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

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我國個人養老金的制度模式實行個人賬戶制,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實行完全積累。個人養老金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進一步構建了我國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
從《意見》來看,與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不同的是,個人養老金的繳存和投資更加具備自愿性和自主性的特征。《意見》規定,個人養老金用于購買的金融產品,參保人可以自主選擇。因此在符合國家政策規定的前提下,對于個人養老金具有最終投資決策權的,是每一位參保人。那么,如何實現個人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呢?本文擬從投資目標、投資技巧和國外經驗等三個方面就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個人養老金投資目標應以保值為本
從投資目的上看,個人養老金投資目標應以保值為主,兼顧增值。保值與增值是投資的兩大主題,個人養老金投資也不例外。但個人養老金投資與其他投資相比,具有一定的自愿強制儲蓄的性質,其本金和孳息具有很強的保障屬性,強調長期性和穩健性的特征。此外,根據《意見》的規定,“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000元”。這一年繳上限對于一、二線大中型城市中較為富裕的人群而言,并不會特別高。因此從制度設計的角度來看,個人養老金更強調對參保人老年生活的托底作用,而非基于大幅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的考慮。因此,從參保人的角度來說,個人養老金的投資目標應當更加注重保值而非增值。
個人養老金投資目標可以依提取方式而略作調整。《意見》規定,參保人在達到領取條件后,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因此,當參保個人尚不符合提取養老金的條件時,投資者的養老金投資可以更加注重養老金長期投資過程中稅收減免優惠的積累,以及投資過程中的收益。但當參保者已經達到個人養老金的領取條件時,如果選擇非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而是按月、分次領取,還要考慮投資品的流動性,以確保能按時領取養老金,以應付生活養老之需。
在長期穩健的基礎上求收益
由于個人養老金強制儲蓄的特征,其投資天生具備長期性,參保人在資金面、技術面、(短期)政策面、消息面和基本面這“投資五碗面”之中,只能選擇“基本面”的價值投資與這一投資期限相匹配。那么,參保人應當如何提升基本面投資的水平,以確保我們實現上文所提到的養老金投資目標呢?
標的選擇方面,首先,選擇合規的標的進行投資。6月24日,證監會公布了新起草的《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暫行規定》),對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的產品對象與標準、公募基金機構展業的資質與資產等合規性要求以及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作出了明確規定,《暫行規定》的發布,不僅完善了我國個人養老金繳存投資管理的制度安排,更開啟了個人養老金投資的新時代。《暫行規定》重點強調了對基金產品的規模、風格、業績、合規性等方面的要求。規模方面,要求養老目標基金最近4個季度末的規模不低于5000萬元;風格方面,要求目標養老基金的投資風格穩定、投資策略清晰;歷史業績方面,要求基金的長期業績良好;合規性方面,要求基金運作合規穩健。從政策制定意圖來看,該規定體現了管理層對個人養老金投資穩健性和長期性的要求。因此,選擇合規的投資標的,是實現投資目標的前提保障。
其次,通過對基金經理長期的歷史業績與持股的特征判斷基金經理的風格,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進行投資。購買基金進行長期投資,某種意義上是投資者與基金經理的合作。因此,基金經理的風格是否適合于自己,就顯得非常重要。基金經理的歷史決策,對股票以及買賣時機的選擇,是基金經理價值觀、認知以及能力的體現。每一位能夠入圍的基金經理都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和風格,參保人可以根據對基金經理的認知,決定是否要長期購買及持有某一類的基金投資標的。
再次,參保人可以在購買某只基金之前對相關基金的持股情況進行嚴密跟蹤,通過基金報表審查基金所持有的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長期投資要求投資人對管理人所購買的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前景,以及通過此二者所得到的投資價值具有良好的認知。比較建議參保人購買對自身所熟悉的領域和行業的股票具有更大持倉偏好的基金。舉個例子,我們知道在股票市場的價值投資中,科技股和消費股會更加受到關注。而不同風格的基金經理對這兩類股票的持股偏好會有不同。而參保者可以通過自身對此兩類股票理解的深淺,從自身的認知優勢出發,選擇更能發揮自身能力和認知優勢的基金進行長期投資。
最后,參保人在思考基金投資品種時,還需要考慮個人養老金提取的便捷性,以及在不同階段的風險承受力,以決定投資品種的流動性。舉例而言,在投資品配置方面,如果參保者較為年輕,還遠未達到可以提取養老金的年齡,則可以考慮承擔更多的短期風險,更多的購買股票基金、混合基金等投資標的;而如果參保人年齡較大,且有必要按期足額提取個人養老金,則可以考慮風險較低的債券型基金、基金中的基金等。而同樣是購買股票型基金,越接近提取個人養老金的提取期限,參保人就越需要選擇穩健型的投資基金進行投資,所購買的基金的底層股票資產的股息率也應該越高。
在擇時方面,和一般的基金投資類似,參保人可以考慮進行逆向投資,即在市場低迷的時候,用較低的價格購買基金等投資品種。參保人還可以時刻關注國內養老金投資新政策的變化。
可以借鑒國外投資經驗
從國外經驗來看,部分國家允許養老金賬戶的受托人根據參保人的年齡,自動將養老金投向相對應的基金,如目標日期基金等。這種制度安排大大降低了投資者根據自身的流動性需要進行投資標的選擇的難度,如果我國的養老金投資體系也做了類似安排,參保人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適當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