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消費者,尤其是部分中老年人,將短視頻平臺當成“百科全書”。其實,這背后藏著很多商業套路。
“從科學家牛頓、特斯拉到現代企業家馬斯克、扎克伯格都是這種性格”“快來測測你是不是成功人士的性格”……近日,一套性格測試題在網上迅速走紅。與此同時,這類性格測試也成為商家玩套路的新工具。測試者花費近兩個小時回答了99道所謂的“免費測試題”,最后出現了“查看測試結果”選項,點擊之后居然變成了付款界面。原來,測試題是免費的,而測試的結果和人格分析需要支付20元才能看到。但付費之后查看到的結果并沒有針對性的個案分析或指導,那些文字介紹其實可以在任何搜索引擎上輕松搜索到,并不需要付費。
對此,從事多年廣告推廣工作的蘇經理分析,這類商業套路主要是將產品價值和客戶的時間、精力等自身利益綁定。比如,花費了時間或者金錢做了前半段的事,后半段不繼續就會導致之前的時間、精力或者金錢損失,因此只能為后半段付費。
這種知識背后的陷阱,除了測試題這樣直接為知識付費的,還有利用知識作為誘餌,一步步帶消費者入坑的。有消費者反映,此前短視頻平臺里有大量講解脫發原因的常識類視頻,大多是自稱資深專家的博主,從中醫、氣血等角度來解釋脫發的原因,并給出很多看似“免費”“誠懇”的意見。但實際上,通過“知識分享”取得信任后,這些所謂的“專家”便通過直播等方式引導有脫發困擾的消費者加微信、電話等聯系方式,私下推銷治療脫發的產品。
(摘自2022年5月25日中國經濟網作者:劉宇)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