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頻

藍藍的天空下,五彩的風箏在云朵間穿梭,你在奔跑,我在雀躍,我們的笑聲在風中蕩漾。“人心營構之象,亦出于天地自然之象也。”在寫詩的時候,如何喚醒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呢?
正如詩人艾青說的那樣:“聯想是由事物喚起的類似的記憶,聯想是經驗與經驗的呼應。聯想與想象是情緒的推移,由這一事物到那一事物的飛翔。”我們通過想象寫出來的詩歌,其內在情感一定是豐富的,同時,讀者也能夠從客觀物象中感受到我們內在的情感。但要注意的是,詩歌所呈現的意象組合一定是大家所熟悉的、容易親近的,而且是沒有距離、恰到好處的。
我們走在草地上,走在校園里,走在大自然中,走著走著,把自己走成了一棵草,走成一朵花。瞬間驚嘆,好一個想象,讓我們耳目一新,讓詩歌的語言自然從心底流淌。
詩歌的聯想或想象滲透了文學的情感,也可能使主客體之間的關系發生變化。例如詩人李白的《古朗月行》中“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他是把月亮想象成一只盤子,盤子是潔白的玉做的,多么相似,但他自己又有點懷疑,覺得也可能是鏡子,飛在高高的青云之上。從古詩到現代詩歌的創作,從初級階段的聯想到高級階段的想象,我們逐漸展開了神奇的想象翅膀。
最后,讓我們跟著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詩人林徽因一起走在云朵下,去看看風箏吧!
風箏
文/林徽因
看,那一點美麗
會閃到天空!
幾片顏色,
挾住雙翅,
心,綴一串紅。
飄搖,它高高的去,
逍遙在太陽邊
太空里閃
一小片臉,
但是不,你別錯看了
錯看了它的力量,
天地間認得方向!
它只是
輕的一片,
一點子美
像是希望,又像是夢;
一長根絲牽住
天穹,渺茫——
高高推著它舞去,
白云般飛動,
它也猜透了不是自己,
它知道,知道是風!
【仿寫】
風箏
看,___________
乘著_______飄搖
_______________
與_____________道別
想與_____________為伴
……
(要求:請運用聯想或展開你的想象)
看到一紙風箏,詩人想到了什么?她首先聯想的是“閃到天空的一點美麗”,聯想到“心,綴一串紅”。風箏越飛越高,離詩人越來越遠,她就開始展開了想象,“一小片臉”“一點子美”“像是希望,又像是夢”等豐富的聯想馳騁于大地之上,天馬行空,隨著詩人的聯想與想象的范圍不斷地拓寬,聯想與想象的內容也就越來越深刻和豐富了。詩人的聯想是由風箏與白云之間的關聯而展開的,風箏如“白云般飛動”,似乎物我合一,因為“高高推著它舞去”的一定是風!這樣“人心營構之象”可以使詩歌更形象、更生動、更優美、更具魅力!
同學們,我們學習了怎樣運用聯想和想象來創作詩歌,是不是可以模仿《風箏》寫一首小詩呢?
【孩子的詩】
風箏
文/方相寧(11 歲)
看,一只笨拙的鳥
乘著清風飄搖
抖了抖豐滿的羽翼
與樹木道別
想與白云為伴
風兒拉著風箏
往高高的天空飛去
望著遼闊的大地
晃悠悠的,依依不舍
風兒扯一扯
孩兒拉一拉
風箏回旋,不能掙脫
一根線的束縛
風箏被拉回,摔在地上
風兒繼續飛揚、飛揚
許是載著風箏的夢
飛到大家想去的地方
想和大家分享自己寫的詩嗎?投到這個郵箱:zhsn61@126.com 吧,主題請標注“詩心”,你的詩作就有機會和讀者見面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