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云鳳

沃土工場是“智改數轉”先行實驗基地,以構建“智改數轉”服務生態系統、提供一站式全過程服務、采用政府引導資金與市場化相結合的服務模式為主要特色。
南京之南,悠湖之畔,一家名叫華為(南京)沃土工場(以下簡稱沃土工場)的“智改數轉”服務平臺正強勢崛起,先試先行,不負重托,煥發著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大氣象”。
2020年6月,沃土工場落地江寧無線谷科技園,正式運營啟動,旨在發揮華為在ICT領域的雄厚實力、經驗和資源,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產業創新中心與生態服務平臺,助推南京本地企業數字化轉型與創新應用,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江寧開發區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產業智能升級的關鍵抓手,沃土工場聚焦工業互聯網、智能電網、綠色智能汽車、人工智能、5G應用創新五個產業方向,通過十余次企業服務會,對接了500余家園區企業,精準服務100余家企業,致力于成為江蘇省“智改數轉”工作支撐示范服務平臺,為江蘇省建成全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作出貢獻。
“智改數轉”先行實驗基地
沃土工場是“沃土計劃”在江蘇落地的承載主體,由江寧開發區管委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科院-南京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研發中心三方共建。2020年2月26日,沃土工場項目簽約儀式在江寧開發區舉辦,作為助推企業“智改數轉”的重大創新服務平臺,沃土工場的成立備受關注、被寄予厚望。2020年6月23日,沃土工場正式啟動運營。
“沃土工場是‘智改數轉先行實驗基地,以構建‘智改數轉服務生態系統、提供一站式全過程服務、采用政府引導資金與市場化相結合的服務模式為主要特色。”沃土工場運營總經理潘興修介紹,沃土工場積極探索市場化服務模式,重點服務制造業、軟件開發企業、人工智能企業和科研院所。
泉峰集團是國內電動工具行業的龍頭企業,在該企業的實踐是沃土工場探索市場化服務模式的經典案例之一。根據“沃土計劃”,沃土工場為泉峰集團提供200萬元政府引導專項資金,用于企業提升供應鏈的數字化水平。在江寧開發區的資金支持下,泉峰集團與沃土工場展開通力合作,使用華為云賦能整個供應鏈,效果顯著:客戶供應鏈成本降低28%,內部辦公率提升30%。
“華為云具備專業高效及服務能力頂尖的線下團隊,產品線豐富,能夠充分滿足目前以及未來泉峰集團供應鏈平臺發展的需要,我們的合作還將繼續保持、不斷深入。”泉峰集團董事長潘龍泉說。
雙方合作取得成功后,潘龍泉到華為總部參觀,提出學習華為流程數字化的想法,與華為簽訂2000多萬元咨詢合同,期待借助數字化轉型突破企業發展天花板,找到業務倍增的路徑和方法。預計三年后,企業營收額將突破200億元。此外,泉峰集團在馬鞍山開設新工廠,廠內的數字基礎設施、數據中心建設也將與華為展開合作。
“政府投入引導資金200萬元,撬動企業自主投入2000萬元以上,三年后將產生200億元的經濟效益。泉峰集團的實踐是一個非常出彩的案例,印證了政府引導資金和市場化相結合模式的重要意義與實際價值。”潘興修說。
南京優倍電氣技術有限公司是智能儀表產品的龍頭企業,通過運用華為云EI及大數據分析能力,搭配華為公司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成功打造出全新數字化工廠,有效促進了企業的提質、降本、增效,先后被評為省、市智能智造示范單位。
在江寧開發區的大力支持下,沃土工場依托華為在ICT產業領域30年的積累,加速了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步伐,推動了江寧開發區產業集群的升級躍遷。
“智改數轉”點燃發展新引擎
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是沃土工場的重要使命,圍繞這個工作重點,沃土工場從產業升級、輔助招商、生態建設、企業賦能四個維度發力,通過召開企業服務會、招商會、工業互聯網論壇、華為云技術沙龍、華為技術訓練營、產業發展大會、展廳接待等方式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企業和人才融入這片“沃土”,在這里實現企業騰飛和個人成長。
2020年7月17日,沃土工場企業服務會在無線谷召開,江寧開發區50余家軟件和人工智能企業中高層領導參與了此次會議。潘興修攜多名華為云服務專家,就沃土工場如何依靠華為強大的技術能力和豐富的行業經驗,更好地為江寧開發區軟件和人工智能企業服務、推進產業全面智能化升級等課題進行深度對接,共謀創新發展。
