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新教材選擇性必修一Unit1“Relationships”單元整體教學為例,介紹了單元整體教學的內涵與意義,以及如何通過系統構建單元主題意義,整體規劃單元教學內容來確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統籌安排課時與課型,整體設計單元作業,落實教、學、評一體化,最終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整體提升,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周巧玲,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國光中學。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指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要實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目標,必須構建與其一致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課標》在實施建議中提出,單元是承載主題意義的基本單位,單元教學目標是總體目標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應根據各單元的主題和教學內容,制訂各單元的具體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要以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宗旨,圍繞主題引領的學習活動進行整體設計。教師要認真分析單元教學內容,統籌安排教學,在教學活動中拓展單元主題意義。然而,在英語教學設計中,教師缺乏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意識,教學內容碎片化,教師過度關注語音、詞匯、語法、句法知識,過度強調答題技巧,未能把握單元語篇承載的單元主題意義,導致語篇教學意義建構主線不清晰,更多的是教學活動的堆砌,活動與活動之間缺乏邏輯關聯。此外,雖然有評價活動,但是評價活動與單元整體教學目標關聯不緊密,導致評價形式化,實效低。這樣的教學與評價活動,無法實現核心素養落地于課堂。
二、單元整體教學的內涵與意義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指教師基于課程標準,圍繞單元主題意義,設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整合和重組單元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學習內容,整體規劃教學與評價活動,融合學習主體的特性,創設具有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的英語學習活動,構建起的一個由大單元主題統領、各語篇子主題相互關聯、邏輯清晰的完整單元教學,并在教學中融入持續的評價,促進學生對單元的小語篇學習并提煉和建立小語篇之間的關聯,確保目標落實。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有利于改變“教學內容碎片化” “教學活動形式化”的現狀,促進教師聚焦單元主題意義的建構,將凌亂的知識點串成線、連成片、織成網,納入知識結構,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的單元知識體系,引導學生在參與單元主題意義的探究活動中,學習語言知識、發展語言技能、汲取文化營養、促進多元思維、塑造良好品格、優化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確保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同步提升,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三、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途徑與實踐
開展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教師首先要圍繞主題研讀子語篇,系統構建單元主題意義,整體規劃單元教學內容,確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統籌安排課時與課型;其次,整體設計課后單元作業,提高單元教學目標達成度;第三,落實教—學—評一體化,實現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筆者將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新教材選擇性必修一Unit1“Relationships”單元為例,闡釋如何進行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一)分析單元教學內容,確定單元教學目標, 統籌安排課時與課型
本單元主題為“人際關系”,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和探討價值。主題語境是“人與社會”,探討了學生與教師、虛擬的人際關系、現實生活中的同伴如何相處,以及學生與自我的關系等。Topic Talk 從探討“一個最重要的人”導入單元的主題,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人際圈,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為整個單元的學習奠定了語言、內容和情感基礎。Lesson1和Lesson2的主題是“師生關系”,前者講述了一位教師如何影響學生的故事,聚焦的是影響一生的師生關系,后者探討了學生對不同教師反饋的感受和評價,主題是教學中師生間的理解。這三個子話題的學習有利于學生發現和理解社會關系。
Lesson 3是一篇博客,描述了Mark被社交媒體“綁架”的生活現狀,旨在引導學生思考社交媒體下的人際關系,如何在真實事件和虛擬世界中找到平衡。Reading Club1的子話題是“同伴壓力”,旨在引導學生認識和化解同伴壓力。這兩個子話題有利于學生反思和評價應有的關系。
Writing Workshop和Viewing Workshop側重于人與人的互動,內容分別為寫一封邀請外教擔任演講比賽評委的信件和鼓勵大家學會真誠表達欣賞之情的演講,聚焦的是交際中如何得體地處理好人際關系。Reading Club 2的子話題是“外向與內向”,關注的是不同性格和處事的方式。這三個子主題有利于學生有效地建立和維持人際關系。
基于以上的單元教學內容分析,本單元主要圍繞“我擁有怎樣的社會關系”“我該擁有怎樣的社會關系”以及“我如何擁有健康的社會關系”三個維度,探討單元的主題意義,即“如何建構合理、得體的社會關系”。因此,筆者制定了以下的單元教學目標與課時安排(見表1)。
(二)整體設計單元作業,提高單元教學目標達成度
基于單元教學目標和單元教學內容,筆者整體設計了主題意義下的單元作業,具體包括建構類作業、探究類作業、實踐類作業、創新類作業、基礎類作業等(見表2)。
表2的單元作業結構合理,作業內容的關聯性和遞進性強,既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又考查了學生的關鍵能力,體現實踐性和靈活性原則,有利于單元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落實教—學—評一體化,實現以評促學、以評促教
《課標》提出,完整的教學活動包括教、學、評三個方面。“教”是教師把握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方向,通過有效組織和實施課內外教與學的活動,達成學科育人的目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主動參與各種語言實踐活動,將學科知識和技能轉化為自身的學科核心素養?!霸u”是教師依據教學目標確定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通過組織和引導學生完成以評價目標為導向的多種評價活動,以此監控學生的學習過程,檢測教與學的效果,實現以評促學,以評促教。教—學—評一體化的理念是學科育人,是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有效途徑(見表3)。
評價是英語教學的必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和評價過程中,分層、分階段地評價學生在新知識建構、語言運用、思維發展、觀點形成過程中的外顯行為。同時,教師要進行及時的指導和反饋,實現學科育人價值。
四、結語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融合了單元內容整體規劃,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單元作業設計以及單元教與學的評價,指向教學內容的內在聯系和大單元的價值與意義,為教師開啟了新的教學思路和理念。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到大單元主題意義的建構,在語言、文化、思維一體化的學習活動中內化知識,提高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培養文化意識。因此,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有效途徑,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王薔,周密,蔡銘珂.基于大觀念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1):1-7.
[3]崔允漷.如何開展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設計[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2):11-15.
[4]王薔,李亮.推動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課堂教—學—評一體化:意義、理論與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9(5):1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