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京多雨,看著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我有些著急。這是女兒小米放學的時間,雖然知道父親會去接,但心里總是放心不下,因為他才學會騎電動車不久。
等推門回家,餐桌上,小米已經(jīng)在狼吞虎咽,父親短衣短褲,咪一口楊梅酒,夾一粒花生米,看著外孫女,很是愜意和滿足。
我忙問回來順利吧?小米含著飯,驕傲地說,外公騎得可穩(wěn)了,只是他自己全淋濕了。
父親學會騎電動車是最近的事。
父親退休第二年,我給他買過一輛電動車。結果第一次試騎就敗下陣來,因為不習慣控制電動油門,他騎在車上手足無措,我在邊上看得一身冷汗,于是放棄。他依舊騎著破自行車買菜,鍛煉,拿藥,接小米……
其實,他騎自行車也不是很熟練,遇到人多就會默默下車;買的菜太多,車龍頭沒法控制時,也會下車;遇到天氣不好,放學路上就能看到有個老頭用自行車馱著一個小姑娘,在雨中慢慢推著走。
一晃就是幾年,小米小學畢業(yè)上初中,離家遠了。他擔心不能去接小米了,年紀大了,騎車有些力不從心。他開始旁敲側擊地表揚電動車省時省力。
再不懂,我就是個傻子了。
電動車到貨的那天,我和他在院子里等著。他有些不安,有些期待,看著嶄新的電動車從貨車上拖下來,又有些不好意思,“這么漂亮,不少錢吧。”
老板一頓操作和介紹,我用余光瞥到他并沒有認真在聽,他站在大太陽底下,有些忐忑。
送貨車絕塵而去,留下了我和他,以及一輛新車。恍惚間,我想起了多年前的夏天,他在大操場上教我騎自行車的那一幕。那時我還小,他正年輕,風華正茂,腰桿筆直,我在二八大杠里使勁蹬,他在后面扶,歪歪扭扭騎了很遠,直到剎不住車倒在草叢里,我回頭才發(fā)現(xiàn)他已不在身邊。他遠遠地站在太陽下,沖我笑,豎起了大拇指。
他緊張地坐上電動車,默默地復習我剛才教他的流程,額頭沁出汗珠,我說:“試試?”他才肩膀一動,緊握車把,緊皺眉頭,兩眼緊盯前方。“油門輕點擰。”“嗯。”他一邊回答,一邊左右搖晃地向前移動著,開起來了!
幾番下來,基本沒了問題,雖然還開得歪歪扭扭,特別是遇到對面有車時,他就開始緊張,車把亂扭,亂了方寸。不服輸?shù)乃志毩暳舜蟀胩欤冀遣艥u漸舒展起來,身體也不再那么僵硬,花白的頭發(fā)伴著呼呼而來的夏風迎風飄揚。
等他滿頭大汗停在我身邊時,居然有些羞澀,憨憨地問我,騎得怎么樣?我給了他一個大拇指,他像孩子般笑了。這就是眼前的老吳,我的父親,一個曾經(jīng)教我騎車的人。
從那天起,他騎著電動車接小米,買菜,拿藥,鍛煉……日子還是原來的日子,只不過他多了一句口頭禪,“小米,爺爺雨天都可以來學校接你了。”
父親早年當兵,自行車、摩托車都會騎,甚至會開雷達車、軍艦。剛退休時我勸他去學車,他百般推脫,說我老了,還是走路安穩(wěn),不給你們?nèi)锹闊谕饷娓闪艘惠呑恿耍貋砭妥鰝€伙夫,要開什么車呀?
再次學騎電動車,對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是什么給了他勇氣?我始終找不到太美麗的理由,腦子里只有最俗的那句話——是對家人的愛吧。
吳鵬:江蘇省南京市第八中學語文教師,文字工作者。
編輯??? 沈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