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縱觀世界,疫情反復疊加地緣沖突,全球經濟復蘇步履維艱;聚焦中國,國內外復雜形勢帶來多重挑戰。有人說,世界邁入了“烏卡(VUCA)時代”。所謂“烏卡時代”,是指一個變幻莫測的時代,VUCA是Volatile(易變的)、Uncertain(不確定的)、Complex(復雜的)、Ambiguous(模糊的)的首字母縮寫。
不確定的時代,如何尋找確定性?
樊登讀書會的創始人樊登曾經說,人這一輩子三樣東西最重要:眼界、心態、能力。這大概就是他應對成長之路上的不確定性時,可以確定的東西。
樊登原來在中央電視臺工作,常常為了節目緊張到失眠,收入還有限。
焦慮之下,他決心去讀書。“也許讀書會改變我的未來。”抱著試試的心態,樊登拿起了《論語》。他決心用一年時間讀各種版本的《論語》。
終于,他讀到了這段:“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意思是:君子用心力于謀道,不用心力于謀食。你辛勤耕種,遇上天災荒年,仍然免不了挨餓,而致力于學習,卻可以得到祿位。君子只怕自己沒修養、沒本事,不怕自己沒飯吃。
這句話成為了樊登人生的分水嶺。他不再憂慮,而是開始思考如何從日常工作事務中跳脫出來,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斷完善自己。
此后,樊登如饑似渴地看書,國學、經濟學、心理學……只要遇到問題,樊登就從書中尋找答案。
一次,他遇到IBM認證培訓項目的負責人,試著問了一下:“我能參加么?”
就這么主動一問,為樊登打開了另一扇門。自此之后,他開始了十年的培訓講師生涯,打造了一門MBA熱門課《可復制的領導力》。
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辭去了央視的工作,一邊繼續做MBA的培訓講師,一邊考取了北京師范大學的電影學博士學位,到高校任職。
在做老師的時候,樊登發現許多學生都有強烈的讀書欲望,于是以“幫助3億國人養成閱讀習慣”為使命,創辦了樊登讀書會。
樊登在一次次嘗試中,打開自己的眼界,磨煉自己的心態、能力,不停突破舒適圈,不斷尋找事業的“第二曲線”,終究成就了不一樣的人生。
這也是本期專題我們想和讀者分享的內容——外部世界越充斥著不確定,自我能力的建設就越珍貴。開放的心態、自我革新之力,帶我們走出人生的困局。羅曼·羅蘭說:“敢于肯定自己的人,才能產生勇氣、力量和毅力,具備了這些,困難才可能被戰勝,目標才可能達到,才能成就所追求的事業。”一個人自信滿滿、元氣滿滿的樣子,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