“在技術能力和產品服務方面,沃土工場可以提供華為云的200多種云服務,提供面向各行各業的全棧AI解決方案、全棧大數據解決方案、工業應用平臺、汽車全業務流程綜合解決方案、能源電力解決方案等,更好地滿足江寧開發區企業不同場景的需求。”華為云服務專家介紹。
隨后,江寧開發區企業服務組又組織區內多家重點企業參觀沃土工場,圍繞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改造進行技術研討與合作探討。西門子電力、邁瑞醫療、嘉隆電氣、兆豐華生物等區內多家重點企業管理人員參觀了沃土工場展廳。
“研討會讓企業了解沃土工場服務本地工業企業的技術能力、行業實踐和生態建設規劃,也搭建了一個沃土工場和開發區企業溝通服務的橋梁,進一步加快區內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助力企業提質降本增效。”潘興修說。
以傳統的工業企業為例,沃土工場已經幫助域內企業在智能調度、智能排產、智能質量預測、智能質檢、自動化生產等方面實現了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為企業發展減負增速,提高管理水平。南京浩雅機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浩雅機電)正是沃土工場服務的傳統企業之一。
“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一直是困擾我們的難題。”浩雅機電負責人說,得益于江寧開發區的大力支持,沃土工場向浩雅機電提供了基于華為云服務的綜合MES解決方案,助力其車間升級改造,通過數據實時采集、多端多角色實時協同、機器學習智能決策,幫助浩雅機電解決生產過程遇到的交付期拖延、庫存積壓、工人效率低下、生產過程不透明等問題,助力人員及成本管理更高效,生產管理效率提升了15%左右。
潘興修說:“針對企業發展痛點,通過深入合作,沃土工場成功助力眾多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為企業邁向千億元規模市場提供了數字化支撐。”
服務模式迭代升級
2021年6月25日,沃土工場產業服務2.0版本正式發布,標志華為與南京在數字化轉型和行業產業創新應用領域的合作邁入新階段,也意味著沃土工場將基于華為的行業沉淀為企業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共同夯實江寧開發區智能世界的“沃土”。
潘興修介紹:“產業服務2.0版本包含行業創新、產業升級、產鏈引聚、伙伴共舉、普惠開發、企業騰飛六大服務,將進一步助力園區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江寧開發區的產業鏈發展,促進更多企業成為華為生態合作伙伴。”
潘興修發現,在推進“智改數轉”的過程中,有些中小企業“不敢轉”,擔心“智改數轉”效果不好,不僅投入打了水漂,還會觸動原來穩定的局面。于是,沃土工場產業服務2.0版本新增了“普惠開發”這一項目,為中小企業提供一批投資少且收效明顯的“智改數轉”解決方案;通過對100多家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提供免費培訓、提供智能制造輕量化免費診斷服務,幫助30家企業提供適合企業的“智改數轉”解決方案。
落地運營兩年多來,沃土工場通過“把企業請進來、安排專家走出去”的模式積極對外拓展市場,進一步探索“智改數轉”的發展道路,宣講活動覆蓋了江寧區30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讓企業充分了解到沃土工場的服務模式、服務能力、政府政策等。
“沃土工場幫助150家左右企業做了數字化轉型方案,累計服務企業103家,涉及制造行業企業46家、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41家、人工智能企業16家。”潘興修說。
《江蘇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明確,到2024年底,江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面實施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沃土工場將在先行先試的基礎上,對標世界智能制造領先水平,集聚華為及華為生態高水平專家,支持南京市制造龍頭骨干企業開展集成應用創新。
談及2022年工作計劃和發展目標,潘興修說:“龍頭企業服務市場化、中小企業服務普惠化、建設實訓基地、建立開發區智改數轉服務聯盟,是我們2022年的主要任務。下一步,我們將和省級智庫開展課題合作,總結提煉‘智改數轉的‘沃土模式,在省工信廳指導下向全省推廣,并計劃建立沃土工場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