辦學理念新、管理能力強、教育情懷深、公認程度高的教育家型校(園)長擔任集團總校(園)長。選聘政治素質高、溝通能力強、富有責任心的優秀管理骨干負責集團化日常管理和事務協調。
堅持“五個統一”,完善辦學機制。集團各校(園)區將堅持集團班子統一管理、教育資源統一配置、教師隊伍統一調配、教學計劃統一安排、績效評價統一實施。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發揮集團核心校(園)骨干教師傳幫帶作用,通過多種形式對教師進行分層培訓及培養,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集團將在課程教學、場地設施、校園文化、家校溝通等方面形成一致風格,構建具有共同愿景和要素保障的集團化辦學運行機制。
《廣東教育》:學業質量是教育質量的核心內容,學業質量評價指引學校教育的方向。香洲如何發揮學業質量監測的作用,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朱秀湖:在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香洲區語文、藝術、科學整體表現優異,多數指標被評為10星最高等級,排名全國前列。
在此基礎上,香洲參照《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的內容和方法,探索建立區級學業質量監測與評價基本范式,探索新時代教育評價的方法和工具,優化改進結果評價,通過學業質量監測結果的校本應用,引導學校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變革育人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加適合的、個性化的教育。
健全學校內部質量保障制度,強化學校辦學規范和教學過程管理,聚焦課堂的“優質高效”與課外的“減負增效”,并對學生的在校時間、課業負擔、睡眠時間都有明確的規定和評估指標。
堅持五育并舉,堅決克服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促進區域教育質量的優質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