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中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重構全球供應鏈體系,各國內顧傾向加劇,產業鏈、供應鏈布局趨于區域化、本土化、短鏈化。
無論是美國、歐洲還是中國,都在構建完整的自主半導體產業鏈,這種趨勢導致了很多根本性的變化,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就是產業優化的目標不再是零庫存。現在,汽車生產廠商因為半導體備料不足以及價格飆升,面臨生產和定價的難題。所有行業的供應鏈體系可能都會發生類似變化。
不過,在看到問題的同時,也應該看到未來十年還有很多好的機遇。
第一,中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帶來整個社會從生產到消費的轉變。第二,中國人口結構也在發生變化,老齡化會帶來不一樣的生產消費。第三,技術創新會帶來新機會。中國的整個數字基礎設施可能是全球發展最好的,全球一半以上的5G基站都在中國,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會帶來新的驅動力。第四,消費政策和消費文化的進一步開放也是一大利好。
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消費互聯網大國。我們有龐大的人口基數,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率跟美國一致。中國還解決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很多外賣人員能夠方便快捷地提供配送服務。這些服務在西歐、北美等地區也沒有這么便利。中國的移動支付也走在全球前列。另外,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品大國,有著近40萬億元銷售額的體量。在這個環境里面,任何一個小的需求,都有不小的市場。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數字消費大國。最重要的一點,中國是全球最大制造業大國,相當于美、德、日之和,這非常了不起。
以上這些優勢疊加,奠定了中國企業數字化局部領先的堅實基礎。
工業互聯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或者是某個特定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在中國現在都蘊藏巨大的機會。我們把這些市場、政策、技術等優勢發揮好,加上年輕有活力的下一代數字原住民,相信從業者都能在這個賽道上越跑越遠。
(作者系阿里研究院資深技術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