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前
在計算機世界,若沒有可信機制,由電子信息承載和傳送的價值很容易被隨意復制和篡改。Web1.0和Web2.0僅是信息網絡,雖然可以傳播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信息,但缺乏安全可信的價值傳遞技術支撐,因此無法像發郵件、發短信一樣點對點發送價值(如數字現金),只能依賴可信機構的賬戶系統,開展價值的登記、流轉、清算與結算。
分布式賬本的出現則創造了一種高度安全可信的價值傳遞技術。它以密碼學技術為基礎,通過分布式共識機制,完整、不可篡改地記錄價值轉移(交易)的全過程。其核心優勢是不需要依賴特定中介機構即可實現價值的點對點傳遞,使互聯網由Web1.0和Web2.0的信息互聯網向更高階的安全可信的價值互聯網Web3.0轉變。
互聯網經濟的典型特征是流量為王——用戶越多,價值越高。
最簡單的用戶價值變現方式是廣告。直到現在,廣告依然是互聯網產業收入的重要源頭。互聯網平臺還可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從海量的用戶數據中挖掘用戶的特征、習慣、需求和偏好,借此開展精準營銷和智能推薦,或者將相關數據分析產品賣給第三方從中獲益。
在Web1.0和Web2.0時代,用戶雖然可以免費使用服務,且在早期引流時還會得到優惠券和消費紅包之類的福利。但用戶作為互聯網價值的源泉卻享受不到互聯網的價值收益。由生態沉淀出的用戶數據也是被互聯網平臺占有,用戶作為生態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無法從中獲益。
Web3.0將重構互聯網經濟的組織形式和商業模式。
Web1.0和2.0以互聯網平臺為核心,由互聯網平臺組織開展信息生產與收集,通過平臺連接產生網絡效應,降低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搜尋成本,優化供需匹配,因此被稱為平臺經濟。
而Web3.0利用分布式賬本技術,構建了一個激勵相容的開放式環境,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DAO)。在這樣的環境中,眾多互不相識的個體自愿參與“無組織”的分布式協同作業,像傳統企業一樣投資、運營、管理項目,并共同擁有權益(Stake)和資產。項目決策依靠民主治理,由參與者共同投票決定,決策后的事項采用智能合約自動執行。
DAO是一種“無組織形態的組織力量”,沒有董事會,沒有公司章程,沒有森嚴的上下級制度,沒有中心化的管理者,去中介化,點對點平權。用戶共創共建、共享共治,既是網絡的參與者和建設者,也是網絡的投資者、擁有者以及價值分享者。
在Web3.0時代,開發者可以創建任意的基于共識的、可擴展的、標準化的、圖靈完備的、易于開發的和協同的應用,任何人都可在智能合約中設立他們自由定義的所有權規則和交易方式,以此發展出各類分布式商業應用,從而構建新型的可編程金融、可編程經濟。
一個智能合約可能就是一種商業模式,它可以具有無限的想象空間,用戶將共同分享各類可編程商業項目發展壯大帶來的利益。
Web3.0還賦予了用戶真正的數據自主權。個人信息將成為用戶自主掌控的數據資產。用戶可以在數據流轉和交易中真正獲益,使自己的數據不再是互聯網平臺的免費資源。
目前,Web3.0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還在不斷豐富和拓展,這是一個動態演進的過程。如何及時跟進、明辨方向、有序競爭、創新引領,需要業界、學界、監管部門集思廣益,共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