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新
網絡信息時代,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影響著社會生活,對傳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造成巨大沖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深刻地影響著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面臨新的挑戰。作為黨和人民喉舌的新聞行業,新聞工作者應該如何詮釋新時代、新特點,如何堅守職業道德及社會責任呢?針對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情況,筆者結合新聞行業工作的特點,特作出以下分析:
一、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主要挑戰
(一)少數人對言論自由的曲解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闡述中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作為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準則,也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準。網絡時代給了人們表達的自由與便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是這種自由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更不是無條件的。作為普通公民,所發表的言論必須是合法的,不能有損于國家利益、公共利益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但是,有些新聞工作者缺少自律,放松了最基本的要求,在公開場合言辭放縱不當,刻意賣弄驚人之語而自毀形象、自吞苦果。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現代社會,人們不習慣繃著神經嚴肅地說話。在各種引起笑聲和掌聲的網絡笑話和流行語中,我們很高興看到言論自由和社會寬容度的提高,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對一些挑戰底線和禁忌的所謂話語“創新”保持警惕。例如:各種嚴重的謠言、違反法律和紀律的誹謗和語言侮辱、違反公序良俗的各種區域歧視、性別歧視和生理歧視、充滿憤怒甚至暴力的話語方式等。在當今方便、快捷的溝通渠道中,俚語、低俗詞語泛濫,這絕非網絡空間之福,不能作為言論自由的象征。
(二)少數黨員對自身要求不嚴
《中國共產黨章程》對黨員的義務有著明確的規定,“對黨忠誠老實,言行一致”。無論是公開還是私密場合都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新聞工作者不能臺前幕后兩個樣、人前人后兩個樣,言行不一致,忘記了自己的職業身份,丟掉了個人信仰和信念,失去了共產黨員的操守,泯滅了公民的良知和德行。腐敗包括物質腐敗和精神腐敗。精神腐敗往往容易被人忽視,就是心中沒有敬畏之感。物質腐敗歸根結底就是精神腐敗的必然結果。法國思想家文學家羅曼·羅蘭說過:“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定的信仰。”有些媒體人缺少正確的信仰、政治思想和道德覺悟。這些現象難道不值得新聞工作者深思嗎?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必然使人們的思想認識受到影響。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侈主義在一些新聞工作者的思想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有的人甚至忘記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和黨的群眾路線,嚴重違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黨的自身建設,這是我們黨保持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提高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舉措。因此,我們必須通過政治學習開展警示教育,警示工作者,告訴他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不到該承擔什么后果等。
二、新時代新聞行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務
面對上述挑戰,新聞工作者又該如何應對呢?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具體應該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新聞行業政治理論學習,提高認識是關鍵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人類的進步是建立在孜孜以求的學習基礎之上的。現在有些新聞單位忽視思想政治工作,將重心放在業務方面,認為只要抓好新聞媒體的業務工作,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部署方面一帶而過,存在“喊口號”式的工作方式,沒有把工作落到實處,使新聞工作者對政治理論學習,特別是對政策文件的學習,浮于表面,淺嘗輒止,影響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與深化。
作為新聞工作者,學習的第一課——新聞工作要講政治,要為黨和廣大人民群眾服務。講政治,就是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高舉旗幟、態度鮮明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黨中央明確提出要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共產黨員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教育人,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根本任務。因此,我們必須要充分認識當前加強新聞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必要性和緊迫性。
(二)加強新聞行業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質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聞媒體不斷發展,公眾輿論趨向多元的新形勢下,新聞工作者作為黨和廣大人民群眾溝通與交流的重要橋梁,應積極轉變觀念,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新時期新聞工作者的素質和能力。作為新聞媒體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新聞工作者的政治素養、責任意識、職業道德和理論基礎等基本素養直接影響新聞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輿論導向的正確性、積極性與社會秩序的有序性、穩定性。
新聞工作者站在公眾輿論的前沿,成為人民群眾思想觀念的領航者,必須不斷提高政治素養,堅持正確理想信念,保持自身先進性、純潔性。新聞工作者不可因工作、生活忙碌而偏廢黨性修養的培養,而是要站在理論學習的前沿,時時關注黨和國家的實時動態,通過了解黨情、分析民情,開闊眼界,摒除狹隘偏見,堅定政治立場,把握發展方向,在為黨和人民作貢獻的過程中體現價值、豐富自我。
(三)加強新聞行業政治理論學習,始終保持政治頭腦清醒
理論清醒是政治清醒的前提,理論堅定是政治堅定的保證。新聞工作者要始終保持與黨中央高度的政治一致性,努力成為具有高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公正廉潔作風的人。只有堅持理論學習,保持政治清醒,才能在復雜的環境中分清是非,避免政治上的混亂和思想上的盲目。
(四)加強新聞行業政治理論研究,堅持與時俱進
新時期,我國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社會變革逐步深化,“中國夢”偉大議題的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確定,無一不意味著新聞工作者要在新形勢下面對更多新的機遇和挑戰。作為黨的喉舌,新聞工作者須正視當前現實,把握正確方向,提高政治修養,認清身兼使命,樹立責任意識,嚴守輿論正義,強化職業道德,注重終身學習,夯實理論基礎,全面提高自我素質;增強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執行能力和組織能力,力爭形成思想超前、業務精湛、發展和諧的新聞工作者隊伍,促進我國新聞事業健康發展,凈化社會輿論風氣,維護社會秩序穩定。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聞單位還應抓住談話、網絡視頻、網絡會議、網絡討論等一切可能的媒體力量,積極引導和解決工作人員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的問題。新媒體時代,新聞行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并將其延伸到業務工作的各個環節,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能夠有效地促進新聞行業的不斷發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還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和“依靠教育、依靠管理”的原則。要進一步加強新聞單位各項管理制度建設,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單位日常管理結合起來,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各項工作中,走“心”強“力”,真正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五)加強新聞行業政治理論學習,樹立正確的“三觀”
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道理,引導廣大新聞工作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新聞單位作為方針政策的宣傳者、社會輿論引導者、社情民意反映者,必須以更為嚴肅的態度對待宣傳工作,這就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其思想政治工作,讓思想政治工作筑牢新聞工作者的思想防線,才能更好地發揮新聞單位的“喉舌”作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這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本質。淡泊名利、不計個人得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執政方式。
理論是行動的指南。在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新聞工作者要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到加強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營造“人人講政治、人人講學習”的社會氛圍,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偉大事業中去,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全心全意從事建設和發展,為全面建設和諧社會作出應有貢獻,為黨的旗幟爭光。
(焦?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