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海

丹江口市持續抓好理論武裝、鍛造骨干隊伍、夯實堅強堡壘、釋放人才活力,不斷提升黨的建設質量和實效,為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凝聚強大組織力、行動力和戰斗力。
固本鑄魂抓好創新理論武裝。一線賽馬練精兵,圍繞“學、練、考、用、督”五個方面,全面開展大練兵活動。在全市分層分類舉辦專題培訓8期,定級定向組織業務測試90余場,開展組工干部重點項目拉練1次,形成了練兵比武、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依托平臺鑄忠魂,舉辦“水都講堂”“流動黨校”,創新“上門黨課”“車間黨課”“網絡黨課”等學習形式,今年來“線上+線下”聯動培訓8000余人次,專家授課20余場次。領辦實事踐初心,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常態化長效化,建立健全群眾需求訴求收集、辦理、評價、反饋全鏈條機制,有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今年以來,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共領辦實事6700余件。
提能善政鍛造干部隊伍。動態優化選良將,通過集中抽調、掛職等方式,先后選派50名年輕公務員服務企業一線、招商引資一線、鄉村振興一線、重大重點項目建設一線、優化營商環境一線、平安建設一線等“六個一線”。聚焦關鍵嚴監督,對干部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做到早提醒、早教育、早糾正。今年以來,對2個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和7家市直單位一把手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對95名受處理處分干部進行了教育幫帶。積分管理促履職,在全市全覆蓋推行績效考核積分制管理,先后出臺了縣級干部、鄉鎮(市直)黨政正職、領導班子成員、在職黨員干部職工等各類群體的積分管理辦法,實行季度考核、積分、排名,做到獎優罰劣、獎勤罰懶。
夯實建強筑牢基層基礎。擂臺比武提能,在17個鄉鎮開展村書記鄉村振興擂臺比武活動,一季一比武,互學互促,壓實工作責任。定標評價聚力,推行“黨建+網格+積分”模式,探索實施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積分管理,以村為單位,聚焦“環境衛生、鄉風文明、社會穩定、勤勞致富”等方面問題,通過設置“行為銀行”,定期組織評議、定期開展兌換。組團發展共贏,按照“產業相近、地域相鄰、易于管理、活動有效”的原則,全面組建黨建產業聯盟。成立了2個市級黨建產業聯盟和24個鎮級黨建產業聯盟,同時聘任60名民營企業家擔任集體經濟低于10萬元村的經濟發展顧問。完善體系增效,常態開展“認人、認親、認事”服務活動和 “民呼我應,民需我行,民困我幫”主題活動,累計認親1006人、認事795件;靈活運用“三議三辦三公開工作法”,定期研究解決小區治理中的矛盾和問題,解決基層困難214件,化解基層矛盾63件。
引育留用激發人才活力。不拘一格引人才,實施“大學生留(回)丹計劃”,出臺了支持大學生在丹就業創業九條措施,吸引來丹就業創業大學生1459人。多措并舉育人才,緊盯本地特色,積極培育文化旅游人才、電子商務人才、社會工作人才、鄉村治理人才等。培育“一村多名大學生”390人,推進“一品多名技術員計劃”,培訓農民3000多人次。搭建平臺用人才,加強企校合作、市校合作,創優科技研發中心、實驗室等科技平臺、引才平臺,進一步推進院士專家工作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打造高標準雙創平臺,不斷完善人才超市服務功能。優化服務留人才,優化人才服務環境,為大學生來丹就業創業提供住房補貼、生活補貼、創業補貼、培訓補貼、實習補貼、社保補貼等優惠政策。◆
(作者系丹江口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