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黨這么關心和支持非公企業,即使面對疫情,我們也不擔心。”由于享受到沈陽“紅星貸”金融政策包的支持,沈陽君威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避免了500萬元的抽貸危機。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韓大冬感動地說:“現在,我們振興發展的底氣更足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企業面臨“資金難、開工難、用工難”等難題。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關部署要求,遼寧省委組織部、省委兩新工委在全省組織開展“黨建引領 助企紓困”專項行動,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黨建為引領,調動整合各級兩新工委及成員單位力量,充分發揮兩新組織黨建實質作用,切實幫助非公企業克服疫情影響、解決經營困難、增強創新活力、實現健康發展。目前,全省各級兩新工委已組織發動2500余個成員單位、1.2萬余個兩新組織黨組織參與專項行動。
黨建領航,創新助企平臺載體
政策利好、人才匯聚,黨建引領是根本。聚焦解決疫情影響下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各級兩新工委積極挖掘成員單位職能潛力,創新“黨建+金融”“黨建+科技”“黨建+服務”等工作模式,有針對性地打造特色化、項目化、品牌化工作載體。
沈陽市為助力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創新打造“紅星貸”惠企品牌,構建“黨政銀擔投”聯動的金融服務體系,支持黨建工作好、資信狀況和經營前景良好的非公企業獲得信用融資支持,已向包括沈陽君威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內的38家企業提供信用貸款、投資資金1.39億元,并可為企業節約10.5%的貸款利息成本和全部擔保費用。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圍繞破解疫情影響下資源整合難題,組織21個機關部門、駐區機構和重點企業組建“黨建聯盟”,建立組織共建、資源共享、實事共辦、發展共促的工作機制,實現黨組織牽引“黨建鏈”、制度建設“創新鏈”、營商環境優化“服務鏈”、橫向聯動和縱向聯合“產業鏈”融合發展,為推動區域黨建和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黨建聯盟”組建以來,大連片區協同大連海關在國內首創“委內加工”進口監管新模式,實現證書簽發“零接觸、零延時”。鐵嶺市開展“紅色動力興業貸”活動,聯合鐵嶺銀行等8家金融機構為20戶黨建工作開展較好的非公企業發放貸款1.34億元。
政企結對,強化駐企指導幫扶
“企業生產經營怎么樣?”“還有哪些困難需要協調解決?”一句句誠摯的問詢,溫暖了一個個經營企業。各級兩新工委牽頭,組織1.9萬名機關黨員干部、黨建工作指導員等下沉基層,“一對一”“多對一”深入重點企業,“一對多”聯系小微企業,建立包聯情況反饋機制和集中交辦機制,對于涉及多部門的問題,強化逐級辦理,推動分工認領,協調解決困難問題近1.1萬件。
省市場監管局開展“質量服務進萬企”活動,服務企業8428家,幫助2.4萬戶市場主體獲貸61.5億元。建立市場監管部門定點聯系“小個專”黨組織制度,確定“小個專”黨建聯系點1280個,采取上門走訪、集中座談等方式,“點對點”幫助解決知識產權、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方面問題6345件。省營商局搭建“政企直通車”平臺,2.6萬個“管家”為255萬戶各類市場主體提供政策咨詢、訴求辦理等服務,收到企業訴求3240件,答復辦結3235件。依托12345熱線平臺開設復工復產專線,受理企業問題27240件,辦結25676件,辦結率94.3%。省商務廳成立外資專班,為有需求的5942家外資企業安排商務服務員522人,幫助企業解決涉及疫情防控、用電限制、惠企政策、行政審批、配套設施、金融支持等方面問題,有效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鐵嶺市在全市遴選271名優秀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作為“駐企聯絡員”,與原單位脫鉤,進駐重點企業開展為期2年的幫扶工作。目前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銷售難、招工難等問題855件,爭取出口退稅、項目獎補等各類資金6989萬元,推動建立黨組織54個。
宣傳引導,推動惠企政策落實
“現在我們企業辦事太方便了,到辦事大廳一個窗口就能辦所有事,我們不方便的時候,開發區的代辦員還可以上門為我們直接辦事。”營口東外環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祖龍說。今年以來,遼河經濟開發區整合設立了建設項目審批綜合窗口,統一負責現場咨詢、申請受理、材料流轉、證照發放等工作,目前已承接32項市級下放的審批事項,社會投資類工業項目已實現全鏈條審批,所有承接事項已全部實現網上辦理,全程網辦率達100%,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四個階段從原來的55天壓縮至45天。整個園區實行全程免費的“幫辦代辦”業務服務,跨區域審批事項均可在政務服務大廳辦理,最大限度減少了企業和群眾跑腿次數,變“企業群眾辦”為“政府幫代辦”,真正達到“一次、一門”辦理,上半年,已累計為企業代辦32項事務,滿意率100%。
