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穎何 胡曉婷 黃寶怡 黃思琴
摘 要:本文主要是以薇婭偷稅漏稅為案例,借此深入剖析個稅籌劃在新媒體行業的發展展望。首先是分析了如今直播電商行業偷稅漏稅的背景,然后就是對薇婭事件進行深入分析,最后對新媒體行業的個稅征收進行展望。
關鍵詞:偷稅漏稅;新媒體行業;未來展望
一、直播電商行業偷稅漏稅的背景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直播帶貨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嶄露頭角,逐漸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直播帶貨之所以能夠獲得大量的流量紅利,一方面是因為線下實體經濟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另一方面是人們對于新穎事物的興趣度較高。同時我國對于直播帶貨稅收法律方面規劃不夠清晰,有較大的灰色空間,因而直播圈便成為了偷稅漏稅的集中爆發地。一些人抓住直播帶貨模式的運作環節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通過利用改變收入性質的偷稅漏稅手法,進而提升自身隱匿收入。
其中以雪梨、林珊珊以及薇婭等帶貨主播為例,她們之所以能夠無視國家的法律法規,通過偷稅漏稅的方式進行謀取利益。究其原因是偷稅漏稅能夠為他們帶來高額利潤,同時被處罰的風險卻很小。而帶貨主播們熟練的通過隱晦的手法來達到偷稅漏稅的目的,這是他們蔑視法律權威的證據。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對于電商交易取得的收入在征收稅率和征收方法等方面所作的規定也不夠完善,這也是直播圈中之所以會頻繁出現偷稅漏稅行為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對"薇婭"事件的解讀
(一)薇婭偷逃稅款事件經過
2021年12月20日,浙江省稅務局發布對黃薇(即主播薇婭)處罰通知,黃薇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通過隱匿個人收入、虛構業務轉換收入性質虛假申報等方式偷逃高額個稅及其他稅款,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稅務局對黃薇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13.41億元。
(二)薇婭偷逃稅款的主要手段
根據稅務部門的核查發現,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薇婭主要是因以下三個途徑來達到少繳納或不繳納稅款的目的。
1.隱匿個人收入
傭金收入屬于薇婭的勞務報酬所得,按照稅法規定的繳納標準適用于20%的稅率。薇婭通過隱匿其從直播平臺取得的傭金收入,從而達到虛假申報偷逃稅款的目的。
薇婭的收入來源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直播帶貨商家給的坑位費以及自己的傭金分成。第二類是直播平臺給的簽約費。第三類是觀眾打賞的分成費用。各種收入因為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無法統一收稅。而薇婭就利用這一點隱瞞自己的傭金收入,虛假報稅,將自己的營業收入降到最低,以此節稅。不過在杭州稅務機關的調查下,薇婭的犯罪行為還是沒能隱藏。
我國關于居民個人的收入及所得明確規定要依法上報,不得隱瞞。薇婭為了少繳稅款而隱瞞自己的傭金收入,是在鉆法律的空子,明顯超過了納稅籌劃的界限,這是一種違法的惡劣行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薇婭可以合理地利用相關的稅收優惠及勞務報酬和工資薪金的相互轉換,但隱瞞收入絕對不是合理的納稅籌劃,而是偷逃稅款。
2.虛構業務轉換收入性質虛假申報
薇婭的收入理應按照個人所得稅稅收政策進行征收,但其為了將最高稅率為45%的個人所得稅轉換為最高稅率為35%的個體經營所得稅,她設立了多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這樣一來,通過這些沒有真實交易的“空殼虛假”企業,薇婭可以將直播帶貨取得的傭金、坑位費等勞務報酬轉換成個體企業的經營所得。其中直播帶貨的傭金將按銷售額比例的20%算提成,坑位費是指黃金時段播30秒的保底收入,同時需要一次性繳納5萬元。很明顯,為了避稅而成立這種沒有合理、真實的經濟業務的虛假企業,是一種嚴重的偷稅漏稅行為。薇婭利用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經營所得的優惠政策,將個人收入轉換成經營所得,以達到偷稅漏稅的目的。而這些針對小微型企業的優惠政策所適用的稅率,必然會與薇婭適用的真實稅率產生巨大的稅額差異。
