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壯

大壯,看到好多小伙伴都好會做筆記呀,要怎么做筆記才比較好呀?
A:在開始介紹怎么做筆記之前,大壯先給大家來個靈魂四連問:
“你會回頭反復看你的筆記嗎?”
“你是希望它看起來漂亮,還是看得懂?”
“你對你的知識有系統性的認識嗎?”
“你做筆記的時候,是純抄嗎?”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筆記只是學習的輔助工具,要以實用為主。花里胡哨沒有用,自己能看懂最有用!如果我們單純地依賴從學霸手里抄來精致的筆記,或者是從學習博主那里學來漂亮的筆記來滿足自己的心情,那做筆記只是浪費時間,其實就是在假裝學習。
其次,筆記不是越多越好。做筆記的目的是讓我們從書里提煉出我們不懂的地方、我們認為有關聯需要梳理的地方,而不是把老師的板書或者PPT照搬到書上,再把書上的文字照搬到本子上。寫那么多字,卻越寫越多,回頭看的時候還是要再次提煉重點,那這筆記不是白做了嗎?
比如說,一道證明題的推導,學霸可以三個步驟就得出結果,但是因為我知識薄弱,中間有很多小的步驟在我的思路里面是沒辦法略過的,那么我的步驟就比學霸要多許多了。如果我們單純地抄別人的筆記,抄完又不懂,可不是白瞎了嘛。筆記記的是我們自己獨特的思考思路與方式,所以每一個人的筆記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沒有必要羨慕別人的筆記有多漂亮。
第三,做筆記的關鍵是,要對你自己的知識有清楚的認知——哪些是我懂的,熟記于心的?哪些是我不理解,需要回看的?哪些是一知半解的?哪些知識之間是有關聯的?我們要對自己所學的知識有清楚的認識,要構建起你自己的思考模式。例如,我的習慣就是按照熟練程度,盡量把所有的知識點濃縮到兩張紙上。考試前,我們沒辦法在短時間內重新再翻看厚厚的本子。那么拿一張紙,把不會的需要鞏固的都放一起,考前再根據我自己寫的提示部分仔細在腦海中過一遍,是最高效的。
第四,筆記越精簡越好。做筆記講究的是有邏輯、有思考,簡明扼要。所以我們在做筆記的時候,好不好看不重要,盡量用我們自己看得懂的方式去寫。我遇到那種剪不斷理還亂的知識時,最常用的是思維導圖。可以先從我看到的一個知識點開始,一步一步地根據書上提到的問題,對他們進行聯系和推導,這個做思維導圖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去梳理知識,理清思路。這個思考過程的“腦圖”其實就是一個很完整的筆記。
最后記得給你的筆記“留白”。我們不可能第一次梳理的時候就能夠讓它十分全面,留一些空白,方便我們在后面回看,再次對知識進行梳理的時候,能夠往上面增加內容和做標記。
筆記是我們用于回憶思考過程的輔助工具,它不應該是千篇一律的。不管是做什么筆記,關鍵還是要想清楚我們做筆記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理清思路、鞏固知識、拿下分數嗎?筆記的花樣多不多,字體是不是好看,排版是不是精美,沒有那么重要,咱又不是做學習博主,腳踏實地地學才能拿到實實在在的分數,咱們要贏在考場,不是勝在筆記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