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江


日前,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文稱,通過各城市自愿申報、申報城市陳述、組織專家評審,并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成都被確定為四川省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
下一步,四川省將按照國家有關部署和要求,適時在成都啟動實施個人養老金先行工作,推進四川省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促進養老保險制度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養老保險需要,讓個人養老金參加人在養老保險一、二支柱的基礎上,再增加一份養老積累,進一步提高參保人養老收入水平和老年生活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作為首批養老理財試點城市之一,早在2021年9月,銀保監會就批復首批養老理財試點機構之一的工銀理財在成都發行養老理財,今年2月養老理財試點機構進一步增加至“10+1”家,即已經有11家理財公司可以在成都發行養老理財。
個人養老金制度出爐
4月21日,《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爐。該《意見》的出臺是為了促進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養老保險需要。
2022年兩會上,提請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預期增長5.5%左右,明確“繼續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意見》的出臺意味著個人養老金制度將正式落地并逐步推開。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勞動者均可參加,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萬元;此外,參加人可以自主選擇投資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
《意見》要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要加強指導和協調,結合實際分步實施,選擇部分城市先試行1年,再逐步推開,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確保本《意見》順利實施。
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實行封閉運行,其權益歸參加人所有,除另有規定外不得提前支取。參加人變更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戶銀行時,應當經信息平臺核驗后,將原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內的資金轉移至新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并注銷原資金賬戶。
《意見》規定,參加人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或者具有其他符合國家規定的情形,經信息平臺核驗領取條件后,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領取方式一經確定不得更改。領取時,應將個人養老金由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轉入本人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參加人死亡后,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中的資產可以繼承。
個人養老金制度有哪些優勢?首先是稅收優惠。存入官方管理的個人養老金賬戶,能夠享受稅收優惠。雖然還不清楚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具體細則,但不管怎樣,這都是政府給我們的福利,實質上是在增加我們的收入。
其次是強制屬性。個人養老金賬戶有一定的“強制屬性”,存入這個賬戶里的錢,只有等到退休年紀才能夠領取。與沒有“強制屬性”的自己存錢相比,個人養老金賬戶通過限制領取養老金的時間,能實現“專款專用”的目的。
最后是提高養老資產回報率。實行個人養老金制度后,個人可以在每次領取工資后把一部分錢轉入養老賬戶中,由官方認可的專業機構進行投資管理,提高回報率。由于養老金賬戶有很長的鎖定期,可以對里面的資金進行長期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回報率會更高。
自愿參加個人養老金
個人參加不參加繳納個人養老金,得看自己的意愿。個人養老金制度是在老齡化社會背景下提出的,每個人只要符合參保的條件,都可以選擇繳納個人養老金。如果手頭經濟寬裕穩定,并且想要給自己未來養老多一份保障,都可以考慮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
“個人養老金適合哪些人”這個問題沒有準確答案,需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而定。如果您目前有足夠穩定的經濟收入,在日常生活開支之外還有盈余,那么為自己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給自己未來的養老生活增添一份保障,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怎么領取個人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施,有利于在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基礎上,再增加一份積累,退休后能夠再多一份收入,進一步提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讓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質量。
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參加人通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建設的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建立本人的個人養老金賬戶。個人養老金賬戶具有唯一性,是參加個人養老金、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
從國際經驗和國內探索看,多種金融產品參與個人養老金,既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也能充分讓市場公平競爭,促使金融機構開發更好的金融產品參與個人養老金。
參加個人養老金人員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等條件后,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并歸集至本人社會保障卡。參加人死亡后,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中的資產可以繼承。一是領取條件與領取基本養老金掛鉤,可以切實保障實現補充養老功能。二是領取方式多樣化,方便個人選擇。三是將個人養老金待遇歸集至本人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有利于參加人三個支柱養老權益的整合和服務,并為調整完善養老保險政策提供支撐。
理性選購養老理財
養老理財很受投資者歡迎。據《經濟日報》報道,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4家試點機構共發售16只養老理財產品,超過16.5萬名投資者累計認購約420億元,募集金額遠超預期,有些產品供不應求,首批產品中有多只產品多次上調了計劃募集規模。
從投資者的年齡來看,40歲至50歲投資者占比達27%,30歲至40歲投資者占比近20%,二者合計約47%,在總投資者中占比近一半;50歲至60歲投資者占比最高,達28%。
為貫徹落實《意見》,規范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6月24日,證監會起草了《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暫行規定》),對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的基本要求、產品管理、銷售管理、信息服務與監督管理等方面做出規范。《暫行規定》明確個人養老金參加人投資基金的制度安排,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
管好用好養老“錢袋子”至關重要。對此,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負責人林曉征表示,基金行業在投研風控、產品布局、人才隊伍建設、信息系統等方面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接下來,證監會將持續推動公募基金行業提升養老金融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