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冠生
營養是生命和健康的物質基礎,沒有營養,生命將不復存在,也就無從談及健康。人體所需能量和營養素要從食物中獲取,但不同類別的食物中含有的營養素及其他有益成分的種類和數量不盡相同。
除喂養 6 月齡內嬰兒的母乳外,沒有任何一種天然食物可以滿足人體所需的能量及全部營養素。因此,我們需要攝入多種食物保證營養全面。
平衡膳食模式就是保障人體營養和健康的基本原則,而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礎,合理搭配則是平衡膳食的保障。
食物多樣
食物多樣,顧名思義就是在日常飲食生活中盡可能多地選擇不同的食物品種,不要長期攝取單一或者較少的幾種食物,保證膳食結構的合理性和平衡性。
具體來說,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和豆類食物。從人體營養需要和食物營養特征考慮,建議平均每天攝入 12 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
合理搭配
但如果只關注食物多樣,不進行合理搭配,膳食結構同樣會有缺陷。合理搭配是指食物種類和重量的合理化。只有經過合理搭配的多種食物組成的膳食才能滿足人體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需要。
通過葷素搭配、粗細搭配、顏色和口味搭配等方式,從食物中獲取營養成分的種類和數量才既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又不過量,使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比例適宜,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的目的。
在合理搭配的同時,也要注意谷類為主,它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谷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是 B 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蛋白質的重要食物來源,在保障兒童生長發育、維持人體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與精制米面相比,全谷物和雜豆可提供更多的 B 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對降低肥胖、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腫瘤等膳食相關疾病的發生風險具有重要作用。
薯類則含有豐富的淀粉、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谷類 200~300 克,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 50~150 克,每天攝入薯類 50~100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