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秀田
年輕的時候,總是把幸福解讀為“有”:有房、有車、有權、有錢、有閑。上年紀后才發現,幸福其實更多是“無”:無病、無災、無憂、無慮、無加班、無頭痛……

偏頭痛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神經血管性疾患,從全世界各國報道來看,女性患病率為3.3%~32.6%,男性患病率為0.7%~ 16.1%,可以說差不多每10個人里面就有1個偏頭痛患者。
偏頭痛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多數情況下首次發病在青春期。男女相差不大,但在青春期之后,女性患病率就比男性高得多了,40歲前后達到高峰。雖然說偏頭痛本身并不會致命,但痛起來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很大,一半以上的患者在偏頭痛發作時會影響工作或學習。
偏頭痛的類型不同,表現也有區別。
普通偏頭痛:反復發作,持續時間在4~72小時。主要表現為頭部單側(或雙側)跳痛,中度至重度疼痛,伴有嘔吐、畏光、畏聲等癥狀,日常的體力活動會加劇頭痛。
偏頭痛伴有先兆:大概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偏頭痛患者在發作時有神經系統征象。跟普通偏頭痛發作時不一樣,這類患者在發作前是有預警的,比如,視覺先兆性的偏頭痛患者發作前,眼睛會突然出現視覺缺損或模糊,一般等幾分鐘或者十來分鐘會恢復,但恢復之后偏頭痛就會猛然襲來。還有運動先兆性偏頭痛,也就是發作前突然出現半身麻痹,緊接著偏頭痛就會出現。
兒童偏頭痛:兒童偏頭痛患者在發作時,頭痛的持續時間沒有成年人那么長,關聯的癥狀少,主要可能出現嘔吐、腹部癥狀、發作性眩暈等,頭痛反而不那么明顯。
很多人執著地認為,偏頭痛就是一側腦殼痛。我要在這里給大家講清楚,偏頭痛中大約有60%的患者確實只有一側在痛,但還有40%的患者是左右腦殼都要痛。事實上,偏頭痛沒有固定的疼痛位置,可以一側的太陽穴痛,也可能是兩側的太陽穴都痛,還可能是腦門頂痛,或者后頸窩部分痛。還可能今天是太陽穴痛,下一次會變成腦門痛。
如何判斷自己的頭痛是不是偏頭痛呢?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頭痛和典型表現。
緊張性頭痛:很常見的頭痛類型,發作持續時間為30分鐘至7小時,通常為雙側非搏動性頭痛,也就是不會像偏頭痛那種腦殼跳痛,痛的程度屬于輕度至中度,活動不受限,沒有惡心或嘔吐。
頸椎病引起的頭痛:部分頸椎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會出現頭痛,尤其在頸部運動時會加重、惡化,這種痛主要分布在后腦勺,為神經性疼痛。
三叉神經痛:可以說是疼痛級別很高的疾病了,是短暫發作的尖銳刺痛,疼痛部位和三叉神經在面部的分布一致。也就是說這種痛不僅是腦殼痛,一側面部都會痛,痛的程度用“痛不欲生”來形容一點都不夸張。
急性青光眼引起的頭痛:急性青光眼發病時會出現頭痛,并伴有視力模糊、惡心嘔吐,在光線周圍可以看到光影。但與偏頭痛視覺性先兆型不一樣的是,偏頭痛發作前出現的視覺缺損或模糊,隔一會兒就會恢復,但青光眼的視力問題是不會自己恢復的。
頸動脈夾層引起的頭痛:頸動脈夾層是引起卒中的原因,可能自發發生,也可能在輕微創傷或突然頸部活動后出現,主要表現為單側頭痛或面部疼痛。
顳動脈炎引起的頭痛:這部分患者幾乎都在50歲以上,伴有頭皮或顳動脈壓痛和下巴歪的情況,看東西時會出現視覺改變。
藥物引發的頭痛:跟服用的藥物有關,屬于慢性頭痛,幾乎每天都發生。激素治療和避孕藥是常見的病因,也可能是鎮痛藥的療效反彈。
腦殼一痛就吃頭痛粉。有的人連自己是哪種頭痛都沒搞清楚,只要痛就先吃一包頭痛粉。這樣的做法,我們醫生是不推薦的。
頭痛粉的確有鎮痛的作用,但長期使用帶來的風險很大。長期服用頭痛粉可能會產生依賴,以前吃一包就有用,到后來可能一天吃多次才能管用,不然就會出現焦躁、失眠、疼痛難忍的情況,甚至形成“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
劃重點: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出現一種能夠從根本上消除偏頭痛的藥物,多數都是以暫時性緩解癥狀為主。所以,如果為了暫時緩解頭痛,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鎮痛藥是可以的,但正確的應對方式還是應該及時到醫院就醫,以免耽誤治療。
偏頭痛吃三七、天麻管用。目前并沒有相關大型臨床研究數據證實天麻、三七對偏頭痛有效。而且,不少患者吃的“三七”根本就不是三七……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搜一下“土三七”的毒副作用。
按摩、喝水能緩解偏頭痛。在偏頭痛發作時,這些操作都只能起反作用。按摩只會讓腦殼更痛,喝水只會讓有嘔吐癥狀的人吐得更多!所以,當有人偏頭痛發作的時候,讓人家安安靜靜地痛一會兒就對了!
目前,偏頭痛的治療方式有內科藥物治療、外科治療、行為療法,以及針灸、電神經刺激等方法,下面就藥物治療和外科治療簡單介紹一下。
非藥物防治。識別和避免偏頭痛誘發因素很重要。逐步放松訓練、生物反饋、音樂療法及應對應激的認知行為治療對患者都有幫助。有部分食物因含有組胺、酪胺、亞硝酸鹽、咖啡因等成分,吃了后可能會誘發頭痛,如酒、咖啡、巧克力、香腸、臘肉,甚至部分蔬菜水果。如果吃了某種食物后緊接著就發生了頭痛,那可以盡量不吃或少吃。
藥物治療。偏頭痛處于發作期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非特異性止痛藥及阿片類藥物。部分頻繁發作或情況較嚴重的患者,還可以進行預防性藥物治療,以降低發作頻率、發作程度,具體怎么用藥、用什么藥,需要醫生來定。建議患者不要長期口服偏頭痛藥物,這樣會引起藥物依賴性頭痛,反而加重病情。
外科治療。部分偏頭痛患者在經過嚴格的術前評估后,可以接受“顯微血管神經減壓術(MVD)”來治療。雖然保守療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偏頭痛癥狀,但不能徹底根治,患者的病情容易復發,而手術療法治療效果較為明顯,可以有效緩解神經對腦部組織的壓迫感,使偏頭痛得到徹底緩解。臨床數據結果表明,手術療法取得的效果明顯優于藥物療法,而且見效快,療效確切,可以治愈大部分偏頭痛患者。
大家不要想到外科手術就覺得嚇人,其實,整個手術只需要花20分鐘左右的時間就能完成,傷口也很小,只進皮不進腦,不用擔心手術過程中碰到腦花兒。至于你的偏頭痛需不需要、適不適合做手術,具體的需咨詢神經外科醫生。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擅長微創治療三叉神經痛,包括開顱微血管減壓術和微球囊壓迫術,微創治療面肌痙攣和舌咽神經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