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輝

時下,不少手機廠商宣布要造車。而為了建造自己的護城河,也有不少汽車廠商宣布造手機。
這不,前有小米、蘋果、華為等手機廠商要造車,后有吉利牽手魅族,表示要造手機。7月4日,吉利正式收購魅族。小而美的魅族要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重新站穩腳跟,需要錢、銷量和產業資源;而吉利也需要魅族的經驗來彌補手機這一缺口。
二者的牽手聯姻,可謂各取所需。
而李書福的野心,還遠不止造手機這么簡單。在汽車這一領域,李書福還想走得更遠,也有更多的期許,希望能造更好的汽車。
吉利牽手魅族
吉利的產業版圖,添上了魅族。
7月4日,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魅族79.09%的控股權。雖然魅族以后仍將作為一個獨立品牌繼續運營,魅族高層管理團隊也沒有太大的變動,但這對魅族來說無疑是一個全新的開始。目前,魅族的logo和標語都發生了變化,變為了“心魅族,新出發”。
企查查信息顯示,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李書福擔任董事長,注冊資本7.15億元。股東信息顯示,吉利集團(寧波)有限公司持股32.3%。
發布會上,星紀時代副董事長沈子瑜也披露了吉利入局手機業務背后的細節。據他介紹,李書福對進軍消費電子已經思考多年,去年上半年開始與團隊商量,很快到7月,星紀時代項目已經啟動,此后和魅族從談判到簽約只用了4個月,速度驚人。沈子瑜甚至用“惺惺相惜”“相見恨晚”來形容這次雙方的合作。
據了解,戰略投資過后,沈子瑜同時成為魅族科技的董事長,而魅族科技創始人黃章則卸任董事長一職,轉為產品戰略顧問。盡管獲得對魅族的單獨控制權,沈子瑜表示,魅族原高管團隊并不會因此產生動蕩。
李書福不會做虧本買賣,野心也不只是想簡單做出一款手機。戰略投資之后,星紀時代表示會把產品線重點放在高端智能手機、XR產品、可穿戴式產品上。
據某博主爆料稱,被吉利收購后的魅族手機品牌會保留,主打3000―6000元價位;同時還會做一個獨立新品牌,主打6000―9000元高端路線。這對吉利來說,也算是冒險的嘗試。
站在吉利的角度,這筆投資不是一樁虧本買賣。
在投資魅族、布局手機這件事上,李書福有兩個考慮。一方面為了更好地賣車,畢竟研發手機的經驗可以推動車機更好地發展,提高智能座艙水平和體驗,而這也是智能汽車的競爭力之一。
發布會上,沈子瑜解釋了這一點。用戶每天使用手機的碎片化時間加起來是4―5小時,使用汽車的時間是1小時左右,兩個場景的重合越來越多——用戶在開車的時候玩不了手機,所以汽車需要具備替代手機的功能;而在下車之后,用戶也需要用手機去了解汽車,所以手機要能呈現汽車的狀態。因此,汽車廠商需要補充對手機這一新終端的認知。
另一方面,車企造手機和手機廠商造手機,不僅僅是簡單的互相侵軋領地的戰略對沖,車企本身有更實際的考慮。
蔚來創始人李斌也分享過關于做手機的思考:在所有的場景下,手機都是中心入口,蔚來用戶當中有一半以上使用蘋果手機,但iOS系統對汽車行業很封閉。
不過,李書福不只是想要造手機。有了魅族科技與星紀時代“雙駕馬車”,吉利的科技生態圈布局全面提速。
李書福的更多期許
其實在今年年初,吉利欲收購魅族的消息就在坊間流傳。李書福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其對手機行業的濃厚興趣。
在7月4日舉行的簽約儀式上,李書福親自到場,并對黃章及其帶領的魅族科技給予高度評價。
“對于智能手機行業而言,我們是后來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企業的重組并購將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我堅信,星紀時代與魅族科技的重組并購一定能產生最大化的協同效應,在保持品牌獨立的基礎上,為不同的細分市場提供良好的個性化消費體驗。”
李書福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催生了大量新業態、新模式,消費電子行業和汽車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生態融合勢在必行。未來智能汽車、智能手機兩個行業的賽道不再單調,兩者不再各行其道,而是面向共同用戶的多終端、全場景、沉浸式體驗的一體融合關系。通過布局手機業務,消費電子產業與汽車產業深度融合,跨界打造用戶生態鏈,可以實現超級協同。
“手機企業紛紛開始造汽車,汽車企業也嘗試造手機,最終都是為了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可謂殊途同歸,異曲同工。”李書福說。
此前,李書福表示,吉利持續做強線上線下硬核科技生態圈,協同旗下汽車、數字科技、出行等板塊,戰略布局新能源科技、車載芯片、車聯網、自動駕駛等上下游產業鏈。
據業內人士分析,收購魅族科技是吉利邁出傳統車企范圍、搶占萬物互聯生態的一步。汽車產業從搶占車輛市場,到搶占移動端流量,再到搶占萬物與車互聯,都是必然的發展趨勢,誰能在萬物互聯生態圈搶占關鍵節點,誰就能領跑下一個時代,手機將成為連接智能家居與智能出行的關鍵。而在這些車企當中,吉利無疑是走得最快的車企。
在甲醇汽車開辟新賽道
油價太貴、充電太慢、加氫不成熟、蒸汽已作古,那么有沒有一種新的動力,可以成為避開這些缺陷的新的能源?吉利將目光投向了甲醇。
6月30日,全球首款甲醇混合動力轎車——吉利第4代帝豪醇電混動轎車登陸上市,市場指導價12.98萬元。
李書福提到,發展甲醇汽車可以降低中國液體能源進口依賴度,降低煤化工碳排放,光伏電、風電等間歇性不穩定的電又能夠得到充分利用,“一舉多得、變廢為寶”。
第4代帝豪醇電混動轎車,也充分體現了甲醇汽車所具備的優勢。
甲醇汽車的優勢體現,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可以解決石油的對外依賴問題,二是可以實現交通領域的脫碳,三是煤制甲醇是清潔煤和循環經濟的重要方向,而中國又是富煤國家。
與油車相比,甲醇汽車的經濟優勢明顯,每公里僅需0.2―0.3元。此外,甲醇汽車更環保,同等路程下,甲醇汽車的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排放量分別降低80%、59%和95%。與電動車相比,甲醇汽車的充能時間更短,幾乎和加油相差不多,而且續航受低溫天氣的影響也更小。
只不過,這款甲醇汽車目前只在貴陽先行上市。期待未來可以在更多城市看到這款汽車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