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輝
自2014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以后,學術界對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尤其是對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在2021年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召開前,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確提出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這實質上宣示了: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問題要從“為什么”轉向“怎么辦”。教育部印發了《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試行)》和《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了《關于做好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工作的意見》,三個文件正是解決“怎么辦”的工作指南。
眾所周知,本科院校的師范、醫學、法律和軍事等專業都是面向特定職業培養專門人才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都是典型的職業教育專業。因此,發展職業本科教育不是從0到1的問題,而是從1到100的方案:在這些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如何更好地輻射到更多的專業以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筆者認為,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應該選擇壘塔式而不是躍進式的發展路徑,高職院校可從建設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出發,成熟一個建成一個,當本科層次的專業建到一定數量后,職業本科學校就自然而然建成了。因此,“怎么辦”職業本科教育的問題就轉化為“如何增加”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數量的方案。筆者提兩點意見:
建設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要做到三個認同。一是同行認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要求非常清晰:依法依規開展學士學位授予工作,確保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學士學位授予質量。但除此之外,職業本科教育的學位“含金量”還必須得到學術共同體的認可。“學術為天下公器”,無論什么類型的教育都必需遵守共同的學術規范和要求,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公認合格的。二是企業認同。職業本科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必須突出職業教育特色,而這種特色必須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充分彰顯出來,在教學上體現出“五個對接”: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在學生身上體現出其職業素養、技術技能、知識儲備等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特征,這樣的人才培養才能得到企業的青睞。三是學生認同。對職業本科教育最大的認可,就是能吸引越來越多優秀的生源。這一點跟前面兩個認同是密不可分的。
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要遵循三個規律。一是市場經濟規律。作為與產業結合最為緊密的教育,職業本科教育的專業必須主動服務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專業設置必須以需求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二是職業發展規律。信息社會的到來,使得新職業的形成與舊職業的消亡在同步進行中,許多職業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技術的加持下發生了質的變化,其存在形態和崗位要求與過去相比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這就要求職業本科教育專業不僅培養學生具有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更要具備創造新崗位的能力。三是高等教育規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是高等教育的職能,在相當長時間里,高等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方面下的功夫較多,但在科學研究和文化傳承創新方面則相對薄弱。職業本科教育人才培養在強調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學中做、做中學的同時,必須補上技術創新和文化傳承這兩個短板,使得培養出來的人才更具有發展后勁和職業競爭力。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只有用“積跬步”的方法,職業教育才能抓住當下的發展契機行穩致遠,才能真正辦成國家需要、人民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