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廣玲
那年“七一”前夕,我們大學有幸到法國巴黎做學術交流,一行三人,我是最年輕的一個。
在巴黎期間,我們參觀了很多地方,在Godefroy街區臨近小街的盡頭有一家小旅店,我們意外地看到了周總理的銅質頭部雕像,緊挨頭像下面是多行金色大字,書寫著周總理的生平事跡,還標明了“1922年—1924年”,說明周總理曾經在此居住的時間。據說這是當年周總理在法國留學時的故居,曾經也是中國共青團員在巴黎活動的地點,鄧小平曾經在此頻繁出入。
同行的文學院王書記是我們三人中唯一的黨員,黨齡有30多年了,看到周總理銅像感慨萬千,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早期的發展與法國密切聯系,當時在海外的兩個支部,有一個就是在法國。周恩來1920年去法國勤工儉學,同去的還有蔡和森、鄧小平、陳毅等。
我去巴黎做學術交流之前,在國內便已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國內時,每周我們都要上課學習。在巴黎期間,我和隨行的李老師便要求王書記給我們好好地上黨課,“法國是早期中國共產黨主要的海外活動地,現在我們在這里重新溫習黨課,肯定很有意義。”另外,每周上黨課必須堅持,不能因為出國而停止。王書記聽了我們的要求后,也很興奮,不斷點頭。
晚上回到賓館,我和李老師聚到王書記的房間,就如在國內一樣,王書記戴上眼鏡,認真嚴肅地給我們上起了黨課。王書記給我們講起了周恩來的留學生涯,周恩來旅歐時的活動中心是巴黎,間或往返于比利時及德國等,從事革命考察和領導工作。在較為系統的考察中,周恩來依據所見所聞,進一步求索真理,并重構了自己的思想,確定了共產主義信仰,成為中共旅歐總支部書記。
黨課上,王書記講到了我們黨的紅色歷程,回顧了黨的奮斗歷史。我們聚精會神地聽著,偶爾會小聲議論一下,或者若有所思地記錄著。
那幾天,王書記每天都會給我們開“小灶”上一小時黨課,我記下了好幾頁學習筆記,收獲很多。尤其是在巴黎學術交流的環境下,從黨課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當年在法國的紅色足跡,對黨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在巴黎的那段學習生活,我感受到了很多海外華人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從黨課中我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覺悟,讓我學會了用信仰支撐人生的航船。
(編輯 鄭儒鳳,小漠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