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海
入夏以來,河南天氣炎熱,且干旱,尤其是我們汝州更為嚴重。雖說是下過幾場雨,但都是小雨,而且時間很短,既緩解不了炎熱,又解決不了干旱,人人都盼著能下場像樣的雨,而我因經常坐在書房里(車庫改的),又沒有空調,就更盼著能下場大雨了。每當我讀書之余,望著天上的云彩時,便會想起晚唐詩人來鵠的兩句詩“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雨,雖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它對于我們人類和我們生活的地球來說,卻是極重要的。雨是地球水循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雨還能給江河湖泊和水庫蓄水,并補充地下水,雨還可以凈化空氣、沖走地面垃圾等等,但最主要的,還是對農作物等植物的灌溉。民以食為天,糧食曾是困擾我們先輩們的一大問題,在那個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雨,就是至關重要的澆灌水源了。就是在今天,有一些偏遠的山區,能及時下場雨,對農民來說也是極要緊的。而對我來說,下雨不但可以降溫,更重要的還是我喜歡雨,我不但喜歡雨,而且還喜歡雪,喜歡下雨的過程,更愛看下雪的前后。下雨前,往往會先亂一陣風,再伴隨著幾聲雷,然后便落下串串晶瑩的水珠,它讓人警醒,它給人以清新,且洗刷著。而下雪前,往往是沉默的、寂靜的,爾后便悄然地撒下片片皎白,它使人冷靜,它給人以純潔。
平日里,我除了做些必要的家務外,就是常常將自己關進書房,或讀或看,或思或想,生活既單調又枯燥,但一遇到下雨,精神就會愉快起來。我會站到門口,看著那淅瀝瀝的小雨絲,或望著那嘩啦啦的大雨點,在享受著清爽的同時,也引起我無限的懷思與遐想——回憶童年時在雨中嬉戲、懷念學生時那冒雨前行,更留戀青春時在雨中等待……甚或會想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凄涼,會想到“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的悲楚,會想到“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思念。雨,使我的思緒飛向遙遠……倘若能在雨中淋浴一番,那就更痛快了。我將赤膊雨中,任甘露沖洗我的身體,它使我潔凈,它使我清醒;任天水刷新我的靈魂,它令我反思,它催我奮進。我喜歡在雨中的樣子,更喜歡在雨中的感覺,雨,使我的心靈更加純真。
我常常會看看云彩看看天,遙望碧空,不勝神馳,既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又感嘆大自然的美妙。它創造了山川湖泊,成全了多少文人墨客,它發明了風雨雷電霜雪霧,讓人間有了許多變換,正是這美麗的大自然和許多自然現象,豐富了我們的世界。而這其中,雨和雪又獨是一道風景,又最能發人深省。但雨雖能造福于人類,也能給人類帶來災難,我默默地企盼,能常常下些雨吧,給生命帶來希望,也誠心祈求,不要下那么多、那么大的雨吧,免給人間造成禍患,我佇立在藍天下,感慨萬千。
我從雨想到了云,又從云想到了天,又有許多天沒有下雨了,每當我盼著下雨的時候,就會鵠立望云,啊,多么美麗的云朵啊!而每每此時,我便又會想起來鵠的詩句“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
作者簡介:
張金海,男,1964年5月20日生,漢族,大專文化,原籍河南省新鄉市。1980年在新鄉市參加工作,1992年調入河南省汝州市公安局工作。本人喜歡讀書,愛好集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