上海蔚賀企業管理咨詢中心、上海獨蘇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等企業大部分都是在上海崇明、奉賢園區這些地方設立的,而這兩個地方是我國的稅收洼地。主要有兩大好處:一是可以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對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征稅,核定征收的稅率與最高稅率為45%的七級累進稅率相比要低的多;二是有稅收返還政策,在繳完稅后還有稅務返還。可見,稅收洼地巨大的稅收優惠使薇婭少繳了至少一億以上的稅。但是國家設置稅收洼地的初衷是對小微企業的政策照顧,以此來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卻被一些公司鉆了空子,在獲得高額利潤的情況下卻少繳了如此多稅,必定會引起稅務機關的關注。薇婭金額如此巨大的"節稅行為",在大數據的排查下,稅務機關掌握到了足夠的證據認定此為不合理的籌劃。
3.從事其他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未做到依法申報納稅
依法申報納稅是每個公民應該承擔的義務,但薇婭偷稅漏稅的行為沒有做到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也嚴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帶貨達人薇婭在短短的一年內,通過直播賣貨的方式獲取了巨大的利潤,本身主播直播的收入在稅務上被定性為勞務收入,而可以達到像薇婭這種程度的"頭部主播"的量級主播,在各個平臺上的傭金與勞務費用都是最頂尖的。在累進制個稅計算規則下,早就已經超過了收入為96萬的部分,是適用于45%的稅率征收機制的。但是薇婭在獲得了此類高收入之后,卻又不滿于國家征收稅款的現狀,為了逃避本應適用于自己的45%的征收率,進而借著稅務籌劃的名義偷逃稅款。
三、對于新媒體平臺個稅征收措施的未來展望
(一)加大宣傳力度,使納稅人明白依法納稅的重要性。
稅務機關作為重要行政執法機關,應以多種形式對稅收政策開展宣傳,比如可以進行宣講會、貼大標語等方式,使納稅人明白其需要承擔起國家規定要繳納的稅額。而且要使納稅人能夠掌握各項法律法規政策的變動,并及時調整有關納稅申報事項。通過加強對稅收政策的各方面內容的宣傳,借此來降低由于不懂法律政策導致的稅務風險的概率,從而建立稅務風險預警機制。
(二)準確界定偷稅漏稅和稅務籌劃界線,不容混淆
偷稅漏稅是一種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但稅務籌劃是在法律的范圍內合理規劃的。因而作為一名納稅人除了要應該遵守依法納稅的義務,更加要區分兩者的界限。通過成立個人獨資企業或者合伙企業的手段,將本該屬于個人所得的轉換為個人經營所得,這也是稅務籌劃的一種。但是,稅務籌劃的前提是合法,也就是依法納稅。為了避稅而虛構業務,違背了實質課稅的原則,即便是以低稅率繳稅了,稅法也應按其實質來課稅。星瀚律師事務所指出:"合理的稅務規劃是建立在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合理的商業邏輯基礎上的,是可以向稅務機關披露完整的真實信息并探討稅務處理合理性的交易方案。"對于高收入人群,為了最大化的實現節稅效益,有許多人會選擇將工資薪金轉換為經營所得,特別是對于高收入的明星、主播。但是,不論是個人獨資企業還是合伙企業都應該有實質性的交易業務,不能僅僅是一個為了避稅而成立空殼公司。這種"空殼公司"不屬于合理的稅務籌劃,更甚者已經觸犯了法律的底線。
(三)相關部門及時完善繳納個稅法律法規,引導納稅人進行合理的稅務籌劃
任何法律都是根據當時社會現存狀況對未來發展的有根據的推斷,當時社會發展不可能嚴格按照設想進行,所以導致社會發展會和現存法律之間有一定漏洞,有人會利用這些漏洞來謀取利益。所以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彰顯納稅公平,我國要對個稅征收進行合理修改和說明。法律的完整和嚴明是對國家法律的貢獻,同時也有利于個人合理繳稅,以謀求長期發展。