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洋 張洋洋

摘 要:“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職業技能課程,本文研究目標是根據會計崗位職業能力要求和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建設適合高職院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學生學習的教材,從而有序、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會計技能訓練。本教材集活頁、軟件、紙質教材的三位一體性,充分體現了“教、學、練、做、賽”一體化教學模式和工作過程流程化的教學理念,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關鍵詞: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理實一體化;教材建設
“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是我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本課程設計思路是培養學生在真實商業環境中進行業務財務處理和納稅申報的能力,掌握企業整個業財稅流程的操作規則;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為主導,依據單項訓練、綜合實訓、企業真實任務等組織實訓內容,結合最新財稅政策法規,實現業財稅理論與企業財務、業務處理和納稅申報有機互動,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目前,我國在財務信息化的研究與推廣方面還處于發展階段。而“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更是處在起步階段,并沒有與之相對應的教材,故高等職業院校使用“會計信息化實訓教程”、“財務軟件使用教程”等教材授課。就現階段高等職業院校使用的教材來看,已經不能滿足實際教學需要,必須建設與教學相對應的理實一體化教材。本文主要闡述“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理實一體化教材建設現狀、建設思路、教材特色等,建成適應高等職業院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教改、課改和教學需要的理實一體化教材。
一、“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教材現狀
2021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十四五”職業教育規劃教材建設實施方案》?!斗桨浮芬螅攸c推動專業核心課程以真實生產項目、典型工作任務、案例等為載體組織教學單元;開展“崗課賽證”融通教材建設,結合訂單培養、學徒制、1+X證書制度等,將崗位職業能力要求、職業技能競賽、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有關內容有機融入教材。
目前,“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教材與《方案》要求相比相差甚遠,存在著很多的不足,特別是與會計崗位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業財稅”業務處理相關的教材幾乎沒有,沒有按照最新《企業會計準則》、財務軟件版本、稅務軟件版本對教材內容進行更新。導致教材無法滿足大數據與會計專業教改、課改的需要。具體問題如下:
(一)“崗課賽證”融通度不足
根據調研,目前市面上沒有與“業財稅一體信息化”相對應的教材。通過對已有的“會計信息化實訓教程”、“財務軟件使用教程”等相似教材進行研讀后發現:一是教材內容滯后于會計崗位工作需求;二是教材中軟件版本過于落后,教材內容跟不上《企業會計準則》更新變化;三是教材內容只是單一“崗課”、“賽課”、“證課”融通,沒有實現“會計崗位職業需求-課程教學內容-職業技能競賽內容-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融合。
(二)教學模塊(任務)形式單一、缺乏理實一體化特色
在走訪企事業單位財務負責人、同類院校教師后發現,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畢業生必須經過企業培訓之后才能熟練運用財務、稅務軟件進行財務、業務、稅務處理。究其原因是:學生在學習時使用的財務、稅務軟件操作的教材僅僅是就軟件而講軟件,依據軟件模塊設計教學模塊、軟件操作流程設計教學任務,教材內容沒有根據會計崗位工作流程(會計崗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設計與編排,導致學生不能快速勝任會計崗位工作。
(三)“課程思政”元素(案例)硬融入、表面化
課程思政作為教學的主要環節,不只是“課程”的思政,不只是“課堂”的思政,要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不能“表面化”“硬融入”?,F有教材在設計與編排中只有培養學生思政目標,沒有在案例中有機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導致無法指引教師“潤物細無聲”式的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學過程中。
因此,建設以會計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融合職業技能競賽內容、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的“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理實一體化教材勢在必行。
二、“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理實一體化教材建設思路
“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理實一體化教材建設需組建一支政企行校協同的教材編寫團隊,共同編寫教材、制定課程標準、制作教材配套教學資源庫,將會計崗位的工作職責及需求及時編入教材內容中,實現政企行校共建教材,確保教材內容更具有實用性、操作性、針對性。具體建設思路如下:
(一)“崗課賽證”融通的教學內容編排
1.基于會計崗位職業能力需求編排教學內容
根據對企事業單位用人需求、畢業生跟蹤調研的結果對會計崗位的主要工作職責、典型工作任務、具體工作流程、所必備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分析,明確會計崗位職業能力、分解工作任務、繪制工作流程圖,歸納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模塊任務化,依托企業仿真案例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構。
2.職業技能競賽標準融入教學內容
