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靜

公募基金作為承接個人養老資金的重要金融產品,后續發展空間較大。如何將“儲蓄養老”轉變為“投資養老”,是眾多基金公司都在探討的新問題。
破解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難題
通過長期穩健投資運營,實現個人養老金的保值增值,是投資者所期待的結果,也是基金公司抓住機會,長遠發展的重要依靠。因此,基金公司做好養老服務,最主要的就是幫助基民賺錢。
然而,在基金社交圈里,大家都知道公募基金行業有一個痛點是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尤其是養老投資作為一個可能會持續十幾年、幾十年的過程,其最終收益更加受到關注。最終結果如何不是專業的產品管理人所能決定的,個人投資者、參與者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基金公司要想做好養老服務,就需要做好兩者的兼顧。
因此,在養老投資過程中持續地去建立信任、去做跟蹤、給一些專業的建議,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目前,許多基金公司都在探索能不能把養老投顧和養老金賬戶的運作結合起來,這樣有更多雙向溝通和互動,能更好地為個人的養老金投資護航。
延伸養老服務
事實上,基金公司提供養老服務,并不一定單單局限在個人養老賬戶中。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能為更多老百姓提供專業的養老服務,以解決大家最核心關注的養老問題。
第一,個人到底需要多少錢才能過上比較好的養老生活?
針對此類問題,基金公司完全可以依靠自身優勢,通過前端的養老金計算器,給大家一個科學、合理的參考。
第二,什么樣的產品能夠幫助自己實現養老目標?
對于一些投資者,對于自己的養老規劃有一定的設想,也大概知道需要多少錢才能滿足自己養老,但不確定什么樣的風險層級產品能夠幫助自己達到這樣的目標。針對此類問題,基金公司可以通過所有的投資目標約束條件來為客戶匹配更好的投資方案,同時通過隨機模擬,給大家展現最后養老退休時大概的收益情況分布和有多少概率能達成養老投資目標。
第三,長期的養老投資,其間的投資方案如何調整?
養老投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長期過程中,大家難免會想知道:我的投資的效果到底怎么樣了?現在的投資方案或產品是否需要優化或調整呢?這就需要基金公司做好動態跟蹤,并根據市場和實際投資情況,給投資者做一系列的專業建議。
例如,如果運行效果剛好符合預期,只需要堅持去做投資就好了。如果因為市場原因出現超預期的情況,那就需要給投資者提供及時的專業建議。如當市場情況是超預期好的時候,基金公司也可以多給投資者一個選擇,以進一步提升并達成最終能夠滿足整個養老需求的金額勝率。如果整個市場運行的情況低于預期,也可以根據評估市場的投資價值狀態,給投資者是否需要去追加投資或調整投資方案的建議。通過持續的跟蹤和優化,能夠使基金公司陪伴投資者最后完成投資目標。
第四,完全不懂如何投資,但又想規劃養老,怎么辦?
事實上,目前很多投資者往往是具備了一些投資知識,但這些知識用于長期養老金規劃還遠遠不夠。此時,基金公司就需要提供專業的投資服務,如投顧,以幫助投資者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以更加專業的管理做服務
想要做好養老服務,提供好的產品只是開了個頭。畢竟養老投資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過程,還需要通過專業的投資管理和養老服務來正確地推進。
首先,在投資管理方面,需要想清楚投資管理的目標。在這個目標上主要有三個問題。一是要絕對收益還是相對收益。在短的時間維度,有時候絕對收益跟相對收益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目標,但拉長時間來看,在長期框架下,既然養老投資是為了在資產能夠保值增值的情況下讓大家過上更好的養老生活,所以追求的必然是長期框架下的絕對收益目標。
二是絕對收益水平也有高低之分。到底追求的是5%、6%的絕對收益目標還是8%、10%的絕對收益目標?這就回到反復強調的產品風險收益定位上。最后絕對收益的水平必須符合它的風險收益定位(穩健產品追求目標大致是在4%―6%,平衡產品追求目標大致在6%―10%,而進取型產品大致追求10%以上的復合回報)。
三是到底追求的是勝率還是賠率。大家知道,有時最終目標可能是最大化獲得投資收益,投資收益越高越好。也有一種是最大化勝率,即最大化達成一定收益之后的概率。由于養老投資是一個剛性的養老支出需求,所以最后的投資目標應該是最大化達成符合風險收益定位的絕對收益水平的概率。
厘清投資管理目標后,我們接下來面對的就是不斷變化的市場。
市場風格多變,有時候價值占優,有時候成長占優;有時候大盤占優,有時候小盤占優。同時,大家使用的方法論和市場偏好也是不斷變化的。比如,在“茅”的時代,可能用得更多的是DDM模型,更多給予的是長期確定性的溢價。而到成長股投資上,更多的方法論會回到景氣投資的框架下。
因此,做好長期養老服務,還需要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結合固定投資管理目標,以穩定的、系統化的方法論來對所有的養老投資產品進行管理,方能為投資者帶來更穩健更好的養老投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