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培源

隆德縣位于六盤山西麓,氣候自東向西由半濕潤向半干旱過渡,這里冬長春旱、夏短秋雨,地處海拔1700~2000多米,年平均氣溫5.3℃。這些條件形成了該縣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的特點,加之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環境污染小,特別適合種植冷涼蔬菜。近些年,隨著當地交通、儲運日趨成熟,發展冷涼蔬菜的優勢也愈加突出。
“抓設施蔬菜,建核心基地,興特色蔬菜,創知名品牌,增產業效益”是隆德縣秉持的蔬菜產業發展思路,為此該縣重點打造了渝河、甘渭河流域蔬菜產業帶,通過引龍頭、建基地、帶農戶、拓市場等措施,冷涼蔬菜產業得到長足發展。2021年,隆德縣冷涼蔬菜種植5萬畝,總產值達4.46億元。


近日,記者來到隆德縣,在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陳志盛的帶領下走訪了當地的冷涼蔬菜種植。據陳志盛介紹,隆德縣蔬菜種植分設施和露地兩種形式,設施種植是在土地上采用其他設施干預種植,如在土地上鋪設薄膜等;露地種植是跟隨季節自然種植,通常說的大田菜便屬于露地種植。隆德縣冷涼蔬菜品質高,大多為訂單種植,產品外銷,當地人或許都一“菜”難求。
2022年,隆德縣蔬菜產業按照“設施主導、露地補充、訂單種植、錯季銷售、綠色發展”思路,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市場”產業化經營模式,依托自治區蔬菜綠色標準園區創建、水肥一體化、秸稈生物反應堆、蚯蚓生物、新技術示范推廣項目,在渝河、甘渭河流域有澆灌條件的沙塘、神林、聯財、溫堡等鄉鎮,通過推廣應用集約化穴盤育苗、扶持壯大設施棚室規模、鼓勵新型經營主體訂單種植,從而帶動銷售和吸納當地村民入園務工。2022年,全縣種植冷涼蔬菜5.5萬畝(設施蔬菜2.8萬畝、露地蔬菜 2.7萬畝)。
在沙塘鎮,記者隨處可見正在地里采摘的農戶。在一處西蘭花菜地,幾位正在打工的農婦介紹,她們的家就在附近,每天工資120元,除去乘車等一些費用后可以凈拿100元,一年干4~5個月,收入1萬元。她們對這份工作很滿意,可以打工、顧家兩不誤。
記者隨后參觀了西瓜、西紅柿、辣椒等設施蔬菜種植,一座座溫室大棚一時間望不到頭?,F在是很多蔬菜瓜果的采摘季,西紅柿大棚門前停著各式三輪車,里面不時傳出笑語聲,探頭望進去卻被茂密的植被遮擋,看不見干活的人。擠過一排排藤架,才看見人們正在采摘西紅柿。陳志盛不時查看植株,指導棚內的工作人員如何加強作物管理。不難看出,他是這里的常客。據陳志盛介紹,今年蔬菜量、價都很好,比如青辣椒2.5元、紅辣椒5元,1畝地可產3000~4000斤,1畝地的收入在七八千元以上,現在菜農種植的積極性都很高。


在農作物新品種區域試驗及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園區,記者既看到適合在隆德種植的各類農作物,也看到許多沒見過的品種。示范園區的主要任務是試種并積累相關經驗,并將有市場前景的蔬菜向當地農民推廣種植。2022年,該示范園區以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示范帶動提升為主線,開展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展示示范24組233個品種。
陳志盛表示,隆德冷涼蔬菜產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基礎設施有待加強,特別是農業用水設施不足;蔬菜品牌的創建、產量的提高、拓展市場的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產業管理、技術有待加強;讓更多農戶參與其中,直接受益……


通過十幾年的發展,隆德縣的冷涼蔬菜產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成為了當地特色產業,更成為隆德縣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惠及百姓,助力鄉村振興有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