目前,由教育部主辦、各省教育廳承辦的大數據與會計專業校賽、省賽、國賽項目有會計技能競賽(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企業經營與管理(ERP沙盤),智能財稅。根據“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理實一體化教材特點,選擇“智能財稅”賽項,將競賽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模塊化融入到教學內容中。
3.“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融入教學內容
目前與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相關的“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財務數字化應用”、“業財一體信息化應用”、“智能財稅”等十六個,結合本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學生學情,選擇業財一體信息化應用、智能財稅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初級、中級)標準及考核內容遞進式融入到“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教材中。
(二)符合“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塊(任務)設置
通過理清會計崗位工作者一個會計年度的工作流程和收集大量真實有效的財務、業務、稅務數據,編寫團隊對財務、業務、稅務數據進行虛擬化、仿真化,并對會計崗位工作者實際工作中需完成與崗位相關聯的任務和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進行分析、歸納。整理,緊密圍繞“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課程中對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學生知識、能力、思政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構,? (下轉第73頁)
(上接第71頁) 最終編排出以會計崗位職業能力為指引、模塊(任務)為載體的教材。
在行業與企業、同類院校、畢業生調研的基礎上,新編“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教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將“教、學、練、做、賽”相互統一。教材一共分為三個模塊十五個任務,詳見表1。
(三)“課程思政”元素(案例)有機融入教學內容
《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是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的一門操作性和實用性都非常強的專業核心課程,本專業畢業生將走向企事業單位核心部門的會計崗位。在現實生活中,會計崗位工作者會面臨各式各樣的金錢誘惑,部分工作者未能堅守住本心,一時貪念起,誤入一條不歸路,漸漸的迷失本心,斷送了職業生涯。
本著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教材設計了培養學生誠實守信、金錢意識、廉潔自律、愛崗敬業、團隊合作品質的案例,進一步培養學生思政意識和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三、“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理實一體化教材特色
(一)體現了大數據與會計專業職業性
“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教材以會計崗位需求為尺度,注重實用、適用、夠用的原則。通過對會計崗位職業能力進行分析,依據會計崗位工作需求和《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的要求,重構教材內容。
(二)體現了“教、學、練、做、賽”一體實操性
“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教材在設計與編排過程中,將會計崗位職業需求、職業技能競賽內容、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融入到教學內容中。通過對財務部場景的創設,讓學生在學習中進行角色扮演,做到在實踐中理解知識,充分體現了“教、學、練、做、賽”一體。工學結合。
(三)體現了“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教材可讀性
針對目前高等職業院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生源現狀,“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教材在教學內容上做到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增強可讀性。本教材采用活頁式設計,若《企業會計準則》、財務軟件版本、稅務軟件版本更新時,活頁式的設計允許教師加入新知識,并于個性化教學。
綜上所述,“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理實一體化教材建設符合當下高等職業院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教改、課改的思路和方向。通過“業財稅一體信息化應用”教材的編寫,能為培養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學生畢業后在企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運用財務軟件、稅務軟件進行財務、業務、稅務處理能力起到良好的引領與指導作用。也為其他專業的教改、課改和教材建設起到示范作用和提供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吉智.高職課程的“會計電算化理論實踐一體化”改革與實踐.教育與職業,2015;9
[2]何日勝.會計電算化系統應用操作.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3]谷新民.高職高專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會計之友,2019
[4]盧廣平.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北方貿易,2019;3
[5]張洪波.會計電算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6]徐國汝.企業業財一體化建設研究.財會研究,2019
[7]曾敏.企業業財一體化研究.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
[8]楊良.基于五化管理的業財稅一體化管控型財務共享中心構建.財會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