為更好地幫助企業了解用好政策,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應享盡享、應享易享,省委兩新工委集中開展惠企政策宣傳推廣活動,組織抓好省級示范培訓、市級重點培訓、縣級普遍輪訓,及時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黨中央有關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安排,分析解讀各類穩企惠企政策。今年以來,全省共舉辦相關培訓班628期,培訓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負責人(出資人)、黨務工作者6.5萬人。組織省委兩新工委成員單位梳理各類惠企政策,匯編包括財政稅費、金融信貸、生產經營、產業扶持等方面126條惠企穩企政策,依托兩新組織和政府官方網站、“兩微一端”等平臺及時傳達推送至企業,實現政策宣傳到位、應知盡知。省科協、省工商聯、省總工會聯合舉辦“科技創新大講堂”,開展“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扶持計劃”系列專題培訓,并提供線下技術路演、產學融合、科技金融項目對接等延伸服務。省營商局依托遼事通APP開通“免申即享”專區,通過后臺數據比對,從“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實現政策紅利直達快享。自今年5月開通以來,分7批次向393個企業發送可享受的“免申即享”政策信息。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全省各級兩新工委成員單位和有關涉企部門優化簡化企業業務辦理流程5300余項,以更優營商環境護航企業發展。
行業助力,提供暖企專業服務
信息互動、資源共用。各級兩新工委特別注重發揮律師、注冊會計師、稅務師、資產評估等行業社會組織專業優勢,動員執業機構為企業提供專業化志愿服務。
“我們需要什么法律幫助,‘律師服務團就給我們送來什么樣的法律服務;遇到什么樣的法律問題,就幫助我們解決什么問題,盤錦‘律師服務團真給力!”遼寧金圣建設有限公司員工在享受當地“律師服務團”提供的法律服務后贊不絕口。在省司法廳的統一組織下,各市律師行業黨委開展涉企法治體檢專項行動,發動全省507個律師事務所黨組織,選派3000余名律師組成“律師法治體檢團”,采取開展法治宣講、指導依法合規經營、服務風險防范化解、助力穩產穩工穩崗等方式,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省稅務局注重發揮稅務行業“同心服務團”作用,采取舉辦“稅收志愿服務大講堂”等方式,積極開展增值稅留抵退稅等惠企政策宣傳輔導,幫助企業了解、運用優惠扶持政策。截至6月25日,已有354.7億元退稅款退到納稅人賬戶。
協會搭橋,暢通政企溝通渠道
鞍山市鋼鐵服務業協會黨委聯合上海鋼聯、唐山鋼鐵工業協會等成立鞍山市鋼鐵服務業協會研究中心,向40余家會員企業推送金融、法律、人才等專業服務。組織召開“鋼材市場線上形式分析會”“專家講堂”等行業交流會議,配合推動“德鄰E鋼”三方鋼鐵交易互聯網平臺項目建設,幫助企業解決融資、招聘、復工達產等方面困難。牽頭組建“紓困解難”政策宣傳隊,深入會員企業開展政策宣傳20余次,研究會費減免系列措施,2022年主動為會員企業下調會費近60個百分點。
“黨建引領 助企紓困”專項行動注重發揮行業協會商會橋梁紐帶作用和聯系廣泛優勢,組織行業協會商會黨組織帶頭在規范市場秩序、開展行業自律、維護企業權益、調解貿易糾紛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省民政廳社會組織黨委組織全省行業協會商會強化政府與企業間、行業會員企業間的溝通協調,推動原材料供應、貨運物流、產品銷售等生產環節運轉暢通。
今年以來,全省行業協會商會圍繞企業資金、用工等方面問題和困難向有關部門反映行業訴求300余件,為企業協調籌集資金5.51億元;引導和鼓勵行業協會商會主動減免經營困難會員企業會費和其他收費項目,為企業減輕負擔1.68億元。營口市工商聯所屬商會黨委打造“親商強企促發展”黨建品牌,堅持以商會為主渠道加強政企溝通協調,組織商會黨組織開展“大走訪大調研”“送政策上門”等系列活動,采取向企業發放調查問卷、與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等方式,幫助協調解決問題200余件。丹東市快遞行業協會黨支部實施關心關愛快遞企業和職工的“暖蜂行動”,打造愛心驛站、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等各類服務陣地113處,為快遞小哥提供熱水、熱餐、充電等公益服務,為1190余名企業職工、快遞小哥開展免費體檢,向全市快遞企業、經營網店派發“防疫大禮包”370余份。
黨員沖鋒,發揮興企模范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全省各級各類兩新組織黨組織推行項目“揭榜掛帥”等制度,組織企業黨員亮身份、踐承諾、比作為,在重大項目上、重要技術攻關中組建黨員突擊隊3038支,設立黨員先鋒崗和黨員示范崗9642個,引導黨員在關鍵時刻、吃勁崗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對于表現突出的一線青年員工、技術能手、經營管理骨干和符合條件的出資人,黨組織及時將其吸收入黨。丹東市開展“我是黨員我帶頭”“抗疫有我 爭當先鋒”等活動,劃分黨員責任區225個,組織1897名黨員參與企業閉環管理,主動承擔企業防疫等工作,保證企業正常運轉。錦州市湯河子經濟開發區推進“紅色物業、先鋒管家”服務工作,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組建物業黨員先鋒服務隊、巡邏隊和搶險隊等,開通園區物業服務24小時緊急援助“紅色熱線”,建立“5341”物業服務快速反應機制,5分鐘內到達現場、30分鐘內解決、重大問題4小時內解決、特殊復雜問題1天內形成解決方案,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項項政策暖人心,一件件實事真助力。全省各級兩新工委因地制宜挖掘政策潛力,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創造性,走出去送政策、登上門解難題,給困難企業送去了“及時雨”,讓企業經營者吃下了“定心丸”,切實幫助企業克服疫情影響,解決經營困難。我們相信:風雨之后必有美麗的彩虹!
(遼寧省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