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浩
通常來說軟的鞋底能提供更好的緩震效果,吸收足底和膝蓋受到的沖擊力,降低關節的壓力起到保護作用,然而隨著人們對軟底鞋的愈發迷戀,卻踩了真正的健康雷區。
軟底鞋在走路時會發生很大的形變,且回彈不足,導致蹬地時本該作用于人體的反作用力減小,走起路來更費力,還會削弱我們對足部的控制力,增大崴腳、扭腳的風險。
此外,鞋底軟到變形的話會讓腳底板缺乏支撐力,長久會傷害到足弓,足弓是由我們腳部的骨骼、韌帶、肌腱等組織共同組成的結構,就像一個穩固的“避震器”,讓腳保持穩定性和彈性,緩沖走路時所產生的震動和壓力。
穿著過于柔軟的鞋,就像把橋梁建在了淤泥里,足弓因長期受力不均而彎曲下陷,這時周圍韌帶不得不加倍用力以維持足弓的正常形態,長此以往就會發生慢性損傷,還會增加功能性扁平足的風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試過赤腳走在沙灘或雪地上,由于地面濕軟,腳趾往往會縮成一團,膝蓋也會略微彎曲以增強抓地穩定性。同理如果鞋底太軟,就相當于腳底下的平面不穩定,此時為了穩住腳板,膝蓋就會內扣,小腿后側的肌肉群也要用力,不知不覺你的步態就會發生畸變,長期會傷害到膝蓋和小腿,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走路X形腿,嚴重還可能導致骨盆前傾和腰椎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